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课件+教案+学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0.2.2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课件+教案+学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9-10 15:17:27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2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
示方法——PH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十单元 酸和碱1课堂讲解溶液酸碱性及强弱与pH之间的关系
pH的测定方法
溶液pH的应用2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吃苹果、橘子、葡萄等水果时,会感到它们酸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表示物质酸性的强弱呢?1知识点溶液酸碱性及强弱与pH之间的关系【投影展示】溶液pH大小与酸碱度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 溶液呈酸性
pH>7 溶液呈碱性
pH=7 溶液呈中性【例1】【中考?兰州】如表是人体内某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BA.胃液 B.唾液
C.尿液 D.血浆导引:血浆的pH>7,显碱性,牛奶的pH<7,显酸性,A错误;胃液和苹果汁的pH<7,显酸性,胃液的pH比苹果汁的pH小,所以胃液的酸性比苹果汁强,B正确,C不正确;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吃碱性食物,不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汁。D2.【中考?梅州】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
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1
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3.【中考?衡阳】如图是X、Y、Z三种液体对应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2知识点pH的测定方法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用pH试纸
测定时,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出溶液的pH。【视频播放】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例2】【中考?郴州】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2016年郴州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C导引:测量溶液的pH时,不能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A不正确;应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取少量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不能用湿润的玻璃棒,否则会稀释待测液,可能使测量结果不准确,B错误;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实验室用的pH试纸测得的pH为整数,D不正确。B5.【中考?重庆】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先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5
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D3知识点溶液pH的应用(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2)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 正常雨水的pH≈5.6,pH<5.6的降雨为酸雨,说明这个地方的空气受到了污染。
(3)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需要在适宜的pH范围(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调节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
(4)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都必须在一定pH的溶液中才能进行。知3-导【例3】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碱性。则这种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水稻   B.棉花  
C.茶树   D.甘草
D导引:pH能够反映出溶液的酸碱性,pH>7,则说明此溶液显碱性,pH=7,则说明此溶液显中性,pH<7,则说明此溶液显酸性。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碱性,即pH>7,表中适宜在碱性条件下生长的是甘草,则这种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甘草。6.【中考?广东】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
A.食盐水(pH≈7)
B.牙膏(pH≈9)
C.肥皂水(pH≈10)
D.米醋(pH≈3)D7.【中考?北京】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D1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 溶液呈酸性
pH>7 溶液呈碱性
pH=7 溶液呈中性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1知识小结8.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
B.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测得雨水的pH小于7时,为酸雨
D.盐溶液的pH可能大于72易错小结D易错点:酸溶液都显酸性,pH<7,且pH越小,酸性越强;碱溶液都显碱性,pH>7,pH>7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Na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pH>7;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液的pH<7,正常雨水因含有碳酸而显弱酸性,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pH可能大于7,也可能等于7或小于7。9.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
A.①:加水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B.②: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④: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D易错点:本题易错,错误的原因有:①不能正确分析变化过程中pH的变化;②对图像题的解题方法没有掌握。解答图像题应注意,首先要看清图像横坐标与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然后再分析图像的起点、变化趋势和终点。1.填空题
(1)实验室中有A、B两种溶液,经测定,A溶液pH=4.5, B溶液pH=10.2。则A溶液呈 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色;B溶液呈 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色。
(2)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 。测定时,用 _____蘸取待测溶液, 滴在_______上,然后再与_____________对照,得出该溶液的pH。酸红碱红pH试纸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A3.某小型造纸厂向河中非法排放了大量碱性废液。请你根
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两种 检测碱性废液和受污染河水
的方法,并试着提出治理的措施。方法一:取待测液少量,用pH试纸检测 
方法二:取待测液少量,用酚酞试液(或石蕊试液)检测。治理措施:投入适量酸进行中和(合理即可)。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活动:取刚
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 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
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1)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是增强还是
减弱?是酸雨;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4.
(2)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家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和一
家电镀厂,这些 工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另外,这一地区
的生活燃料也主要是煤,还有液化 石油气。试分析造成这一
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硫酸厂产生的SO2和煤燃烧产生的SO2排放到空中,溶于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利用水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或将工厂产生的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课件10张PPT。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十单元
酸和碱习题作业第2课时
液酸碱度的表示
方法—— pH1.对溶液pH的理解(内涵分析法)
2. 溶液pH的应用
3.改变溶液pH的方法(归纳法)
4.对溶液pH的认识
5. 化学变化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分析法)10.【中考?贵港】一些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1~4.0;泡菜3.2~3.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D11.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
B.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
C.测得雨水的pH小于7时,为酸雨
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D12.下表中列出一些液体的pH。
(1)在厨房清洁剂中滴入酚酞试液显________色;
(2)人大量饮水后,胃液的pH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洗发时先用洗发水洗发再使用护发素,这样做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变大利用碱性物质除油污,再利用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反应,既能除污垢又能使头发健康生长13.对于稀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
(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2)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加入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的类别不同)。小于加水稀释ZnCuONaOH(或CaCO3等)14.【中考?广州】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C15.【中考?襄阳】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B16.【中考?株洲】向盛有10 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 mL时,溶液显________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 mL时,溶液显________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10红无NaCl、HCl10.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2、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二、学习要点
酸碱度的测试方法
三、学习过程
1、回顾中和反应的概念,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             
                          
2、阅读课本61页内容,总结从书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酸性
中性
碱性
PH
总结:测定PH的方法 。
3、探究活动: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
稀硫酸
稀盐酸
氢氧化钠

PH
PH
PH
PH
4、探究活动:课前收集下列物质,测定其PH
橘汁
糖水
牛奶
番茄汗
肥皂水
汽水
洗洁精
PH
酸碱性
5、阅读课本,了解溶液的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6、探究活动:课前收集一些刚剪下的头发样品,放入盛有不同PH溶液的小烧杯中,静置30min
在不同PH溶液中浸过后
PH=1
PH=7
PH=13
观察各束头发的光泽
分别取一根头发,用两手拉直至拉断,记录拉断的难易程度
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四、学以致用:
为什么护发素PH是4~5?在生活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头发洗涤用品。      
五、自我检测
1、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呈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5~6.5
6~6.7
6.0~7.0
7.2~8.5
2、下列操作中,导致原溶液PH降低的是( )
A、向稀盐酸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C、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蒸馏水
3、现有①PH试纸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溶液⑤石蕊试液,能够直接用来鉴别稀硫酸、纯水、澄清石灰水三瓶无色液体的一组试剂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并掌握测定溶液酸碱度—pH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及其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浓度同种酸和同种碱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体会到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2.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pH的测定,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测定溶液酸碱度—pH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在坐标系中表示酸碱度的变化情况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酚酞试液、不同浓度的两瓶硫酸溶液、不同浓度的两瓶氢氧化钠溶液、橙汁、白醋、洁厕灵、洗洁精、洗发水、护发素、石灰水、自来水、pH试纸。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
实验引入:利用酚酞试液能否将不同浓度的两瓶硫酸和不同浓度的两瓶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来?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发现只能将溶液的酸碱性鉴别出来,但是不能确定哪个浓度大,哪个浓度小。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
?
?
?
?
?
?
?
?
?
新课讲授
讲解:由刚才的实验可以知道,利用酸碱指示剂不能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我们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pH的相关知识,并回答以下问题:
(1)pH的范围;
(2)测定pH的仪器;
(3)测定pH的方法。
?
老师介绍用pH计测pH,讲解用试纸测pH度数是整数,而用pH计测可以有小数。
?
追问:(1)能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
(2)若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然后再测溶液的酸碱度,结果如何?
学生聆听,然后阅读教材。阅读完教材之后,回答问题:
(1)pH值的范围:0—14。溶液的pH﹤7 为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 = 7 为中性;pH ﹥7为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所得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所得值就是溶液的pH。
讨论老师追问的问题。(1) 不能,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2)蒸馏水润湿试纸,溶液就会被稀释,所测得的pH值可能不准确。酸性溶液会偏大,中性溶液不变,碱性溶液会偏小。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教材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置试验:测定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液体的pH。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展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了解这些物质的酸碱性。
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
通过测定常见液体的pH,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阅读教材,了解pH对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
提醒学生注意正常雨水的pH是5.6,所以pH小于5.6的雨的是酸雨。
?
提出问题:洗发时,用过洗发剂后再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pH在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中的意义,聆听老师讲解。
?
?
根据实验测得的洗发水和护发素的pH,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从教材、实验中获取信息,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
提出问题:分别往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稀盐酸,试着画出pH随着盐酸加入量的关系图。
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画图。
?
学生画出之后,标出A、B、C三点,引导学生分析A、B、C三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
追问:稀释酸溶液或者碱溶液,pH与加水量的关系图是怎样的?
学生合作画出图像,然后分析A、B、C中溶质成分。
A点溶质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点溶质只有氯化钠,C点溶质有氯化氢和氯化钠。
学生画出稀释酸碱溶液的图像。
将化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pH <7 为酸性 ;pH =7 为中性 ;pH >7 为碱性。
2.测定pH的方法
3.改变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加水或加酸、碱溶液
4.酸碱度在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两课时)
第二课时
[引入]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例如:就某地区的土壤而言,不仅要知道它呈酸性还是碱性,还要确切知道该土壤的酸碱度,以便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
[设问]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试验溶液的酸碱度。那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
[讲解]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0~14之间。
[投影]
[板书]二、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 溶液呈酸性
pH>7 溶液呈碱性
pH=7 溶液呈中性
[比一比,赛一赛]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度与pH之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
1.某溶液pH=3,则该溶液…………………………………………………………( )
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2.9~3.3,在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 ( )
A. 无色 B.红色 C. 蓝色 D.紫色
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A.pH=14 B.pH=7 C. pH=1 D.pH=0
[答案]1.A 2.B 3.D
[过渡]认识了pH与酸碱度的关系,那如何测定溶液的pH呢?
[讲解]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展示]pH试纸
[介绍]每一本pH试纸上都有一个标准比色卡,标准比色卡上列出了14种不同的颜色,分别对应1~14之间的pH。
[板书]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活动与探究](投影)
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测定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1)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
 
pH
 
pH
 
pH
稀硫酸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2)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进行实验)
 
pH
酸碱性
 
pH
酸碱性
橘汁
 
 
 
汽水
 
糖水
 
 
 
自来水
 
牛奶
 
 
 

 
番茄汁
 
 
 
酱油
 
肥皂水
 
 
 
洗洁精
 
[教师强调]测定方法;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互相交流]
[设问]你了解身边一些物质的pH吗?
[投影]
[过渡]学习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不仅能从理论上知道溶液酸碱度对生活、生产及科研的重要意义,还能对今后的实际应用起指导作用。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
[板书]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投影]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设问]为了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我们还需知道正常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你了解这些资料吗?
[投影]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
血浆
7.35~7.45
唾液
6.6~7.1
胃液
0.9~1.5
乳汁
6.6~7.6
胆汁
7.1~7.3
胰液
7.5~8.0
尿液
4.7~8.4
粪便
4.6~8.4
[教师]医生了解了上述资料,即可以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老师建议大家去医院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加深对溶液酸碱度的印象。
[引导提问]现在商场上的洗发水各种各样,你在选择洗发水时,有什么尺度和标准吗?
[学生发言]
[教师]进行了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活动与探究](投影)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1)收集一些刚剪下未经任何处理的头发样品(可以去理发店收集),分成5份,分别用线系成一小束。
(2)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溶液的小烧杯中,静置约30 min。
(3)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继续进行观察和实验。
 
在不同pH溶液中浸过后
pH=1
pH=4
pH=7
pH=10
pH=13
观察各束头发的光泽
 
 
 
 
 
分别取一根头发,用两手拉直至拉断,记录拉断的难易程度
 
 
 
 
 
[交流]
[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学生发言]
[教师补充]
1.一般人洗发时应选择质量好的弱碱性洗发液。
2.正常人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pH范围在4.5~5.5之间),如果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水时,头皮和毛发酸碱平衡会遭到破坏,有利于某些不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会导致头皮细胞的过度角化,引起头皮干燥,脱屑增多及毛发变脆,容易开叉等现象。
3.烫发或直发时,一般用到的试剂是碱性,如:氨水、氢氧化钠等,故做过此类美发的人最好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头,以便头发能恢复正常的酸性状态。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表见解]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了解了酸碱度与pH的关系以及酸碱度在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课堂练习]
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pH降为5,可以采取 的方法。
答案:红 滴加酸溶液
[作业]习题3、7
板书设计
二、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
1.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 溶液呈酸性
pH>7 溶液呈碱性
pH=7 溶液呈中性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考题回顾
1.(2003年天津)向40 g 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 g 10%的Na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上述混合溶液,恰好能跟 g 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
2.(2003年辽宁)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
A.偏低 B. 偏高 C. 相等 D.无法比较
3.(2003年天津)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 火碱溶液 D.食醋
答案:1.8% 98 2.B 3.A
备课资料
1.中和反应的副作用
酸碱烧伤可造成严重的深度烧伤。虽然酸碱可中和,但中和反应可产生热量,反而会加深创面深度。头面部化学烧伤时,首先应注意眼部,看角膜有无损伤,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2.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血液中有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酸碱缓冲对。比如,剧烈运动时会因缺氧而产生乳酸,这时,血液中的碳酸氢钠等强碱盐和乳酸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和乳酸钠。乳酸钠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碳酸的酸性小,而且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酸碱度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活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当摄入碱性食品后,将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盐也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所以酸碱度不变。
3.放味精的学问
有酸味的菜肴,千万不要放味精,如糖醋鱼、糖醋排骨等。因为味精呈碱性,如果酸性菜加入碱性的味精,这在化学上呈中和反应,即生成盐和水,并且还会使一盘好端端的菜肴走了味。
那么碱性食物中是否可加呢?实践证明,味精在碱性食物中中和谷氨酸二钠,同样也会失去鲜味。因此,味精宜放于不明显呈酸、碱性的食物中。
4.你了解水“性”吗
随着现代入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包装饮用水的固定消费群。的确,市面上大大小小的瓶装水、桶装水往往会给人一种信任感:人家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装在瓶子里,又卖得比自来水贵上几百倍的水,总应该是好东西。何况,那些水看上去都晶莹剔透,没有一点杂质。
你可能会带点自豪地说:我家里喝的都是包装水。但如果问你,你喝的是酸性水还是碱性水,你知道答案吗?
事实上,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东西,也许正是你最不了解的。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两瓶水,它们之间的差异可能有十万八千里。在选择购买包装饮用水之前,你最好先对水“性”稍做了解:稍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pH的概念。pH俗称酸碱度,从1到14分为14级,1~7为酸性,7~14为碱性,7为中性。决定水“性”的一个根本因素就是水的pH。根据pH的大小,可以将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饮用水分为弱酸性水和弱碱性水两种。前者的pH一般在5.0~7. 0之间,后者的pH一般在7.0~8.0之间。
5.疲劳也许与喝水有关
在生命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呈微碱性的内环境,人体体液在正常状态下的pH为7.04,也就是说,人体在处于偏碱性状态时,是最平衡、最健康的。但由于现代人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偏酸性食物,容易造成人体体质的酸性化,导致身体机能减弱,新陈代谢变得缓慢,各种代谢废物不容易排出,内脏负担加重,最常见的表现是容易疲劳、上火便秘、感冒,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反之,当人体处于正常的微碱性状态时,新陈代谢就较为活跃,体内废物容易排出,身体免疫力也较强,不易得病。
要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食物和饮用水是最关键的。平时应多吃一些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碱性食品,如牛奶、柑橘、香蕉、马铃薯、黄瓜、香菇、海带、洋葱、萝卜等。不宜吃太多的肉类,因为它们都是偏酸性的。
同样,在选择日常饮用水时,我们也应该选择弱碱性的水。对于水来说,水中是否含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是决定其酸碱性的关键。大自然中的水,如泉水、湖水等一般都是弱碱性水,因为大自然赋予其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纯净水,顾名思义,水中除了水分子,什么都没有,水性自然呈酸性。
6.酸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
最近人们一直在提酸碱性食物,那么究竟如何合理地搭配酸碱性食物呢?这要从人体的内环境来谈一下。人体内环境基本是中性的,略偏碱性。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都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所中和,不至于使人体内部环境呈酸性,但有时也可造成紊乱。如人患腹泻时,排出物呈碱性,体内酸会相对增多而呈酸性;大量呕吐时,胃酸损失过多,体内又可呈碱性。而且每餐进食,食物都有一定的酸碱度,也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
而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说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
一般金属元素钠、钙、镁等,在人体内其氧化物呈碱性,含这些元素较多的食物就是碱性食物,如大豆、豆腐、菠菜、莴笋、萝卜、土豆、藕、洋葱、海带、西瓜、香蕉、梨、苹果、牛奶等。
一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非金属元素,如磷、硫、氯等,在人体内氧化后,生成带有阴离子的酸根,属于酸性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肉、鸭、蛋类、鲤鱼、牡蛎、虾,以及面粉、大米、花生,大麦、啤酒等。
因此,家常菜一定要注意酸、碱食物的合理搭配,否则,进食酸性食物过多,可造成血液偏酸性。为中和这些酸性物质,又必然消耗体内大量的钙、镁等碱性元素,而引起缺钙等一系列症状,如皮肤病、神经病,特别是在节假日里,如果肉类较多,就更应该注意搭配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以免造成机体酸碱平衡失调。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两课时)
分类索引号
  G.623.2
分类索引描述
 教学法
主题词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两课时)
栏目名称
 教案精选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