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
5
课时
总第
5
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屠艳娜
审核人
屠艳娜
学习
目标
1、这场战争是怎么爆发的?2、《马关条约》有什么影响?
学习
重点
1、《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学习
难点
1、外国侵略者是如何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
乐拨
乐探
学习任务:自主预习课本p24—p27回答以下问题甲午战争目的:
(2)爆发:
年7月,
(3)战役:平壤战役清军战败,将领
牺牲黄海海战
年9月,在
展开激战,
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
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舰队
,日军趁机夺取了
。辽东之战日军占领大连、旅顺,并在
进行了血腥屠杀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
,北洋水师提督
自杀殉国。
全军覆没《马关条约》的签订签订时间:
年春;(2)清朝代表:
(3)签约地点:
(4)内容:割地:
赔款:
开商埠:
通商:
(5)影响:
3、瓜分中国狂潮《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
、
、
的瓜分中国狂潮。
乐研
1、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乐展
读背本节知识要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是(
)A、黄海战役B、丰岛战役C、旅顺战役D、威海卫战役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
( http: / / www.21cnjy.com )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A、1843年
B、1894年
C、1896年
D、1902年1895年,中方代表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达五个小时的谈判,日方仍没有丝毫的让步,中方代表站在无边的黑暗中,不禁叹道:“千古骂名,岂能得脱。”这位“中方代表”是(
)林则徐
B、曾纪泽
C、左宗棠
D、李鸿章
乐测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 http: / / www.21cnjy.com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酷热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母亲的眷恋,对祖国的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B、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C、日本的殖民统治
D、法国的殖民统治某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投资、生产,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该条约的哪项条款密切相关(
)与英国商定关税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割让香港岛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清朝阶级矛盾尖锐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9、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A、俄国
B、日本
C、德国
D、美国巩固提高【甲午风云
一段惨痛的历史】材料一
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的,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日本一些事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有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从材料一看,这种观点正确吗?你从材料中能得出什么结论?【马关议和
一个屈辱的协议】材料二
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请逐条分析“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的危害,说明“马关新仇添”。【痛定思痛
一页沉重的历史】材料三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病,专师西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逐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材料四
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材料三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分析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知识网络构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