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5-28课课练(4课时)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25-28课课练(4课时)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0 11:51:23

文档简介

27.乌塔
一、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漱  惬  码  驳  逻  辑  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
我已经去了法国
瑞士
奥地利
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
米兰佛罗伦萨
最后还要去希腊
2.我问乌塔
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
你爸爸妈妈不担心你吗
三、我会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她告诉我她叫乌塔,已经
14岁了。
    她告诉我:“我叫乌塔,已经14岁了。”
1.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说,她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你的话不合逻辑。”
1.这段话通过语言描写,突出了乌塔(

①对生活的热爱。②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有独立意识。
③思想上的独立。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同——
不满——
3.把“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句话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拼准确,写规范。
róng
qià
huáng
hūn
zào

tuī
jiàn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
)画像
一(
)作文
一(
)评语一(
)谈话
一(
)湖水
一(
)作家
三、照例子,写词语。
例:绿葱葱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例:密密麻麻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用加点的字写句子。
1.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朋友。
不是……而是……

2.阳光都是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像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纸上到处满是红色的圈。
2.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
3.我非常庆贺,自己见到了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七、根据原文填空。
1.刚进里院,一墙
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
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
,像
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

2.落日的余晕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
,如同
,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
,显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
我非常庆幸,作家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这段话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家是指_______________。
2.“庆幸”是为事情意外得到了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的意思。“我”感到庆幸的原因是(

(1)“我”能到大作家家里做客,很荣幸。
(2)“我”第一次见到的作家竟是有着堪称楷模的人品和文品的大作家。
(3)“我”的作文获了奖。
3.“我非常庆幸,作家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文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中“人品”指叶老对待人
______________;“作品”指叶老对待写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
)
(1)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时间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用“爬山虎”来纪念叶老先生。所以说“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2)爬山虎是四季常青的植物,所以说它总是绿的。
5.“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这里为什么用“好像”“模模糊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拼准确,写规范。

jiè
chǎo
rǎng
xún
jǐng
chéng
chǔ
二、选词填空。
1.在沈阳租界,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扬长而去。中国的警官不但不敢扣留凶手,反而____(A.训骂
B.斥责
C.训斥)死者的家属____(A.阻碍
B.妨碍
C.妨害)交通。
  2.受到群众_____(A.责问
B.质问
C.询问)之后,警官说:“这是治外法权,有什么办法!”
  3.这是多么______(A.宽广
B.宽阔
C.广阔)的心胸啊!
三、我会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那是外国租界地
伯父指着一片繁华
热闹的地方对周恩来说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2.那又是为什么呢
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3.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中日巡警不惩处肇事的洋人。中日巡警把这个妇女训斥了一通。(把这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中国的土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人不想受帝国主义欺凌。要振兴中华。(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各有志。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
  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1.为下面两个词分别找出它们的反义词。
  ①伟大

  ②富强

  2.划横线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敲门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周恩来却说”这个词语后面用了冒号加以停顿,为什么“说”的内容不用引号呢?
 
4.在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上,为了突出少年周恩来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伟大目标而读书,文章采用什么方法给我们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六、你还搜集了哪些周恩来的名言?积累下来吧。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一、我能按音序排列下列字。
  睦  析  患  匪  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说下列惯用语的含义。
摔跟头:
红眼病:
戴高帽:
三、我会填。
 
写信的格式很重要。开头写(      ),要(     )写。称呼后面要加(
) 正文(     )写,每段开头空(  )格,信末祝福语(      )
写。最后写(    ) 和(     )。名字写在(     ),日期写在(     )。 
四、课内阅读。
我现在是多么怀念我的那位班主任和我妈妈呀。班主任温和又严肃的面容和妈妈那满含着忧愁的眼神,好像还在我的眼前。让我们一起记住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这句名言吧
一个人(
)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孤独,没有同伴;(
)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
)分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你愿意试一试吗
1.给上文空白处加上标点。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文中画“——”的部分用一个词语替代: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