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唐雎不辱使命
基础知识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
fú( )然
以头qiāng( )地
天下gǎo( )素
免冠徒xiǎn( )
寡人yù( )矣
秦王色náo(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白虹贯日: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缟素:__________________
(3)免冠徒跣:__________________
(4)以头抢地: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B.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大)
而君逆寡人者(违背,不顺从)
C.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D.大王加惠(给予)
长跪而谢之(道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为长者
B.聂政之刺韩傀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休祲降于天 相与步于中庭
D.挺剑而起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B.岂直五百里哉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6.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者只有注意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句子的潜台词。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人物语言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括号里。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4)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虚伪狡诈
8.《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末年___________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辱”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部书中有许多寓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今为人所称引。
课内语篇阅读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头抢地耳:____________
(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______
(3)秦王色挠:____________
(4)寡人谕矣:____________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未尝闻也 尝趋百里外
B.休寝降于天 行者休于树
C.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D.先生坐 满坐寂然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二段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实写秦王,虚写唐雎,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语篇阅读
(一)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①,匿桥下。久,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略有删改)
【注释】 ①跸: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拜释之为廷尉:________
(2)使骑捕之,属廷尉:________
(3)此人亲惊吾马:________
(4)民安所厝其手足:________
14.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上
行
出
中
渭
桥
有
农
人
从
桥
下
走
乘
舆
马
惊。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即遣左右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菴②守之。允济谓母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夜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政绩优异,远近称之。
(选自《旧唐书》,有改动)
【注释】 ①牸(zì)牛:母牛。②菴:小草屋。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________
(2)具言所以:________
(3)妻家不知其故:________
(4)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菴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用了哪些事例表现张允济政绩优异?请分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相关链接
20.(温州中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怫 抢 缟 跣 谕 挠
2.(1)直冲上太阳。 (2)穿丧服。 (3)光着脚。
(4)撞。
3.B
4.B
5.A
6.(1)你最好是将土地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7.(1)D (2)B (3)C (4)A
8.战国策·魏策四 西汉 刘向 辱没、辜负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狐假虎威
9.(1)把,用。 (2)通“苍”,青色,灰白色。 (3)屈服。 (4)明白,懂得。
10.A
11.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12.实写秦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色厉内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强中干,被骄横凶残掩盖着的纸老虎形象,以此衬托出唐雎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形象;另外,由于唐雎大义凛然的鲜明形象在前面文段中已刻画完成,再写则会画蛇添足。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详略更加得当。
13.(1)任命,授给官职。 (2)通“嘱”,委托、交付。
(3)使……受惊,惊吓。 (4)放,放置。
14.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15.(1)我认为皇帝的队伍走过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从桥下出来后,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跑开。 (2)如今依照法律应像这样判决,如果改变判罚标准加重他的罪,这样我们的法律就不能被人民信服。
16.文帝善于纳谏,有错能改。张释之刚正不阿,取于谏言,秉公执法(依法办事)。
17.(1)到,到……去。 (2)详细。 (3)原因,缘故。 (4)全,都。
18.(1)你们县有自己的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呢?
(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
19.①用计帮元武县百姓讨回牛。②智捉盗葱者。③“武阳境内,路不拾遗”。
20.(1)善于,擅长。逃跑。 (2)没有。归依,一道。
(3)交换。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