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外国诗两首
基础知识积累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夏日的草地、lí( )笆和浓阴,冬夜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昏昏欲睡的温暖的炉边,把人自然引入静谧安详的境界。明月的银辉静静地sǎ( )向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自然万物都归于沉jì( ),不再xuān( )嚷。
2.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把成语补充完整。
竽充数 旁____博引 浅尝____止
义愤填____ ____目以待 黄____一梦
玲珑____透 笑容可____ 居心____测
竹难书 暴____天物 置若____闻
惨绝人____ ____风沐雨 草____人命
忍____不禁 病入膏____ 东施效____
3.济慈,________(国别)浪漫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叶赛宁,__________诗人,他擅长描绘__________的景色。
4.下列对《夜》的赏析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B.“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这句诗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C.第四节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简单的重复,是可有可无的一节。
D.这首诗全篇描写的是眼前的实景,突出其静谧、美丽,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无限的遐想。
课内语段阅读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5.品析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好在哪里。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来歌颂生命。诗人为什么只勾勒夏、冬两幅小景,描绘盛夏的“蝈蝈的乐音”和冬天的“蛐蛐的歌儿”,而不去写最富生命力的春、秋两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语篇阅读
听 蝉
苏金鸿
曲曲弯弯的林中小路
散落着悠然的蝉声
林荫覆盖下的闲适
如陶潜悠然面见南山
只为优美的蝉声
我等待已久
蝉是树的一片叶子
寻觅蝉的影踪
已是徒然
捧读唐诗之际
蝉声从树隙漏下
滴落成无形的标点
一首古韵的诗歌
在林间传扬
蝉声久久不散
幽深的回音
在我的耳畔起伏
一种与生俱来的思绪
宛如飘荡的蝉鸣
让我因回忆而欣喜
让我因眷恋而沉醉
8.“如陶潜悠然面见南山”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内容上看,加点的诗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歌结尾处的画线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相关链接
11.(扬州中考)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栖(qī)息 沉淀(dìng) 撷(jié)取 卷帙(zhì)浩繁
B.狭隘(ài) 蒌蒿(hāo) 分泌(mì) 侃侃(kǎn)而谈
C.栅(zhà)栏 狡黠(jié) 翌(yì)日 受益匪(fēi)浅
D.负荷(hé) 跌宕(dàng) 山岚(lán) 毛骨悚(shù)然
答案
1.篱 撒 寂 喧
2.滥 征 辄 膺 拭 粱 剔 掬 叵 罄 殄 罔 寰 栉 菅 俊 肓 颦
3.英国 诗歌 俄罗斯 乡村大自然
4.C
5.“寂寞”“严霜”表现了严冬寂寞、宁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的冷清景象;“弹”字用得准确,表现了声音的轻快;“炉边”“升高的暖气”写出了冬日夜晚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
6.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吟唱。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7.“蝈蝈的乐音”是在春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荣之后奏响的,“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的时候,蝈蝈就在树篱上尽情地欢唱。而蛐蛐是在冬夜,“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时,它在炉边弹起了愉快的歌儿,它唤醒了人们对春的沉睡的记忆,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这样写能更突出地表达诗人对大地旺盛生命力的赞叹。
8.表达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9.形象地写出了“我”对蝉声的热切盼望,突出了蝉声对“我”的巨大吸引力。
10.抒发了诗人对流逝的岁月的缅怀之情。
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