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青岛版(五年制)
第三单元 混合运算
3.2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
3.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复习导入
计算。
42÷6=
54÷9=
27÷3=
7
6
9
情景导入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情景导入
妈妈摘了12箱。
杨阳摘了35千克。
每箱5千克。
妈妈摘了12箱。
爸爸摘了45千克。
每箱5千克。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葡萄
探索新知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妈妈摘了12箱。
杨阳摘了35千克。
每箱5千克。
探索新知
35÷5=7(箱)
12-7=5(箱)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先求杨阳摘了多少箱。
再求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
妈妈摘的 - 杨阳摘的 = 妈妈比杨阳多摘的
妈妈摘的知道了,要先求杨阳摘的。
探索新知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12
=
-
7
=
5
(箱)
12-35÷5
先求杨阳摘了多少箱。
再求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
妈妈摘的-杨阳摘的=妈妈比杨阳多摘的
探索新知
35÷5=7(箱)
12-7=5(箱)
12-35÷5
=12-7
=5(箱)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解题思路相同,都是用妈妈摘的减去杨阳摘的箱数。
对比梳理
探索新知
妈妈摘了12箱。
每箱5千克。
爸爸摘了45千克。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探索新知
45÷5=9(箱)
9+12=21(箱)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
先求爸爸摘了多少箱?
再求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
答: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21箱。
妈妈摘了12箱。
每箱5千克。
爸爸摘了45千克。
妈妈摘的+爸爸摘的=爸妈一共摘的
探索新知
12+45÷5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
12
=
+
9
=
21
(箱)
答: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21箱。
先求爸爸摘了多少箱?
再求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
妈妈摘的+爸爸摘的=爸爸妈妈一共摘的
探索新知
45÷5=9(箱)
9+12=21(箱)
12+45÷5
=12+9
=21(箱)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答: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21箱。
解题思路相同,都是用妈妈摘的加上爸爸摘的箱数。
对比梳理
探索新知
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典题精讲
蔬菜公司上午卖出花菜54千克,下午卖出花菜4箱。已知每箱花菜9千克,蔬菜公司一天共卖出花菜多少箱?
54 ÷9+4
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典题精讲
54 ÷9+4
=6+4
=10(千克)
蔬菜公司上午卖出花菜54千克,下午卖出花菜4箱。已知每箱花菜9千克,蔬菜公司一天共卖出花菜多少箱?
答:卖出白菜和花菜一共10千克。
易错提醒
错误解答
计算。
36-12÷3
= 24÷3
=8
易错提醒
错误分析:
计算顺序错误。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正确解答
36-12÷3
= 36-4
=32
学以致用
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7
17
=
=
24
17+49÷7
+
120
328
=
=
448
328+360÷3
先除后加
+
学以致用
2. 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① 25-64÷4
② 48÷4-10
=25-16
=9
=12-10
=2
学以致用
3.计算。
②14+12×3
① 560-270÷3
=560-90
=470
=14+ 36
=50
学以致用
4.
49-81÷3
答:一辆玩具汽车比一个变形金刚贵22元。
=49-27
=22(元)
小宁买一辆玩具汽车花了49元,买3个变形金刚花了81元。一辆玩具汽车比一个变形金刚贵多少钱?
学以致用
5.
一共能装多少盒?
10+90÷6
=10+15
=25(元)
答:一共能装 25 盒。
90÷6+10
=15+10
=25(元)
答:一共能装25盒。
课堂小结
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