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基础知识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根深dì( )固
gōng( )喜
zī
zī( )不倦
jí( )取
qiè( )而不舍
压zhà( )
2.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1)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____(丢弃 放弃 抛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____(探索 探求
探究 探讨)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3.课文选用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兰·布歇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尔两个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请你借鉴这种论证方法,从以下几项中选出能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论点的最佳论据( )
A.商鞅因变法被车裂,布鲁诺为科学被火焚,但真理在他们那一边。
B.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一次做实验的时候,药品爆炸了,但他身上带着血从实验室里跳出来,兴奋地狂呼:“我成功了!”
C.英国作家约翰·克里西当初学习写作时,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报社、出版社连续退回743份稿子,但这接踵而来的失败没有把他吓倒,他把这些退稿信当成镜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写作,一生中出版了560多部著作。
D.蔡祖泉试制氖气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陈景润为攀登“1+2”问题的高峰,演算的草纸足有几麻袋,失败的次数更是无法计算。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
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锲而不舍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课内语段阅读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5.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 )
A.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B.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C.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D.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6.富于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选文,请你说说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语篇阅读
学贵质疑
黄 菊
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④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⑤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有改动)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10.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
500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疑》一文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相关链接
11.(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答案
1.蒂 恭 孜孜 汲 锲 榨
2.(1)放弃 (2)探求
3.C
4.B
5.C
6.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不同。“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7.首先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其关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8.学贵质疑 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9.知识也是无止境的(大意正确即可)
10.示例:学贵质疑。质疑是获取新知和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发展的基础。刘昱同学正是因为敢于质疑,善于探疑,才最终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权威和书本,要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