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核心解读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如何?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另一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科技发展是基础,是原动力,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同时,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又促进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易混辨析
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的比较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电力的应用:19世纪_______年代,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____领域。由于_______和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_____,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电力也被广泛应用于_____领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领先国家: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和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七十电力生产发电机电动机蒸汽电气时代生活美国德国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3.人物:在电器发明领域,____国科学家_______最为著名。
4.发明:他在1879年研制成功________________,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5.赞誉:他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________种之多,被誉为“________”。美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一千三百发明大王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6.内燃机的发明:19世纪八十年代,___国人_____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使用_________燃料。
7.汽车的问世:______在______年以_______为动力试制汽车成功。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_________,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_,扩大了人们的___________,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________。
8.飞机的问世:________年12月,______国的________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便利、____的空中交通工具。德卡尔·本茨液体本茨1885内燃机生产能力生活方式活动范围交流1903美莱特兄弟快捷1.1821年,一位科学家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把磁变成电。”十年后,他成功了。人类生活因他的发现而发生了巨变。他就是( )
A.法拉第 B.西门子 C.爱迪生 D.富尔顿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石器时代 D.核能时代
3.让黑夜像白昼一样明亮,是人类在远古时代就有的梦想。最终帮助人类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的发明家是( )
A.富兰克林 B.法拉第 C.爱因斯坦 D.爱迪生ABD4.(2015,随州)1879年,纽约一家报纸赞叹某一发明时说:“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这一发明是指( )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汽车 D.耐用电灯泡
5.右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与它最可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
C.亨利·福特 D.史蒂芬孙DA6.(2015,扬州)你认为可填入以下表格空白处的正确选项是( )
A.汽车 B.内燃机
C.飞机 D.珍妮机A7.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和飞机能够试制成功的基本条件是( )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蒸汽机的不断改进
C.发明创制内燃机 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8.下列选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是( )
A.首先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
B.工业革命过程中技术革命的群体化
C.发明家主要来自手工工匠
D.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CD9.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力——电力——蒸汽
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B10.南北战争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以下体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勇于创新”的是( )
A.蒸汽机车的发明 B.蒸汽轮船的制造
C.飞机的成功试飞 D.无线电报的问世C1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分别起源于哪位发明家的什么发明成果?
史蒂芬孙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莱特兄弟的飞机。(2)图中的交通工具与传统的人力、畜力交通工具相比,具有什么优势?
便捷、承载量大、舒适(或运输效率高、舒适)。
(3)从生产力的角度讲,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火车、飞机的发明不仅便利了交通,还促进能源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总之,这些机械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电力;内燃机。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环境污染。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认识: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拘泥于以上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课件25张PPT。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释疑解难
何谓“垄断”和“垄断组织”?
垄断是指一个或少数厂商对某种产品的生产或销售实行完全的或某种程度的控制。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易混辨析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学法指导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形成:在_____________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开始由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阶段过渡。__________至________,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________阶段。
2.矛盾:后起的帝国主义如______要求____________,与__、__、__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3.结盟:形成了两大敌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
4.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________,__________一触即发。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德国重新分割世界英法俄军事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协约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二、大战的爆发
5.“火药桶”:长期以来由于______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____________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6.导火线:___________。
7.爆发:________年7月底,_________向_________宣战,___________________爆发。列强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奥匈帝国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三、空前的灾难
8.主要战役:1916年的_______________,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规模扩大:战场由最初的________扩大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区,先后有_________个国家卷入战争。1917年,_______对德国宣战,参加__________;中国也加入。
10.战争结束:________年11月,_____国投降,历时_____年多的战争以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欧洲非洲亚洲太平洋三十美国协约国1918德四同盟国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时间是(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中期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说明德国要求( )
A.尊重自己的权利 B.遵守世界秩序
C.重新分割世界 D.建立军事基地BC3.(2015,重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下列国家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4.有史学家认为,一战爆发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其中“一战”前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
A.英和美 B.德和法 C.美和德 D.英和德AD5.某同学利用右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
A.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B.巴尔干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B6.(2015,怀化)2014年,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推出“一战百年纪念游”活动,以铭记历史,反思教训。回望百年前的欧洲,虽已变成一只“火药桶”,但当时引爆这个“火药桶”只是一点“火星”。它就是( )
A.涂油子弹事件 B.国会纵火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萨拉热窝事件D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 )
A.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凡尔登战役的开始 D.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形成
8.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把凡尔登战役称为“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
A.武器的先进性 B.进攻的快速性
C.范围的广泛性 D.战争的残酷性BD9.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
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世界霸权
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A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B.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
C.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D.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D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发明。
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1903年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2)材料二中“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或同盟国和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3)这两大集团是什么性质的集团?两大集团的形成对欧洲甚至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随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12.(2015,泉州)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论从史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史实(2)据上表的史实,推导得出“一战”相关的结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问题探究】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注:指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3)你同意材料中德国官员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是否同意: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意 因为联盟体系(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