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0 19:42:31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博览会之旅: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展厅一展厅二展厅三展厅四电是如何发现的?展厅一:电的广泛使用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声 法拉第发电机早期发电机早期电动机原理:电磁感应机械能电能发电机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80年代
远距离输电方法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电力干净、方便、安全、价格便宜、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按户按需分配能量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展厅一展厅二展厅三展厅四发明大王博览会之旅:新能源---电气时代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 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美国)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 、活动电影机 、电灯、电报、电话、第一架 实用打字机……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爱迪生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展厅一展厅二展厅三新交通工具展厅四发明大王博览会之旅:新能源---电气时代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展厅三 新交通工具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之一(1844-1929), 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福特亨利·福特制造了第一辆四轮汽车,并把汽车大众化汽车的演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产量猛增到每年50万辆以上,而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2009年全球共生产汽车6098.70万辆 汽车的大量使用是利大还是弊大? 科技推动社会进步新能源的使用---电气时代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发明大王——爱迪生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时代
科技扩大人类活动范围展厅四博览会之旅: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把飞机送上天空。冯如和他的飞机 民国政府誉其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博览会》新能源的使用---电气时代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发明大王——爱迪生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时代
科技扩大人类活动范围展厅四博览会之旅:﹏﹏﹏﹏﹏﹏﹏﹏﹏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这个图表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了社会生 活的深刻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
2、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3、促使交通运输业更大发展。
4、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时间 动力 成果影响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蒸汽机电力 内燃机珍妮机 火车 汽船电灯 汽车 飞机P90①②③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略 启迪:
1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2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3 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19世纪70年代,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作为新能源广泛应用于 和 领域。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 ” 电力 生产 生活 电气时代 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 ,他在1885年试制 成功。5、1903年美国的 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内燃机汽车 莱特兄弟 3、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 和 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列。美国 德国 1.读图判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2.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

A B C D
D3、下列当今社会生活里,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A.打电话拜年
B. 乘公交车上班
C.用电脑办公
D.坐飞机旅游
4. 19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①?轮船 ②火车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A5. 1912年,当“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时,有600多人能很快获救。这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 )
? A.雷达技术   B.声纳技术  
C.无线电技术   D.通讯卫星技术联线中考:一、单选题:
1、(2006·株洲中考)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力—电力—蒸汽 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2、(2007·辽宁中考)现在很多公交车上都用上了“非接触式”IC卡,人们上车后用刷卡代替买票,方便了乘客。这种卡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是: ( )
A.卡尔·本茨 B.西门子 C.爱迪生 D.法拉第
DB 3.(08扬州)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汽车 ②火车机车 ③飞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A4、(09年南京)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
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
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
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电力的火花”把人类带入到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B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想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1870年后,科学技术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部分。
(1)材料一所说的工业革命的主角是由谁发明的?这一发明有何意义?
(2)在材料二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请你举出两个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以及他们的主要成就?
(4)结合以上材料,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瓦特;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电力;“电气时代” 爱迪生——耐用的碳丝灯泡;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等 课件41张PPT。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战争。战争是私有制下必然的产物。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战争的规模也不断的扩大和升级。从冷兵器时代发展到热兵器时代,从局部战争发展到世界范围的战争。整个20世纪由于战争和种族屠杀共死了174000000人,如果把这些人从头到脚连起来可以绕地球5圈。那么,20世纪除了二战,人类历史上还爆发了哪些大规模的战争?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一战英军的坦克一战中德军的飞机一战中德军的潜艇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在整个“一战”中,2113万人付出生命,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灭了,黑暗吞噬着它!材料一: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一据材料一和二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主要呈现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材料三: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二据材料三回答:①表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了倒挂现象!②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争夺霸权和殖民地③矛盾的实质是什么?④形成了哪三对基本矛盾?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普法战争后果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巴尔干问题普法战争后果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1. “别的国家”主要指谁?2. 反映当时德国要实行一种怎样的外交政策?  3.德国外交政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世界市场 、殖民地、制海权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1904年英法签定协约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1、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欧陆政策是什么?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2、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长期实行所谓“光荣孤立”政策。3、20世纪初英国又为什么要放弃“光荣孤立” 政策?英德矛盾的激化!法国承认埃及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法协约、英俄协约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分赃协定。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斗争萨拉热窝事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一、根本原因:二、具体原因:三、直接原因:(导火线)讨论: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各国相互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交战的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一方:另一方: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第一阶段
(1914年)马恩河等战役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第一阶段
(1914年)马恩河等战役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第一阶段
(1914年)马恩河等战役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战略主动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俄国退出大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
国的失败而告终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1、性质:2、结果和影响:(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改变了国际格局:? 摧毁了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
奥斯曼帝国? 削弱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壮大了美国和日本?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如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为什么?)(3)战争引起了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和斗争(具体原因)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协约:英、法、俄萨拉热窝事件(导 火 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帝国主义战争进程:三个阶段结果和影响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改变了国际格局战争引起了革命本课小结:战争结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争已经成为了历史,今天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什么启示呢?以史为鉴思路:拒绝战争、珍爱和平等等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的责任,
让我们大家都来捍卫和平!谢谢合作!美 国 的“中 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材料二 ……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材料三 (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 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们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①材料一中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是什么?材料三中美国的政策有了什么变化?变化的理由是什么?②结合以上材料,说明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实质,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原因。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原因:参考答案:①材料一中美国的政策是保持中立。材料三中美国表示要参战,理由是要为世界和平与各民族的解放而战。②实质:美国的中立是假,实际上是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美国与协约国的利害关系太深,美国的主要借款对象是协约国,如果德国获胜,这些借款将无法收回。美国的参战也不是为了世界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德国还要摧垮
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
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
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
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
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
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
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
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各国参战目的: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战争改变了国际格局上述材料说
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