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检测题: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检测题: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9-10 12:0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2分=40分)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D
)
A.上网搜索资料
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
C.进行人口普查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
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⑧人
A.①⑤⑦⑧
B.①③④⑧
C.②③④⑥
D.②⑤⑥⑦
3.(2016·东营模拟)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D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4.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C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5.(2017·岱岳区期中)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山东省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D
)
A.对省内所有的中学生进行调查
B.选取省内部分农村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C.选取省内部分城市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D.选取省内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6.进行植物调查时不应该(
C
)
A.明确目的
B.详细计划
C.凭个人喜好取舍
D.真实记录
7.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D
)
A.蚯蚓改良土壤
B.森林净化空气
C.滥砍树木,水土流失
D.企鹅生活在南极
8.小明同学实测了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2.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A.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木丛
B.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
C.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都有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D.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9.观察下图,葵花朵朵向太阳,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
D
)
A.葵花受阳光限制,粮食受水的限制
B.葵花仅仅需要阳光,粮食仅仅需要水
C.它们的生活既需要阳光,也需要水
D.阳光、水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
10.(2016·宜兴市)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细软的茎缠绕在大豆的茎上,它的根伸进大豆的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大豆与菟丝子之间的关系是(
B
)
A.吸收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11.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而红藻则多数生活在海平面260米以下。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盐度
12.(2016·阜阳)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B
)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13.具备下列哪一特征的植物不适宜生活在如右图所示生物生活的环境中(
D
)
A.根系很发达
B.茎肥厚多汁
C.角质层致密
D.叶面宽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
B.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
C.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1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
A.泗水泉林
B.曲阜孔林
C.水泊梁山
D.济宁北湖的所有生物
16.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D
)
A.杂草
B.黄雀
C.螳螂
D.蘑菇
17.(2016·临夏州)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B
)
A.青草←野兔→狼
B.青草→野兔→狼
C.阳光→青草→野兔→狼
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
18.有人在草原上试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试验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经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试验区加网罩后(
A
)
A.食物链被破坏
B.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D.食物网消失了
19.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表,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C
)
生物




铅的相对含量
0.04
6.00
0.49
61.00
A.乙→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
20.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越多
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能自动调节恢复
D.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0分)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猫生小猫属于__繁殖__。
(2)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生长__。
(3)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及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变异__。
(4)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__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__。
(5)猫以鼠为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营养__。
22.(14分)(2016·山东威海)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下面以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
170多种植物,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环境影响生物__。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昆嵛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生物影响环境__。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野生动植物多达233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右图为昆嵛山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生物通过__捕食__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__大山雀__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
(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原因。生物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须依靠环境生存,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该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有__草、赤松__。食物网中的其他生物都通过食物链获得物质和能量,比如,鹰获得物质和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__草→鼠→鹰或赤松→鼠→鹰__。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一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__分解者__(答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分解遗体。
23.(12分)(2016·山东聊城)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A]属于__非生物__部分,[G]属于__生物__部分的__分解__者。
(2)该生态系统中有__2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F→E→D__(用字母表示)。
(3)在该生态系统中,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是__F__(用字母表示)。如果土壤受到重金属铅的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铅最多的生物是__D__(用字母表示)。
(4)该生态系统中,[C]与[D]之间的关系属于__捕食__关系,通常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自动调节能力__。
24.(12分)(2017·岱岳区期中)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太阳能__。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__生产__者,草、鹰、蛇、鼠等是__消费者__,图中没有标出的细菌、真菌等则是__分解__者。
(3)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有__6__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是__草→鼠→猫头鹰__,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链流动着__物质__和__能量__。
(4)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请你推测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猫头鹰__。
(5)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则该生态系统中蜘蛛最初发生的变化是__数量增加__,这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25.(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鼠妇常生活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下,那里的土壤是潮湿的,因此我们可以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1)__提出问题__: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做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__潮湿的环境中__。
(3)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干土,湿土,铁盒,纸板。
实验设计:在铁盒内一侧放上__干土__,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__湿土__。这样在铁盒中就形成了__干燥__和__潮湿__两种环境。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对照__实验。
(4)实施计划:全班分为8个组进行实验,为什么实验后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
__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使实验结果尽量准确__。
(5)得出结论:__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__。
(6)实验结束后,对鼠妇的处理方式是__放回适于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