第六单元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以真实的照片呈现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塑料球,饮料桶等实物进行有趣的拼搭活动的情境。通过小朋友对话的方式提出了“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的问题,引入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先把一个小朋友摆
“火车”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初步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在学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况下,让学生知道这些形状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使学生能直观地分清这几种形体,初步记住它们的样子。自主练习中,通过“连一连”、“涂一涂”、“圈一圈”等动手活动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编写特点: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
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信息窗的素材取自学生熟悉的撘塔游戏,拼撘所用的材料也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体,有易拉罐、药盒、磁带盒、积木、地球仪小皮球、乒乓球等,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事物的抽象化。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各种形状的物体有了很多接触和体验,对各种物体的形状也有了初步的感知。平时的游戏也积累了一些拼撘、分类等活动经验。教材编写过程中充分关注了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借助拼撘活动引导学生对这些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在分类中认识这些物体,在观察、触摸、滚动等活动中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强调动手操作。
儿童对形状的感知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尤其是认识几何形体的主要手段。教材在编写时特别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一开始的利用各种形状的物体进行拼撘游戏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启动的问题“摸一摸、滚一滚,你有什么发现”也需要学生在各种操作活动中完成。
注重直观感受。
教材在编写时注重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学习数学知识,重视展现图形的抽象过程。红点部分是让学生在拼撘游戏中直观认识各种形状的物体,在分类中直观辨认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老师提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摸、滚、看等活动中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整个学习中都注重学生的直观感受,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初步表达即可,不要求学生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重视概念形成的过程。
教材编排中红点问题的探索部分,先让学生将易拉罐、药盒等各种常见的实物进行分类,然后抽象出各种物体的立体图形,练习的第4题专门安排了“找一找”的活动,就是根据图形寻找生活中的实物。这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形成了“物——形——物”的思维过程,引领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能准确说出每个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1、正确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新知。
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各种形状的物体已经比较熟悉,也有了大量的感性认知,对“方”和“圆”也有了初步的感知,也有自己的理解。教学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和感性的理解,让学生搜集各种形状的物体,动手拼摆,自主进行分类,老师再提升认识,重点强化图形的认识。
通过动手操作的拼撘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直观地认识几何形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拼撘的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有足够的场地进行活动,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手中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想象和创造。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对物体的触摸、观察、想象等活动,建立形体的表象,积累丰富感性认识。
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大量的感到逐步抽象,再到寻找各种形状的物体,使学生经历“物-----形------物”的思维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各种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求这些基本形体,充分展现从“物”到“形”的思维过程。在这过程中加强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标胶能力,加深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加深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直观认识。课后教师可以让雪花谁能广泛的寻找生活中包含以上几种几何形体的物品,以适当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使学生在经历从“形”到“物”的认知过程。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切勿随意提高教学要求。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求4种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辨按任和区别这些物体和图形。对于每一种图形的特征,不需要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因为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极其困难的,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5、对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辨认与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又要注意评价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1
综合练习
1
分积木
1
合计
3
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91页信息窗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及相关练习。
教学提示
借助实物与模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并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等活动中巩固这这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运用这些特征分辨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信息窗——谁的手儿巧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拼撘活动的真实照片。在4个小朋友做拼撘游戏后,其中一个小朋友提出问题“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由此引入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该图有两个重要意图:一是以照片的形式呈现,增强素材的现实性和真实感;二是重视以操作活动的方式学习几何形体的有关知识。
通过该信息窗的学习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辨认和区分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对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实物和模型,通过展开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这些物体形成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与人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形成一定的感性知识。
教学难点:对物体进行的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模型教具。
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袋装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学生准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物品、一张长方形纸、小正方形纸、小正方体若干、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自由活动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吗?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设计意图:对于新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小组活动经历的很少,对小组活动的内容、形式、要求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和组织,为今后类似的活动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搭积木
师:同学们,我让大家带来的东西带来了吗?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都带了什么东西?同位两个同学先互相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让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交流碰撞,让不同的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生:……
师:你想用这些东西干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的手儿巧?(出示课题:谁的手儿巧)
学生活动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2、各小组反馈搭积木的情况。
3、教师组织大家来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
二、看一看,分一分
1、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象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2、师:你能把用的积木按他们的形状分分吗?
(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2)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
(3)教师小结,统一意见
(4)起名字。
根据大家分类的情况,鼓励学生给他们起个名字。学生有可能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他们的名字,教师要给予鼓励。
三、猜一猜
教师:“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小组汇报结果。
四、找朋友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模型。提出问题“你能从教室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设计意图:采用找朋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更深一步。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强调学生学习的纪律性。
(三)巩固新知:
1、教材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先自己连一连,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
2、第2题:我说你摸
组织学生在二人小组内活动,拿出学具袋,一个人说立体图形名称,另个同学摸一摸,边摸边说一说图形的特征,然后交换角色。
3、第3题塡一填
教师在讲台上摆出立体图形,教师读题,(在书上完成填空不能很好的考查本课知识),学生回答。如:从左边数,第几个是红色的球?第几个和第几个是长方体?红球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第4题:找一找。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球、长方体、圆柱,布置学生课后找一找,以实物、剪报或照片等形式在班上交流。
5、第5题:比一比。
第一幅画,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圆柱)再比一比它们的高矮粗细。
第二幅图,上面有什么图形?你感觉哪个大一些?
6、第6题:用长方形纸折立体图形。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可以折成一个圆柱吗?长方体或正方体呢?球呢?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试一试,看能折成哪些立体图形。
7.第7题: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先自由摆一摆,教师再提出问题:要摆一个长方体,最好要用几块小正方体?摇摆一个大正方体,最好要用几块小正方体?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各种练习,来认识图形,更好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四)达标反馈
1、连一连
2、摆一摆,数一数。
3.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参考答案:1、略
2、5、4
6、8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认识立体图形。
生:我找到许多立体图形物体。
生:我会搭积木。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参考答案:
2、略
补充习题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围一个圆柱的侧面吗?试试看,你还能为成什么图形?
用
分别摆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数一数,各用了几块,并记录下来。
3.
想一想,要摆出一个长方体,最少用几块
?要摆出一个正方体,最少用几块
?
参考答案:
1.能。还能围成长方体和正方体。
2.答案略。
3.2块;8块。
■
板书设计
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教学反思
本课时做得较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教学时对教学要求把握得较好,主要通过对实物的摆放接触,使学生对物体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但对于说得较好的要给予鼓励肯定。
拓展速度,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适当渗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让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但也也有做得不足之处:比如教师对小组活动指导不足。才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把握不准,认识不深。教师一定要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对于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小组内配合不密切的要及时加以指导。
■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习题金钥匙
错误
解答:要摆出1个长方体,最少要用2个小正方体,要摆出1个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小正方体。
认识图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图形》。下面,我从说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学习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说教材,《认识图形》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共分两课时来进行教学,《认识图形》是这一单元的第2课时,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周长以及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以及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会辨认这四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模型及平面图形学具,彩色笔、白纸等,来作为这节课的教具和学具。
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给他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时间与空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要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验——就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这些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6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提问:小朋友们,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是谁呢?)我想利用这个问题里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够说出他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为后面认识三角形做准备,接着,我说:今天我们来这里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他的名字,还想知道他长什么样,住哪里等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四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将时间控制在18分钟左右。
活动一:认识新朋友
我们的新朋友在小画家们走过的路上,咱们来找一找,给他们分分类,看这里一共有几种图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类的过程,问:你们想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吗?这时,学生应该会异口同声的说想,那我们就来个比赛,看看哪组交的朋友多,同时将学生分为4组,红组、绿组、黄组、蓝组,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这里我会让学生进行尝试,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出示图片边板书,像这个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这个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这个面的形状是三角形的,这个面的形状是圆形的,他们还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课题)
活动二:了解新朋友
提出问题1: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儿去找它们呢?这个问题,孩子们会非常想知道答案,这样有效的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找家的活动中,我启用启发式教学法,首先是老师手拿一个长方体,摸着它的一个面,问:这个面是什么形状?通过老师的引导,提出问题2:请你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长方形。可能会有人从长方体上找出长方形,也可能会有人从三棱柱上找出长方形,甚至会有人找到了好几个长方形,对这样的同学,我会及时进行评价,比如:你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同时将小图形作为奖品奖给他们小组,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经过老师的引导,找出长方形后,提出拓展性问题: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吗?这个问题我会采取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内交流的形式进行,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取先辅后放的策略,在这里,我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希望他们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找出这几种图形后,提出问题4:请你把你刚才找到的面摸给同学看看,说说摸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学生可能会说摸起来平平的、滑滑的、凉凉的等等,这里,我想通过摸得活动,让学生体验这几个面都是平的,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演示面从体上滑下,加深学生对“面在体上”的理解,因为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各种平面图形,但是对体和面的理解不透彻,我想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能够更直观、生动的揭示体与面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活动三:给新朋友画像
提出问题1:小组讨论,看谁能想个好办法,把你喜欢的新朋友从立体图上请出来呢?我希望通过这个既有挑战性,又有探索性,同时又具有动手操作性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交流,学生可能想到画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如果学生只说出画的方法,我就会引导他:还有别的方法吗?这里我会给机会学生来会说,说操作过程,并且让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奖励想出好办法的小组,接着,学生活动,提出要求:请找出一种合适的方法找到新朋友。学生活动:描一描、印一印、折一折,我想通过学生的做数学,来让他们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活动四:找朋友
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这个问题我会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必要的时候,我还会进行引导:比如我们黑板面的形状、门的形状以及小朋友们脖子上红领巾的形状等等,接着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再说一说,我想通过找图形,让学生体验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了体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在上学路上的情境,我把学生引入现实的情境当中,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我想通过这些交通标志牌的认识,来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我还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课间欣赏,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这里都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图案?看到这些漂亮的图案,学生应该会很活跃,都想来说一说,比如这里,用三角形和长方形拼成了一棵小树。这里,我都让学生来找,让学生来说,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学生既可以得到放松,又可以体验到几何美、数学美,渗透了审美教育。
第三个环节: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我设置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习题。
1、连一连: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请你用今天学的本领帮他找一找吧!通过此题,加深学生对这4中图形的认识,区别形和体。
2、猜一猜:我们今天请来的3个小朋友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了,他们出了几道谜语,你们有信心猜出来吗?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3、涂一涂:粗心的彤彤画完了画,却发现忘记带彩色笔了,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完成这幅漂亮的画吗?在这里,指导学生发现图形并按要求涂色,通过动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辨认。
4、数一数:老师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拼成了一辆小车,请小朋友们看看老师都用了哪几种图形?各用了几个?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能很快数出来,此题是通过数一数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来数,加深图形的综合应用。
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老师激发兴趣的语言,使课堂更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巩固。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提出问题:同学们想自己动手拼一个图案吗?小组合作,用小组内的图形拼一拼;比一比,看那组拼出的图案最漂亮!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里我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活动,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拼好后,学生可以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在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自评、互评,并让学生来说一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图案。我想通过这个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相互参观,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相互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个环节: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提出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你打算怎么把他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呢?这个问题我会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说一说,然后,老师来做妈妈,学生来介绍。我想通过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第六个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它既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布置作业:同学们,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们家里的很多物品上都藏着这些平面图形,回家后找找看,看谁找的多,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是火眼金睛。
在教学结束前,我会对小组评价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胜组给予鼓励、表扬。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来和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到的教学评价,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精彩片段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想知道是谁吗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是谁 (出示课件)
生:魔术师
师:我们一起上魔法学校,看看天才魔法师!我们见到的第一位是魔法老奶奶,她对我们说:我们要去交朋友了,准备好了吗 (课
生:准备好了!
师:魔法师提出了要求:第一大家要认识四位朋友,要记住这四位朋友的名字,第二要认清四位朋友的样子,大家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生:有!
二、分一分,揭示概念
师:我们见到的第一位是魔术师奇奇,他带了一大袋东西,同学们,你能帮他分分类吗 (学生上台进行分类)
老师将其分到一类的拿给同学看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分法吗?
生:同意
师:
为什么这么分呢
生:因为形状一样
师:他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了一起,看我们一共分了几类?一起数数
生:四类
师:每一种形状,魔法师都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而且他们的名字都藏在这些东西的里面,谁愿意来找找
学生都很感兴趣,开始猜测
师:
像这样长长方方的像这个盒子一样的形状叫什么呢
学生很神秘的从盒子里找到字条
师:好紧张啊,一起来看叫什么
生:长方体
学生依次找到其余三种形状的名字
师:像这样方方正正的形状叫正方体
像易拉罐这样圆圆的柱子的形状叫圆柱
像这样像个皮球的形状叫球
(将实物和名称对应帖在黑板上,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师:我们一起将这四位朋友的名字读两遍,大家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
生:记住了
师:魔法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礼物,分小组说说你们组都有哪些形状的礼物
(小组进行交流)
师:下面我说名字,如果你们组有小组长就把它举起来,大家看看对吗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三、合作交流,感知特点
师:做好了魔术准备,其其的师傅出现了,看他来了,他要考考我们,考考你的观察力,摸一摸,看一看,你能说出他们的样子吗
小组内选一种自己喜欢得形状进行交流
汇报:
生: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面是平平的,有六个面
生: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面也是平平的,有六个面
生:圆柱是圆圆的,两头,周围滑滑的,容易滚
生:
球是滑滑的容易滚
学生自由说,语言可能不准确,过程中老师进行引导
四、休息,闭眼想
放音乐,闭上眼睛,在脑子中放电影,用手比划一下他们的样子(鼓励孩子,魔法师有奖品)
大家都看到这些形状了吗
师:在魔法学校老师还拍到了许多照片,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形状的图形好吗
生:好
放课件展示,学生说形状
五、玩游戏进行练习
(1)看看你的感觉对吗 摸了再说(找三组同学上台做并奖励魔法卡)
(2)魔法袋中有变出来,我说你摸(一个说形状,一个摸)
既熟悉了名称,有感知了形状,学生兴趣很高
(3)考考你.,能过关吗 给这些图形找找家(课件拖动图形练习)
六、小结
魔法学校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老师:我们认识了四位朋友,分别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大家都记住他们的名字和样子了吗
生:记住了!
生活中到处都有这几位朋友,回家可以大家找一找!
2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页,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
教学提示
借助实物和模型,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物体的辨认,进一步巩固和熟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感性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做各种游戏,进一步发展过空间想象能力。
2、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使学生能离开实物描述常见的立体图形,或根据描述理解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入手,让学生充分认识、感知立体图形。
2、借助判断题或教师语言描述正确感和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学习数学的快乐。
2、经历与他人交流的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感知立体图形,并初步形成一定的知识。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描述常见的立体图形或借助语言描述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
学生准备:练习本、实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谈话引入,回顾旧识
通过实物操作,请同学们说说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的认识,说说怎样分辨它们的形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一、做游戏:我摸你说与我说你摸。
1、教师课前把各种形状的物体装进口袋,从口袋摸出物体,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说出一种形体的名称,让学生从口袋里摸出相应的实物。也可以由学生说名称,学生摸实物。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说说想法。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茶壶的形状是球
引导学生自习观察,比较,进行辨析。
2、自主练习第3题
将图形的认识与方程、认数等知识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订正,查缺补漏。
3、自主练习第5题
“比一比”通过对同一类图形高矮、粗细的比较,不同类图形大小的比较,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练习中除了用眼睛观察,还可以让学生手势笔划,充分建立图形的表象。
4、自主练习第6题
这是一道动手操作的题目。练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长方形的纸,先让学生尝试围一围,指导学生把纸的一边向另一边围过去,再粘贴,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同时对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建立初步的基础。
题目中还有一个问题—“你还能围成什么图形”,练习时可引导学生先把纸对折,展开后再而分别把两边想中间对折,最后围起来形成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梳理,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更深刻认识。
(三)巩固新知:
一、“我学会了吗”
学生独立的分类数出各种形状,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评价提供依据。教学时。要强调认真、独立完成。
特别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请你当小法官
1、篮球、足球都是球体
(
)
2、生日蛋糕合是圆柱体
(
)
3、黑板写字的那个面是一个长方体
(
)
4、
薯片盒是圆柱体
(
)
5、自来水管是圆柱体
(
)
6、西瓜是圆柱体
(
)
7、把一个圆柱体沿高切成两块,切面是圆
(
)
三、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说,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1、把两个正方体拼在一起,是什么题?
2、把两大小一样的圆柱体拼在一起,可能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
3、把一个长方形切成两块,可能切成一个什么图形?
4、说一说,把一个球切成两块,是什么样子?
5、说一说,把一个圆柱切成两块,可能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第三、四道练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但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逐步能脱离实物,发挥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达标反馈
一、数一数,填一填。
二、找朋友。(连线)
参考答案: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进一步认识了立体图形。
生:我也知道立体图的特征。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布置作业
知识巩固:(一定要熟悉这些图形,并且把这些字写会)
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一、请把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编号写在相应盒子下面的横线上
二、我来选一选
是长方形,
是正方形,
是圆,
是三角形。
三、我来涂一涂
1.给正方形涂上红色,给三角形涂上蓝色,给圆形涂上黄色,给长方形涂上绿色。
四、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笔圈出来。
五、数一数,填一填
(
)个
(
)个
(
)个
(
)个
参考答案:略
板书设计
2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
1、篮球、足球都是球体
(
)
2、生日蛋糕合是圆柱体
(
)
3、黑板写字的那个面是一个长方体
(
)
4、
薯片盒是圆柱体
(
)
5、自来水管是圆柱体
(
)
6、西瓜是圆柱体
(
)
7、把一个圆柱体沿高切成两块,切面是圆
(
)
■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达到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目的。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物体,本课不只是前一课时的一个简单重复,而是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一定的理性认识,让学生脱离实物,用语言来描述这些物体,并发挥想象,让学生对这些物体的“拼”、“切”进行认识,在思维上上了一个台阶,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资料链接:
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说
“天圆地方”是古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古人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主要方法和现代科学的实证实验方法完全不同,“内证”是古人认识宇宙的主要方法,而这种方法是按照人体生命一定的能量循环模式不断加强人体自身的能量,从而达到超越普通大众的感知能力。我们知道普通人的五官感知能力是有限的,这也是现代科学最局限的地方。而古代科学家通过“内证”修习,可以提高自身能量,最终观察到更细微的宇宙能量存在形式:阴阳五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阴阳五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具体分为五运六气。六气就是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六种阴阳能量等级划分,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对不同能量属性的描述。而古人发现,每当天地间能量发生变化时,就会逐渐表现在人们可以看到的相对宏观的世界,比如当春天从东方七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传来的“木”属性的能量到来时,大地就会解冻,种子开始发芽,一切生命都被这种能量唤醒,进入新一轮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古人把这种微观能量的变化规律总结为“五运六气学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用来测量天地间能量变化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变化对地球上生命的影响。这就是古人讲的“天时”,所谓天时者,就是从天而降的能量到来时,就是相应季节的开始。由于这种能量60年一轮回,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因此古人讲“天圆”,用来描述时间的特点。同时古人讲方位时,用“四面八方”来描述,也叫”地方“。”天圆地方”就是讲时间和空间,也就是将宇宙
精彩片段: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第六单元尤其是在游戏中,我们都学会了些什么?
展示“我学会了吗?”
可以借助挂图或事物投影展示“我学会了吗?”
学生自己观察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并用学过的知识说说图意。教师要及时点评,说明个别答案不唯一。
完成“我学会了吗?”下面的3道题目
第1小题,用彩笔涂色,独立完成后,小组相互检查
(2)第2小题,把小蚂蚁前面第2只涂上红色,小蚂蚁后面的第3只涂上黄色。第二小题做完后可增加一些相关练习,如把从左边起第4只蚂蚁圈起来,把右边的4只蚂蚁圈起来等等。
第3小题,乌龟是谁看到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是小鸟,也有学生回答是太阳,都合理
三、丰收园
丰收园里谈收获
现在学完了,你想跟老师说点什么
(1)
长本领了吗?你长哪些本领了?
(2)
习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3
分积木
教学内容
教
材第92页内容,活动课分积木。
教学提示
本课是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知识的整合。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实物立体图形,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是按什么标准分的,体会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准备学具,为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教材附页中准备了相关的图形,教师需要提前一天准备,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剪下图形,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准备的习惯的一个过程。当这些多个颜色
、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纷杂无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要适时引发学生分类的愿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分类标准。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分类标准,分类,可以按形状分,也可以按颜色分。如果学生按“能不能滚分”、“能不能站稳”来分,也是可以的。教师要特别强调,一旦标准确定了,就要按这个标准来分类。以免因分类标准交错,造成分类的重复和遗漏。
深入小组,注重对活动过程的指导
明确分类标准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活动。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活动经验、自制力较弱,教师对活动步骤要有详细的指导,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养成初步的活动习惯。
注重反思,深化综合与实践活动目标
在“议一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一是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初步的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二是要求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回顾一下分类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三是要回顾活动过程,梳理活动中积累的观察、比较分析的经验,并结合自评、互评,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学会对一堆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明白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动手分、动嘴说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渗透分类思想。
2、、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对一堆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实物立体图形。
学生准备:剪下附页的贴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92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有什么、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图形的特征说完整一点:比如有红色的圆柱,绿色的正方体……
设计意图:
继续借助学生喜欢的情境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找信息、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这么多立体图形,你能给他们分类吗?你想怎么分?
学生讨论交流。
我想按颜色分。
我想按形状分。
我先干是否能滚动分。
……
对于学生分类标准予以肯定和鼓励: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不一样的分发,达到的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
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下剪下的附页中实物贴图分一分,并记下每一类有几个。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学生汇报,先说是按什么分的,再说分类的结果。
(1)我是按形状分的,是圆柱的作为一类,一共有7个;是长方体的作为一类,一共有5个;是正方体的作为一类,一共有4个;是球的作为一类,一共有6个.
(2)我是按颜色分的,红色为一类,黄色为一类,绿色为一类……
(3)我是按能否滚动作为一类,圆柱和球能滚动作为一类,其他的不能滚动作为一类……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分的同一堆物体,分的结果不同呢?
交流,总结因为分法不同,分的结果就不同。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动手操作分积木,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知道分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三)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你家的衣柜里的衣服怎么分类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分类标准,如,可以按大人小孩分,按季节分,按颜色分按外面穿的和里面穿的进行分类,按性别分,按上面穿的和下面穿的进行分,按款式分……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练习的问题,再一次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应用,进一步巩固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达标
一、数一数,填一填。
二、找朋友。(连线)
小画家,涂一涂。(请你用彩笔按要求涂一涂)
四、我能说,我会做。
请小朋友们两人一组,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说一说。
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说得非常好
合
格
还
需
努
力
同学互评
2、请你做一做。
用小棒分别摆一摆。
我摆一个△用了(
)根小棒,摆一个
用了(
)根小棒,摆一个□用了(
)根小棒。
(2)、用△、
、○、□摆出你喜欢的漂亮图形。
优
秀
良好
合格
还需努力
同学互评:
五、请你试一试
(
)个正方形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体
参考答案: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分类
生:我学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布置作业
一、找朋友,连一连。(6分)
二、小画家,涂一涂。(15分)
给
涂绿色,
涂红色,
涂黄色,
涂黑色。
三、数一数,填一填。(24分)
左图中有(
)个三角形
四、用右边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用笔圈出来。(共16分)
五、我来选一选,把
(共20分)
是长方形,
是正方形,
是圆,
是三角形
六、数一数,填一填(10分)
(
)个
(
)个
(
)个
(
)个
七、哪个不同?在它的序号下面画√。(9分)
回家跟妈妈把家里大衣柜的衣服分分类,说说你是按什么分的。
参考答案:略
■
板书设计
3分积木
■教学反思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分类经验,另外,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也是本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让学生动手操作起来,按照自己喜欢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在引导学生说得过程中,不要出现“分类标准”等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语言,学生能说穿什么分的即可。在教材“分一分”的环节通过贴图形贴纸,并塡一填有多少个,实际上是渗透了初步的统计意识,这位以后学习统计知识埋下伏笔。
■
教学资料包
精彩片段:
精讲点拨
《分积木》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积木。
看,现在这些积木这么乱,你想说点什么吗?
预设:把这些积木分分类整理一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积木,也就是把积木分分类。(板贴课题:分积木)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积木入手,逐步引导学生产生分类的愿望。激发学生想亲自分类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点拨引导,自主探究。
1、看一看
谈话: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些积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积木,你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位听。
预设:
生1:颜色不同,有红色、蓝色、绿色、橙色、黄色
生2:形状不同,有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想一想
谈话: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有这么多的发现。现在请你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给这些积木分类?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预设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按颜色分类
提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同学,想出了这么多的分类方法。这些分类的方法就是分类标准。
3、分一分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从这么多的方法中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分一分。分完后把你分类的结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自己进行分类,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方法。
学生展示分类的结果。
预设:
生1:我是按形状不同来分的,长方体有5个,正方体有4个,圆柱有7个,球有6个。
按形状分的同学分的结果和他分的一样吗?同学们这了不起,分的结果和数学家分的一模一样。按形状来分积木,哪一类最多?哪一类最少?
提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预设
生1:我是按颜色不同来分的,黄色的有2个,蓝色的4个,绿色的有8个,红色的有4个,橙色的有4个。
提问:按颜色分的同学分的结果和他分的一样吗?在这个分类结果中,哪一类最多?哪一类最少?
4、议一议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给积木分好了类,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分类结果。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提问:为什么他们两个分的不一样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提问: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设计意图】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动手操作活动之前,教师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启发和引导每个学生先明确分类的标准,从而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小组合作,开展搭积木活动
谈话:请大家利用自己手中的积木,动手搭积木。边搭边思考:你的作品中用到了哪些立体图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己搭积木,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注重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操作活动进行数学思考。
四、展示成果,总结评价
谈话:请大家把搭好的作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
(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认为最好的作品拿上来,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漂亮?哪个小组的作品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最多?
出示学生作品
谈话:多漂亮的小火车,从中你找到哪些数学知识?
预设:有几个长方体,几个正方体,几个圆柱。
我们在来看这组同学搭的小房子,你能找到里面蕴含的数学知识吗?
真棒!这个同学还发现了比多比少的知识。看哪个小组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谈话:同学们,我们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分一分”“议一议”进行了分积木,不但用到了数数和立体图形的知识,而且还解决了蕴含在搭积木中的数学问题,大家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开展探究活动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和研究问题,交流成果。本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在交流展示活动中,展现思考过程、表现创造潜能、体现合作成果,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反思总结,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在这节数学课上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课件呈现丰收园)
每一节数学课上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也用你灵巧的小手,搭一副漂亮的作品,找找作品中藏着的数学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中的“丰收园”,引导启发学生从积极、合作、会想等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一种归纳意识,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六单元测试题(A)
一、算一算。
9-8=
2+7=
5-5=
7-2=
0+8=
5+5=
3+5=
6+4=
2+5=
6-3=
10-7=
7-0=
4+6-4=
5+3+1=
10-1-9=
9-5+5=
0+2-0=
7-4-2=
二、填
空
1.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物体,把它们的序号写在合适的(
)里。
(
)是长方体
(
)是正方体
(
)是圆柱体
(
)是球
2.数一数,填一填,它们是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
3.
分一分,填一填
(
)个,
(
)个,
(
)个,
(
)个
三、看一看,填一填。
1.从左边数第(
)个是
,第(
)个第(
)个是
,
从右边数第(
)个和第(
)个是
。
2.从右数
是第(
)个,从左边数
是第(
)个,
的左边有(
)个图形,右边有(
)个图形。
3.
的左边是(
),右边是(
)。
四、认一认,画一画:
1.在长方体下面画“√”,不是的画“×”。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算一算。
9-8=
1
2+7=9
5-5=0
7-2=5
0+8=8
5+5=10
3+5=3
6+4=10
2+5=7
6-3=3
10-7=3
7-0=
7
4+6-4=4
5+3+1=9
10-1-9=0
9-5+5=9
0+2-0=2
7-4-2=3
二、填
空
1.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物体,把它们的序号写在合适的(
)里。
(
4、5、7
)是长方体
(
3
)是正方体
(
1、6、8、10
)是圆柱体
(
2、9
)是球
2.数一数,填一填,它们是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略
3
3.
分一分,填一填
(
2
)个,
(
3
)个,
(
3
)个,
(
3
)个
三、看一看,填一填。
1.从左边数第(
3)个是
,第(
2
)个第(
6
)个是
,
从右边数第(
3)个和第(
6
)个是
。
2.从右数
是第(
4
)个,从左边数
是第(5
)个,
的左边有(
2
)个图形,右边有(3
)个图形。
3.
的左边是(
2
),右边是(3)。
四、认一认,画一画:
1.在长方体下面画“√”,不是的画“×”。
(
√
)
(
×
)
(
×
)
(
√
)
第六单元测试题(B)
一、用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一连。
二、请在下面图形中找一找,是长方形的打“√”,是正方形的画“△”,是圆的画“☆”。
(
)
(
)(
)(
)
(
)
(
)
(
)
三、我会填。
1、长方形有(
)条边,正方形有(
)条边,三角形有(
)边。
2、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3、硬币是(
)形;红领巾是(
)形;课桌面是(
)形。
4、长方形相对的边(
);(
)形四条边一样;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
)。
5、
从左往右数第(
)个是圆形,第(
)个是正方形,一共有(
)个长方形。
四、我会判断。
1、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
3、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
)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
1、
像这样先折后剪会得到一个(
)图形。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圆形
2、下图是小男孩用手中的长方体和笔,最多可以画
出(
)个不同的长方形。
A、6个
B、4个
C、3个
六、我会连线。
下面的一块是从上面哪一块中剪下来的,用线连一连。
七、将下面的图形个数填在(
)里。
长方形有(
)个,
正方形有(
)个,
圆形有(
)个,
平行四边形形有(
)个,
三角形有(
)个。
八、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连一连。
参考答案:
一、用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一连。略
二、请在下面图形中找一找,是长方形的打“√”,是正方形的画“△”,是圆的画“☆”。
(
√
)
(
☆
)(
√
)(☆
)
(
△
)
(
√
)
(
△
)
三、我会填。
1、长方形有(
四
)条边,正方形有(
四
)条边,三角形有(三
)边。
2、用(
4)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用(
3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3、硬币是(
圆
)形;红领巾是(
三角
)形;课桌面是(
长方
)形。
4、长方形相对的边(
相等
);(
正
)形四条边一样;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
相等
)。
5、
从左往右数第(
4
)个是圆形,第(
5)个是正方形,一共有(
2
)个长方形。
四、我会判断。
1、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对
)
3、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对
)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
错
)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
1、
像这样先折后剪会得到一个(
D
)图形。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圆形
2、下图是小男孩用手中的长方体和笔,最多可以画
出(
C
)个不同的长方形。
A、6个
B、4个
C、3个
六、我会连线。
略
七、将下面的图形个数填在(
)里。
长方形有(
6
)个,
正方形有(
3
)个,
圆形有(
16
)个,
平行四边形形有(
2
)个,
三角形有(
4
)个。
八、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连一连。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