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检测题:第三章综合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检测题:第三章综合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9-10 01:0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目前,地核中的一些金属元素也是自然资源
C.生物资源分布不均匀,也就无规律可循
D.森林、水、阳光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B
)
A.耕地        B.石油        C.阳光        D.河水
3.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A
)
A.节约利用,综合利用
B.寻找新的代替品
C.保护现有总量,不开发、不利用
D.极大限度地加以利用
4.煤炭、石油、水能的共同特点是(
C
)
A.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都不是新能源
D.都是易污染的能源
5.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切实可行的做法是(
D
)
A.严禁采伐森林
B.平原地区一律植树
C.大量进口木材
D.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类型齐全,分布均匀
C.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利用程度高,后备资源充足
7.下列地形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不是以耕地为主的是(
D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8.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土地类型是(
C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水田
9.有关我国耕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②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 ③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 ④北方以旱地为主 ⑤南方以水田为主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10.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
A
)
A.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区
B.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西部内陆区
C.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D.青藏高原地区及横断山区
11.下列地区水土资源配合协调,水资源丰富的是(
A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读漫画,回答12~13题。
12.该图所揭示的问题是(
B
)
A.乱砍滥伐
B.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C.草场污染
D.浪费资源
13.该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在我国表现最严重的地区是(
C
)
A.华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4.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D
)
A.大规模地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B.对土地严格保护,禁止利用
C.大规模地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
D.禁止乱伐森林、滥垦草原,防止土地沙漠化
15.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
)
A.南丰北缺
B.东北地区缺水最严重
C.冬春季节少,夏秋季节多
D.绝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
16.关于我国水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D
)
A.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不大,年际变化也不大
B.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是均衡的
C.我国水、土资源配合良好,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D.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17.北方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0%,而水资源仅占20%不到,说明了(
C
)
A.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干旱
B.北方地区河流水量少
C.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
D.北方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18.可以有效地调节径流季节变化的措施是(
B
)
A.南水北调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2012年春节期间,广西河池市龙江河发生镉污染,2月3日江苏镇江曝出水源受苯酚污染,这两起事件都严重影响了沿岸和下游地区的饮水安全。有专家说,影响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就是水。据此回答19~20题。
19.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B
)
A.陆地上的冰川
B.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湖泊水、地下水
D.海洋水和河水
20.上述水资源遭污染的地区,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是(
B
)
A.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B.污水处理,暂停自来水供应
C.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到1983年,我国共失去耕地近0.67亿公顷,同时新开垦耕地0.54亿公顷,净减耕地0.13亿公顷。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口只有5.4亿,1983年增加到10.6亿。这样,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解放初的0.18公顷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0.1公顷。
材料二:我国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近半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林面积由过去的8243万公顷下降到7958万公顷。
(1)(不定项选择)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资源形势严峻性加重的原因是(
CD
)
A.开发新资源少,但利用较好
B.自然资源大量出口
C.由于利用不当和管理不善,很多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
D.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减少
(2)非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是相对的。可再生资源如果遭到破坏或污染,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22.下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农村生活能源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该地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以生物能为主要生活能源
(2)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破坏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秆不能还田,减少土地有机肥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3)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大力建设薪炭林;提高能源利用率。
2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区域A的耕地类型为水田,区域B的耕地类型为旱田。
(2)两区域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条地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的__0__℃等温线和我国年降水量__800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气候上说,我国水田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及湿润地区(干、湿区),而旱田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中温带及半湿润地区(干、湿区)。
(4)我国的三大平原都是耕地的集中分布区,其中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以旱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新华网2010年7月5日消息:目前北方大部分夏玉米种植区都饱受晴热少雨的困扰,最近20天,北方夏玉米产区大部降水量都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同时气温偏高,高温日数较多,像河南大部在20天的时间里,有13天出现了高温,影响了北方夏玉米的出苗和生长。预计未来五天,陕西、河南、安徽北部、河北、山东等夏玉米产区还会维持晴热天气,会加剧土壤水分蒸发。看来,北方夏玉米抗旱保苗任务会更加严峻。
材料二:漫画“变”
(1)北方发生严重干旱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引起的,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C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2)如为解决我国缺水问题,而采取超采地下水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则会导致(
B
)
A.水土流失
B.地面沉降
C.沙漠扩大
D.沙尘暴
(3)如要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跨流域调水
B.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地球上海洋面积广大,因此地球上不可能出现缺水现象
B.水资源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D.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是一回事
(5)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说一说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是什么?
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