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课堂2017—2018学年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习题课件:过关自测(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创新课堂2017—2018学年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习题课件:过关自测(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0 17:15:35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一~三单元过关自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2015,常德)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B.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C2.(2015,乌鲁木齐)某历史学家参观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大理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此“法典”来源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B3.(2016,湛江模拟)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祭司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主持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B4.(2015,常州)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包括( )
①《雅典政治制度》 ②《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 ③《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④《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5.(2015,益阳)下列关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希波战争后,波斯帝国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B.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C.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亚马逊河流域
D.阿拉伯人吸收了日本10个数字的计数法,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B6.十一二世纪,西欧“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所反映的是( )
A.地主的要求 B.农民的要求
C.市民的要求 D.贵族的要求
7.(2015,娄底)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来回到欧洲。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他是( )
A.利玛窦 B.马可·波罗
C.麦哲伦 D.亚历山大CB8.(2015,桂林)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 )
A.经典都是《古兰经》
B.都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的工具
C.都信仰上帝
D.都广建佛塔B9.下列图片中的建筑物风格各异,其中反映伊斯兰建筑艺术典型风格的是( )D二、非选择题(第10题10分,第11题11分,第12题11分,共32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材料二 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交子”等纸币。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四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依据材料回答:(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发展:城市(镇)兴起;商业繁荣;纸币产生。海外贸易兴盛。说明:宋代商业繁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波斯皇帝一面准备武力征服,一面遣使希腊半岛,要求希腊各城邦向波斯奉上“水与土”,也就是要他们臣服。许多希腊城邦为免于米利都的厄运,不得不满足波斯人的要求。但是雅典和斯巴达的居民毫无惧色,他们把波斯使者抛进深谷或投入水井,让波斯使者自己去取梦寐以求的“水和土”。材料二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晨,在波斯大军与雅典军队大战前夕,雅典军队统帅米泰雅得对希腊将士做战斗动员,他说: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请回答:
(1)上述内容发生在哪一著名的战争期间?
希波战争。
(2)这一战争的起因是什么?这一战争先后进行了几次?
波斯对希腊城邦的挑衅与入侵。三次。(3)最后以哪一方的胜利而告终的?请你分析胜利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终。原因有希腊城邦奋起抗敌,战士作战勇敢等。
(4)在这次战争中兴起了今天的哪一项著名的体育运动?
马拉松长跑。12.阅读下列材料: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哪次改革的重要人物?这次改革效法的是哪国制度?
大化改新。中国隋唐制度。
(2)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什么意义?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图二说明了什么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日本在唐朝时期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也派使者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
(4)今天的日本曾是亚洲第一经济大国。结合材料对比日本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这个民族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使其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启示: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创新,才能发展。课件16张PPT。六~八单元过关自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15,福州)这部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法兰西内战》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2.(2015,建宁)小明要了解《国际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他应查阅下列的历史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 B.法国大革命史
C.巴黎公社革命史 D.俄国十月革命史DC3.(2015,娄底)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维护国家统一
C.废除封建农奴制 D.建立世界霸权B4.右图是俄罗斯于2011年发行的一枚纪念俄国农奴制改革150周年的纪念币。纪念币图案左上部是一个正在耕作的农民,右下部是一支鹅毛笔和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请说出农奴制改革使俄国( )
A.进入封建社会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进入共产主义
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B5.(2015,河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D6.(2015,百色)《全球通史》评述“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最能体现“增强了民族力量”的是( )
A.发展近代工业 B.允许土地买卖
C.加强中央集权 D.生活习俗西化A7.“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如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
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俄国和德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俄国A8.(2016,邵阳模拟)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法国时所作的演讲中指出:“读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作用的认识。”伏尔泰( )
A.创立三权分立学说 B.强调“天赋人权”
C.提出社会契约学说 D.主张废除私有财产B9.(2015,潍坊)《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牛顿建立力学体系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A10.(2016,永州模拟)近代以来,世界科技进步,文艺璀璨。下列人物和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梵高——《英雄交响曲》
B.贝多芬——《向日葵》
C.爱因斯坦——《物种起源》
D.列夫·托尔斯泰——《复活》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2015,河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材料二 明治维新部分史实列表(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
亚历山大二世。
(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行之有效。(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若考生对“一系列的改革”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具体作答可酌情给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材料二 近代产业革命开始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请回答:(1)材料一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瓦特)改良蒸汽机或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电力能够取代蒸汽动力,并且被广泛利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蒸汽能源有很大的局限性;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使用它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课件18张PPT。四~五单元过关自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文艺复兴伊始,有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到达人生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片,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种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这部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奥赛罗》
C.《神曲》 D.《李尔王》C2.(2015,莱芜)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 )
A.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B.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C.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
D.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A3.(2015,河南)长期以来欧洲人对奇异而神秘的东方感到好奇。有的书籍写道:生活在恒河源头地区的人们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另一些人生下来只有一条腿,但是十分灵巧……从根本上开始改变欧洲这一认知的事件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启蒙运动C4.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额可观的棉花,我认为不用带回西班牙,只要在这里就可以卖得很好,比如卖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从他的叙述中,你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A.东西方贸易日渐频繁 B.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C.哥伦布追逐商业利润 D.当地人用黄金做饰品C5.与下图场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英国工业革命A威廉和玛丽登基6.在某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着我们的正义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大约发生于( )
A.1775年 B.1776年
C.1777年 D.1783年C7.下图是某位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设计的历史人物是( )AA.拿破仑 B.路易十六
C.华盛顿 D.克伦威尔8.(2015,成都)“‘旅行者号’机车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跟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这样生动的历史情景曾出现在( )
A.18世纪早期 B.18世纪晚期
C.19世纪早期 D.19世纪晚期C9.(2015,广元)下图所示西方殖民者的罪恶贸易活动持续了300多年,使非洲损失了一亿多人口,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它被称为( )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鸦片贸易 D.“三角贸易”D10.如果给章西女王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
A.她率领起义军打击西班牙军队
B.她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大败英军
C.她率领着印度起义军抗击英军
D.她在攻打巴士底监狱的战斗中C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仔细观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三幅图片。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怎样一种政治形势(局面)?
封建等级森严,阶级对立尖锐,农民生活困苦,要求改变现状。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何时?有什么意义?
1978年7月14日。意义: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阶级革命的开始。(3)图三反映的事件是何时发生的?图一与图二、图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1793年。因果关系:由于法国阶级矛盾的尖锐,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中处死国王路易十六。12.(2015,玉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卡门蒸汽机的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1)根据材枓,概括指出瓦特的主要贡献。
贡献:改进蒸汽机。
(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瓦特的哪些经历对他作出这些贡献有积极影响?
经历:出身机械制造家庭;刻苦学习机械制造;从事修理蒸汽机工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的贡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影响:推动了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4)综合材枓,说说瓦特的成功对你有何重要启示?
启示:阅历对个人的成功很重要;个人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是成功的保证;贫穷不一定是个人成功的障碍。(答出1点即可。其他合理的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