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8课课练(4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8课课练(4课时)(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0 11:44:27

文档简介

5.古诗两首
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题(  )提(  )
借(  )
腊(  )
浑(  )挥(  )
凝(  )
疑(  )
 莫(  )
寞(  )
炉(  )
庐(  )
酒(  )
洒(  )
臂(  )
壁(  )
二、解释词语。
题:
缘:
腊酒:
豚:
疑:
西林:
三、默写,并完成练习。
1.默写《题西林壁》




(1)在第一行的诗句中,有哪些字说明作者对庐山的每个地方都仔细地观察欣赏了?请用“·”标下来。
(2)在第二行的诗句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你能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吗?
2.默写《游山西村》




(1)作者以一个字贯穿全诗的主线,是哪个字?用“○”圈起来。
(2)第一行诗的意思是
第二行诗的意思是
四、联系实际写一写。★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例说一说。
2.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3.
苏轼、陆游的诗词千古流传,你还知道他们写的其他诗词吗?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不安

)(
)时光
不可(
)(


)(
)大振
枉费(
)(

浩如(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
就像软禁在囚笼中的困兽一般。
本句中把
比作
合适吗?从本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魏格纳并不是一个
的人。他为自己的发现做了很多考证工作。在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挫折后,他终于看到一份材料里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
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提出了关于
的假说。
三、我们也来帮着推理。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南美洲),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
四、魏格纳获得成功的因素是(
)。(填上序号)
1.仔细观察
2.一意孤行
3.认真思考
4.反复论证6.爬山虎的脚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íng

chóng
dié
jūn
yún

bǐng
hén

二、多音字组词。

(
)
kōng(
)
jiǎo(
)



  pù
(
)
kòng(
)
jué
(
)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舒展(

舒服(
)①伸开
②从容、轻松、愉快
2.空隙(

无隙可乘(

缝隙(
)①裂缝
②(地区、时间)空闲
③机会、空子
3.休假(

休想(

争论不休(
)①停止
②休息
③不要、别
四、用上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铺得那么均匀。
2.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3.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五、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作者从


等三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的脚。2.用“
”画出比喻句。
3.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写一个片段。
六、阅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生前坚持写日记,他说:“身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都要把它记下来。”有一次,一位客人来看他,刚谈了几句话,托尔斯泰就掏出本子来记。客人奇怪地问:“你往本子上记什么啊?”托尔斯泰说:“我记的就是你。”“我有什么好记的?”“什么都可以记,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是有趣的。”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迷恋昆虫研究,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在这块荒地上,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起来饶有趣味。
1.上面的两段话分别写了哪两个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读了这两段话,你一定有一些体会和想法,请你写出自己的感受。7.蟋蟀的住宅
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xié

jué
sōu
suǒ
pāo
chū
 dòng
xué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弱―(

隐蔽―(

干燥―(

光滑―(

慎重―(

简朴―(

平坦―(

临时―(

三、搭配词语。

)地选址

)地耙扫

)地铺开

)的隧道

)的墙壁

)的工程
四、选词填空。
隐蔽  隐藏
1.冀中人民把粮食(
)在地道里,把地道口设在(
 
)的地方,用各种方法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出名
闻名
2.小刚是全校(
)的体育尖子,每次运动会都会破记录。
3.长城以一万二千里之长(
)于天下。
五、仿写句子。
1.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六、按课文原文填空。
1.蟋蟀的出名是因为它的


2.蟋蟀选择住址很
,一定要
,并且有
;住宅有讲究,外部要


,有
,有
;内部要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穿山甲
我的叔叔在山上捕到一只小动物,它大约一两斤重,尖尖的小嘴,长长的舌头,三角形的大尾巴,全身乌黑发亮,除了腹部长有细毛,全身都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叔叔告诉我,这就叫穿山甲。
穿山甲主要吃蚂蚁。我每天放学后抱着它上山找蚂蚁窝,把它放在蚂蚁窝旁,只见它用尖嘴拱开蚂蚁窝,把长长的舌头伸进去,舔满蚂蚁,一卷舌头马上就吞咽下去,然后张开全身鳞片,爬近蚂蚁窝,等蚂蚁爬满全身,它就用舌头舔来吃,不一会儿,就能饱餐一顿。
昨天,我看了
动物世界
知道穿山甲是稀有珍贵的动物呢
于是
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
把小穿山甲放回了大自然
用“
”画出描写穿山甲外形的句子。2.给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照例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
4.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穿山甲动作的词语。
5.第1自然段写了
;第二自然段写了
;第三自然段写了
;其中第
自然段是写得最详细的。
6.从第三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