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 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共5课时+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 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共5课时+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9-12 14:2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分数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
认识分数中,例1,通过分月饼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必要性,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例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几,教材通过给正方形涂色,使学生感受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分数的理解。例3通过看图填出分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分数认识,同时认识分数单位,并说出一个分数里有多少个分数单位,强化对分数单位的理解。例4通过直观的情境图,让学生理解比较同分母分数的方法,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教材在呈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通过操作图形感知算理,结合分数单位理解算理,提炼概括算法,这样就循序渐进的让学生理解了同分母分数的算理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材在编写上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前后联系,认识分数时通过分月饼认识平均分,认识几分之一,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也利用分月饼的情境,这样学习起来有连续性。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材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材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填一填,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手,眼,脑来经历学习的过程,与学生的年龄特点非常适合,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用简单的分数表示一些事物。
2.会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分数的信息做出解释。
4.了解分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用处,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难点:使学生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的算理。
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的概念较难建立,计算比较枯燥,而学生又是初次认识分数,在教学中应通过大量的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显示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简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一张纸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从而让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如:折一折,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建构数学知识。
课时安排
本单元安排5课时教学
课题
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1课时
练习二十
1课时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课时
练习二十一
1课时
综合与实践
学当小记者
1课时
第1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教学提示: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节课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几分之几。
难点: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
学具准备:正方形、圆等图形、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数学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的前提自然展现,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二、动手操作,感知分数
1、认识二分之一,教学例1
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师出示月饼)
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月饼。
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看到它你有什么想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想吃掉它。
师:我们把这块月饼要分给2人,怎样分?
生:还是平均分。
师: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生:两份。一人一半。
师:“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生:一半是其中的一份。
师揭示:“一半”可以用表示。写作,读作二分之一。这一份是月饼的,那一份呢?
生:也是月饼的。
师:请在纸上写一写,读一读。
小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的。
2、折一折,进一步感受几分之一。
1)折出二分之一。
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同桌比一比看谁折的最正确。(生折师巡视)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折完了,谁愿意把你折的展示给大家呀?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指生展示)
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刚才大家的折法不一样,涂色的部分都是二分之一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
2
份,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
1
份。涂色的部分都是整张纸的二分之一。
师:答得很棒。你们愿不愿意挑战一下,折出一张纸的四分之一。
生:愿意。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折、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地体验理解了的意义。
2)折出四分之一。教学例2。
学生开始动手折纸。组内交流,讨论折法,班内展示。
师:根据同学们折的情况,你能说说这里的表示什么意义吗?
生:把整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师: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都是这个图形的,没有涂色的部分是多少呢?
师:涂色部分是1份,没有涂色部分是3份。
生:
师:为什么?
生:整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3份就是.。
师:有道理。那么里有几个?
生:3个。
师:也就是3个是.
设计意图
: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几分之几意义的理解。
3、认识分数单位和分数各部分名称。(课件出示例3)
1)
认识分数单位
师:看看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份?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生:阴影部分是1份,占整个图形的.。
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分之一就叫做分数单位。大家想想,里面有几个分数单位。
生:有一个分数单位。
学生自己探索后面两个图形,班内交流。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总结:
以3/4为例讲解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方法。
读作:四分之三。
分母表示把物品平均分成多少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设计意图:教师密切联系学生在前面两个例题中学到的知识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再配合多媒体的演示,能很好的理解分数单位及各部分名称。
3)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课件出示例4)
学生自主完成,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师总结:我们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同分母分数。
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三、巩固新知
1、教材85页课堂活动1题。
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10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3、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4、分母是7,分子是6的分数是(
)。
答案:1、8、八、、
2、十、
3、、
4、
设计说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和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达标反馈
1、把一块地平均分成6块,其中2块种黄瓜,3块种西红柿,黄瓜地占这块菜地的(
),西红柿地占这块菜地的(
)。
2、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2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这张纸共有(
)个这样的一份;
3、4个是(
)。
4、(

(填>或<)
答案:1.

2.
4、、4、8、
3.
4.<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了解了分数的那些知识?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生:我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如:4/5就是把一个物品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
生:我知道一个分数由三部分构成,分子、分母、分数线。
生:我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我们还会读分数、写分数。
师:我们这节课还真收获不小,课下要做好复习。
设计意图:帮学生理顺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记忆。
六、布置作业
1、教材第85页课堂活动2题。
2、妈妈把一个蛋糕平均切成9块,小红吃了2块,妈妈吃了3块,爸爸回来后,又吃了4块.

(1)爸爸、妈妈、小红各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比较它们的大小
3、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4、写出下列分数。
四分之三
八分之五
十分之七
5、6个1/7是(
),(
)个1/6是5/6。
答案:1、略
2、爸爸:
妈妈:
小红
>>
3.、、、
4.
、、
5.
、5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读作:四分之三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尝试、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在操作与探索中不断的发现新知识。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很多问题都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的新知识,比老师的直接灌输要好很多,自己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先让学生动手折一折,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引出“平均分”。
师:同学们,吃过月饼吗?张阿姨买来4个月饼要分给两个小朋友,你知道她是怎样分的吗?每人分得一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什么?(平均分)师:如果张阿姨买来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 )个。
如果张阿姨买来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 )个。
师:半个能不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呢?
2、揭示课题:可以用来表示,像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呢?它就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新朋友——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分数中的几分之一。(板书课题:分数(几分之一))
(二)教学资源包
分数的历史
在历史上,分数几乎与自然数一样古老。早在人类文化发明的初期,由于进行测量和均分的需要,引入并使用了分数。在许多民族的古代文献中都有关于分数的记载和各种不同的分数制度。早在公元前2100多年,古代巴比伦人(现处伊拉克一带)就是用了分母是60的分数。公元前1850年左右的埃及算学文献中,也开始使用分数。我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左传》中,规定了诸侯的都城大小:最大不可超过周文王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可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可超过九分之一。秦始皇时代的历法规定:一年的天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这说明:分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
(三)资料链接
一老人有11头牛,去世前留下遗嘱,将牛分给3个儿子。大儿子分总数的二分之一,二儿子分总数的四分之一,三儿子分总数的六分之一.请计算三个儿子各分几头牛 (不能将牛杀死分割。)
答案:6,3,2
练习二十
教学内容
教材86---87页
练习二十
教学提示
本练习是在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安排的复习巩固课,整个练习运用不同的题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学第一题时,通过学生观察图中的涂色部分,练习正确书写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第二题通过学生动手涂色表示分数,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分数的含义,渗透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第六题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图先写出分数,然后再结合图进一步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第七题是灵活运用分数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在解答。总之,在练习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认识,巩固分数各个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比较一些简单分数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所学有关分数的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答题纸,小白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我们对分数的认识,说说你对分数的了解。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我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在分数中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
师:学生边说教师板书。
3……………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师:我会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反之分母相同,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师:大家获得的知识可真不少,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你们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新知
1.看图写分数
师: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二十第1题。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组内讨论如何用分数表示。
生:看图,组内讨论,汇报结果并说说解题思路。
师:指名汇报。
生:图1,把长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3分,取其中的1份,即。
生:图2,把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分,取其中的3份,即。
生:图3,把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8分,取其中的7份,即。
生:图4,把五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5分,取其中的2份,即。
师:大家分析的很对。把整体分成的份数做分母,取其中的份数做分子。
2.判断
师:出示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组内讨论对错。
生:独立判断,组内交流意见。
师:指名汇报,说出理由。
生:图1,错误。错因,不是平均分。
生:图2,错误。错因,不是平均分。
生:图3,图4正确。是把整体平均分的。
师:大家判断的不错,掌握了分数的意义。
3.比一比
师:出示教材练习二十第6题,引导学生看图写出分数,比较大小。
生:独立在课本上填写分数。组内交流讨论。
师:指名汇报,说说比较的方法。
生:图1,>。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生:独立完成图2,组内交流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写分数,涂色,判断比较分数的大小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含义,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会运用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大小等知识。
三、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二十第2、4、5、7、思考题题。
第2题:先说说图下面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再组内交流,独立完成图色。
第4题: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分数单位。
第5题:强调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第7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分析对话内容来比较。
思考题:引导学生交流,尝试解答。提示,用去的多剩下的就少。
四、达标反馈
1.
读作(
),八分之五写作:(
)。
2.5个是(
),里有(
)个。3个是。
3.把一张纸平均分成9份,5份是这张纸的。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5.比较下面的分数。
答案:1.四分之三
2.
7
3.
4.
5.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我们复习巩固,你又有哪些收获?
生:同分母的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生: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生:平均分一个整体才能用分数表示。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师:大家收获真不小。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运用哦。
六、布置作业
1.里面有(
)个,的分数单位是(
)。
2.一张正方形纸对折2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这张纸共有(
)个这样的一份,用了其中的3分,用去了。
3.看分数涂色。
4.看图写分数,比较大小。




5.李老师买了一张绿色的胶纸,做小旗用去了,做花用去了,做小旗和做花哪种用去的多。
答案:1.
4
2.
4
4
3.略
4.


5.
<做花用去的多。
练习二十答案:1.
2.略
3.×
×


4.
3
2
2
5.
熊猫:×
小狗:×
小羊:√
小熊:×
熊猫:
小狗:
小熊:5是分母,4是分子。
6.


7.

女孩吃得多
思考题:<
小女孩剩下的多。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
3……………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同分母的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反之分母相同,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后安排的一节练习巩固课。在练习时由易到难的梯度练习使学生逐步强化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理解。通过看图,动手,实践,交流讨论、归纳整理与反思,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练习。以后在教学中要多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
例:一块蛋糕亮亮吃了,丽丽吃了蛋糕的,他们俩谁吃的多?
解析:要比较他们俩谁吃的多,就是比较和的大小,它们的分母相同,就比较分子,分子大的就大,1<3,所以<,丽丽吃的多。
(二)资料链接
分桃子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猪八戒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见了水蜜桃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说:“行啊,行啊。”师傅说:“有四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几个?请写下这个数字。”徒弟一听,哈哈大笑,这还不容易!提笔写了个“2”。师傅接着说:“要是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几个?再写下这个数。”孙悟空手快,顺手写了个“1”。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多少?又该怎么写呢?”“半个!”“半个!”
“半个该怎么写呢?”二位徒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那么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悟空和八戒二人,每人分得个。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提示:
本节课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一系列活动,把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出来,使之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长(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唐僧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一天,天气炎热,唐僧的几个徒儿都热得受不了。他们师徒四人正好路过一片西瓜地,种瓜的老伯看他们又热又累,就送了他们一个大西瓜。八戒见了西瓜,谗得口水都流了下来,他忙问师傅怎么分西瓜吃。唐僧把整个西瓜平均分成八块,唐僧的徒弟们吃起了西瓜。不一会,八戒就吃了3块,沙僧吃了2块……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八戒吃了,沙僧吃了.。他俩一共吃了3+2=5(块),吃了5/8.。
师:答得非常好。其他同学有没有想法。
生: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我用+来计算,但是不知怎么算?
师:你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出课题)
(设计说明: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开头,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
1、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例1(出示课件)
我吃这个月饼的五分之一,我吃这个月饼的五分之二
问:他们一共吃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分析、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
=
设疑: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小组合作先折一折,再涂一涂。
先将
涂上颜色,再用另一种颜色涂上
可以直接观察,就是+=
也可以:1个
加上2个
就是3个
,就是

总结同分母加法的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长方形纸动手折、动手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弄清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同时又为学生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作了铺垫。师参与合作,形成互动,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数学中的乐趣。
2、同分母分数的减法---例2
师:我们会算加法了,要是遇到减法怎么算?
学生议论:分子就相减。
师:下面我们就验证一下。
师: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8份,用彩笔涂出这个纸的,在用剪刀剪去它的,注意安全。
师:观察图形看剩下的是几分之几?
生:

也就是:7个减去2个剩下5个,是。所以-=
引导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教师引导学生把上面的两种算法归纳合并成一句话: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说明: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弄清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3
师:同学们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就能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看(课件出示例3)
学生自主完成例题中的两个问题。全班交流订正。学生讨论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巩固新知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不变,(
)相加减。
2、计算
3、冬冬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答案:1、分母、分子
2.、


3.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达标反馈
1、列式计算
2、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它的,第二天修了它的,两天共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3、+<中的括号里最大能填(
)
4、4个加上2个,得(
)个,也就是(
)。
答案:1.(1)、(2)
2.
3.
5
4.
6、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一定要注意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六、布置作业
1教材第89页课堂活动1、2题。
2、列式计算。
(1)、比少多少?
(2)、 5个加上4个和是多少?
3、
7个减去3个,得(
)个,也就是
4、计算
-=
+=
5、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它的3/10
,第二天修了它的
4/10,两天共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答案:1、略
2、(1)
(2)1
3.
4

4.

5.
板书设计: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
1个加上2个是3个,就是.
例2

-=
7个减去2个是5个,就是.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1、用故事情景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来。2、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从中解决一些困惑,提高课堂效率。3、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人人获得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情境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喜欢)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过生日,生日的来临也意味着我们又长大了一岁,为此,我们的家人常常会给我们过生日,这不,前不久,小明也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请看大屏幕。(5月8日是小明的生日,那一天,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小明可高兴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一家人吃的很开心,
小明的爸爸吃了3/8个
,小明的妈妈吃了个)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或者是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可能:1、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个?
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个?
3、还剩多少个?
(二)教学资源包
简单分数加减法的总结: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三)说课设计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教材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用生活的事例和帮助理解的直观图形来学习,学生容易接受。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一系列活动,把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出来,使之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与探索,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4)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5)教法、学法
教法: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景创设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交流等方法教学。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学法:1.
用学具操作建立分数加法的起始知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去参与操作活动,循序渐进的建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知识建构。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落实学习目标。
(6)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中秋节你们喜欢吃什么?(月饼)看图中的姐弟俩和你们一样,也爱吃月饼。(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生: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5份。
生:弟弟吃了1块,是这个月饼的。
生:姐姐吃了2块,是这个月饼的
……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生:姐姐比弟弟多吃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师: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探究新知
1.简单的分数加法。
师: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列式。
生:+=
师:我们通过操作来看看结果。同学们把我们的准备好的圆纸片平均分成5份,然后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姐弟分别吃的月饼。
生:观察讨论,他们一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汇报交流。
生:把圆片平均分成5份,姐姐吃了,涂2份,弟弟吃了1份涂,一共涂了3份,就是。
师:小结1个加上2个,是3个,就是。
2.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减法。
师:出示教材例2
生:独立在答题纸上计算出结果。
师: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板演-=
7个减去2个就是5个,就是。
师: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3.生活中的数学
师:课件出示教材例3。指名汇报
生:独立计算
,汇报交流,并说说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动手练习,帮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89页课堂活动第1题。
先根据给出的分数涂色,然后再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2.
完成教材89页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强调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同分母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生:在解决问题时,解题方法和原来的方法一样,只是在计算时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五、板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想:1个加上2个,是3个,就是。
-=
7个减去2个就是5个,就是。
(四)资料链接
趣味数学故事
今天是小猫咪咪的生日,猫爸爸一大早就去小河边钓鱼,准备给小猫咪咪庆祝生日。下午,猫爸爸回到家,小猫咪咪高兴地问爸爸:“爸爸!您一共钓了多少条鱼?”猫爸爸笑着说:“我如果再钓2条,那么这2条鱼就是总数的十二分之二了,你想想我钓了多少条鱼?”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猫爸爸钓了多少条鱼吗?
练习二十一
教学内容
教材90—91页
练习二十一
教学提示
整个练习二十一,运用不同的题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第1题通过让学生看图写分数,并进行计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第3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正确的计算,对不正确的计算,要说说错因。在以后计算中引起学生的注意。第4、5题是训练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操作中体会,在讨论、交流中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彩笔,答题纸,小白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大家来一起整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小组内交流,组长记录。汇报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平均分成的分数做分母,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做分子。
生: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不知道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完成练习二十一。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知识,为下面独立做题做知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算一算。
师:出示教材练习二十一,第1题。引导学生看图。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做题。
生:组内交流,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讨论计算方法,说说计算过程。
生:图1,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平均分成了三分,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就是,+=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生:图3,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分,取了其中3份用分数表示是,拿走了1份用分数表示是,列式-=。
2.判断
师:出示教材90页第3题,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算式。
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判断对错。
生:汇报,-=(×)运算符号看错了。减法按成了加法计算。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时,把分母也加在一起了。
师:我们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师:出示91页第4题,引导学生读题,找出已知的数学信息。
生:已知两天一共修了这条路的,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
生:要求,第二天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师:根据条件和问题,大家交流讨论一下,解题思路。
生:用两天一共的减去第一天修的就是第二天修的。
师:在答题纸上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回答。
生:小白板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算一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渗透数学模型思想。通过判断对错,找错因,让学生在错误中理解正确的,在以后做题中引起注意。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5、6、思考题
第2题:先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计算,集体订正。
第5题: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计算。
第6题:组内比赛的形式,完成练习。
思考题:先按照分数涂色,再计算,引导学生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涂色部分占整体的一半。)
四、达标反馈
1.先涂色,再计算。
+=
-=
2.
填空。
(1)+=,想3个加上1个是(
)个,就是。
(2)+=-
3.计算。
+=
-=
-=
+=
4.一杯水,倒出后,又喝了,两次一共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
5.一个西瓜,爸爸吃了,我吃了,爸爸比我多吃几分之几?
答案:1.
2.
4
3.
4.
+=
5.
-=
练习二十一答案:1.
2.
3.略
4.-=
5.
6.
(1)
(2)
思考题:+=
+=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巩固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生: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师:今后我们要多运用我们所学的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布置作业
1.在括号里填数。
+=
-=
-=
2.
+<中的括号里最大能填(
),
<-中的括号里最大能填(
)。
3.看图列算式。
+=
+=
4.一份稿件上午打了这份稿件的,下午打了这份稿件的,全天打了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
5.一堆水泥,第一次运走这堆水泥的,第二次运走这堆水泥的,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运这堆水泥的几分之几?
答案:1.
5
7
4
2.
5
2
3.
+=
+=
4.
+=
5.
-=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一
+=
-=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反思
练习课比较枯燥无味,不像新授课那样学生感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注重选择与生活相联系的生活化的习题,运用多种手段和活动形式进行学习。来实现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在教学时节奏过快,部分同学对联系实际的问题,没有弄清题意,缺少交流讨论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包
例: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还剩下几分之几?
解析:这根铁丝可以看作是,因为把这根铁丝平均分成6分,表示这样的6份就是,要求还剩几分之几就是从里减去和。
答案:--=
点拨:1可以看作(0除外)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
(二)资料连接
分数的产生
最早使用分数的是我国,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分数的记载。如:在《左传》一书中记载,春秋时代,诸侯的城池,最大不超过周国的,中等的不超过,小的不得超过;秦始皇时期,拟定了一年的天数为365又天;《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一本专著,其中第一章《方田》里就讲了分数四则算法。古代分数用“”表示1/3。
综合实践
学当小记者
教学内容
教材92---93页
学当小记者
教学提示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仔细观察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而小记者活动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
,能让学生更紧密地联系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群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组选择任务,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分工收集,加强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合作制作小报,激发学生争当小记者的兴趣;最后通过评比、交流锻炼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基本的采访技巧,初步了解小记者相关的任务。
2.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口语表达,组织语言的能力。
3.体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
难点:对采访的问题进行合理选择,注意采访过程中应变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调查孩子们关心,流行的话题,找相关资料制成课件。
学具准备: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前几天我们班的李亮、张丽两名同学被选为校园小记者。他们写的校园信息也在校报上发表了。
生:鼓掌。
师:今天我满足大家一个愿望,都来当当小记者。(板书:学当小记者)
设计意图:利用榜样的作用,引起当小记者的兴趣。为学生自觉参与采访活动做好准备。
二、选择任务
师:如果你是小记者,你准备收集农村的哪些信息来办数学小报?
生:以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选定要完成的任务。
生:汇报选定的任务。
组1:了解水稻的种植情况。
组2:收集新村建设的规划情况。
组3:了解农村的绿化情况。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不同渠道收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分工收集
师:怎样才能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呢?
生:先选定采访对象。
生:准备好采访的工具。(笔记本,录音机,)
生:想好采访的具体问题。
师:很好大家准备的很充分,那就具体采访一下。
组1:采访爷爷,什么时候种水稻呢?产量是多少?
生:记录。
组2:村长您好,我们村是怎样规划的呢?
生:记录,在健康山建一个休闲公园,在公园东建一个……。
组3:主任您好,请您谈谈咱们村的绿化情况。
生:记录,我们村绿化面积达50%。还将植树种花……。
生:拍摄公园、街道绿化的图片、小视频。
师:大家把采访的资料进行整理一下,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采访,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四、合作制作。
师:今天我们把收集来的资料,以小报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大家讨论一下。怎样制作小报呢?
生:先进行版面设计。
生:再根据收集来的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生:最后选择内容,写在相应的位置,并美化小报。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制作小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评比交流
小组内交流,推选出优秀作品,班内展示。
六、总结。
师:通过我们这次综合实践-----学当小记者活动。学习了采访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后我们要积极地发现新闻进行采访,撰写新闻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社会。
板书设计
学当小记者
一、准备采访的工具或设备。(笔记本,录音机、话筒、录像机等)
二、制定采访计划,选择采访任务。
三、分工收集资料。
四、合作制作小报。
五、评比、展示。
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采访的过程,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分类、整合体验到了乐趣。在活动中学生是自主参与、自主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内容、形式丰富,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这个分数中,(
)是分子,(
)是分母,读作

)。
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10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3、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2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这张纸共有(
)个这样的一份;如果对折三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读作(
)。
4、 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和都是把同样的一张纸平均分成了5份,这样的2份显然比3份(
),所以<。同样道理,
比(
)。
5、 里有(
)个,里有(
)个。
6、 7个是(
),4个是(
)。
7、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8、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9、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
10、十二分之十一写作(
)。
11你一周上(
)天课,你一周中上课的天数是一个星期的(
);5个月是一年的(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空1分,共10分)
1、读作4分之9。 (

2、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3、4个和5个相等。(

4、 因为7大于6,所以>。(

5、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

6、把一个月饼分成5份,每份是个月饼的
。(

7、一袋糖的比这袋糖的多。(

8、丽丽吃了一个西瓜的,红红吃了另一个西瓜的,两人吃得同样多。(


9、一包花生的一定比另一包花生的多。(


10、里面有9个。(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男同学占全班人数的,表示(

)。
A、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3份,男同学占9份。
B、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
C、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男同学占3份。
D、把全班人数分成5份,男同学占3份。
2、两张大小相同的纸,第一张用去,
第二张用去,(
)剩下的多。
A、第一张
B、第二张
C、无法确定
D、同样多
3、同样的2袋牛奶,聪聪和丫丫各取了1袋,聪聪喝过后剩,丫丫喝过后剩,(
)喝得多。
A、聪聪
B、丫丫
C、无法确定
D、一样多
4、一根木头被锯了6次,每段长度都相同,平均每段是这根木头总长度的(
)。
A



B、
C、
D、
5、妈妈买来一些苹果,明明吃了3个,这3个苹果占全部苹果的,小明原来有(
)个苹果。
A、3
B、6
C、9
D、12
四、按要求写分数。(共18分)
1、分子是5,分母是13,这个分数写作(
),读作(
)。
2、分母是7,分子比分母小3,这个分数写作(
),读作(
)。
3、分子是7,比分母小4,这个分数写作(
),读作(
)。
4、一个分数的分母是最大的一位数,分子小于分母,这样的分数共有(
)个,它们分别是(
)。
5、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









6、看图计算
五、计算题。(共12分)
-=
+=
-=
-=
+=
+ =
+=
-=
+ =
+ =
+=
-=
六、解决问题.(共25分,第4题5分,其他每题4分)
1、一块蛋糕,小丽吃掉了它的
,小明吃掉了它的
,谁吃得多?一共吃掉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2、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米,第二根长米,哪根绳子长?长多少米?
3、大象运木头,第一天运了总数的,第二天运了总数的,这堆木头运完了没有?为什么?
4、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9块,小红吃了2块,妈妈吃了3块,爸爸回来后,又吃了
2块.
(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小红比妈妈少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这个西瓜吃完了没有 你是怎样想的

5、小红和小芳以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小红走了小时,小芳走了小时。她们俩谁家离学校近?
6、两根一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下,第二根剪下,剩下的铁丝哪一根更长些?
答案
一、
1、
5
8
五分之八
2、
10
3、
4
4
8
八分之一
4、
5
2
5
3


5、
4
2
6、
7、
8、
9、
10、
11、
5

×
×
×
×

×

×
×
×

C
B
B
C
D
四、
1、
十三分之五
2、
七分之四
3、
十一分之七
4、8
5、
6、

六、
1、>
小丽吃的多
+=
2、

第二根长
—=
3、+=
没运完
这堆木头共10份,运走了9份。
4、+=
—=
++=
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9份,吃了8份,还有一份没吃。
5、

小芳用的时间短,小芳家离学校近。
6、

第一根剪下的多,所以第一根剩下的少,第二根剩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