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4.2平均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4.2平均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9-12 09:1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五年级 数学 上册北京课改版第4单元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2 平均数学习目标3.体会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1.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11332121复习导入这里的“总计”也是表示把前面各项对应的数值加起来。情景导入1城南小学五年级(1)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如下。城南小学五(1)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2012年4月情景导入1城南小学五年级 (2)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如下。城南小学五(2)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2012年4月探究新知1.理解题意。五(1)班共有25+15=40(人)五(2)班共有16+20=36(人)利用平均分来比较哪个班的跳绳成绩好一些。两个班的总人数不同。探究新知1.理解题意。利用表中现有的数据无法比较哪个班的成绩更好,需要求出每个班的平均成绩才能比较。五(1)班男生的平均成绩:144个五(2)班男生的平均成绩:135个五(1)班好于五(2)班五(1)班女生的平均成绩:150个五(2)班女生的平均成绩:153个五(2)班好于五(1)班探究新知2.平均数的意义。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平均水平,所以借助它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探究新知3.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法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在几个(或若干个)不相同的数量中,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原来几个数的平均数。探究新知3.平均数的求法。(2)我们可以先计算出所给几个数的总数,再用总数除以所给数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平均数。423(4+2)÷2探究新知4.解决问题。五(1)班的平均成绩:(144×25+150×15)÷(25+15)=146.25(个)五(2)班的平均成绩:(135×16+153×20)÷(16+20)=145(个)146.5>145答:五(1)班跳绳的成绩好一些。情景导入2根据计算结果,将下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城南小学五(1)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2012年4月情景导入2城南小学五(2)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2012年4月根据计算结果,将下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情景导入2(1)说一说哪个班“1分钟跳绳”的成绩好一些。
(2)比较每个班“全班平均成绩”“男生平均成绩”与“女生平均成绩”,你发现了什么?
(3)如果在五(1)班和五(2)班之间组织一次“1分钟跳绳”比赛,获胜的可能是哪个班?说说你的判断理由。探究新知1.完成统计表。城南小学五(1)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2012年4月探究新知1.完成统计表。城南小学五(2)班男、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2012年4月探究新知2.分析结果。(1)比较两个班的平均成绩,五(1)班的成绩要高于五(2)班。探究新知2.分析结果。(2)发现:全班平均成绩比男生平均成绩高,比女生平均成绩低。比较每个班的全班平均成绩、男生平均成绩、女生平均成绩探究新知2.分析结果。(3)如果再组织一次“1分钟跳绳”,获胜的可能是五(1)班。平均成绩可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成绩高的,总体水平就高探究新知3.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是一个“虚拟”的数。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或平均水平。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典题精讲下面是某超市五、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某超市五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某超市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该超市哪个月平均每天销售的酸奶多一些?典题精讲某超市五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某超市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五月份平均每天销售的酸奶数量:六月份平均每天销售的酸奶数量:(30+45+10+25)÷31≈3.5(箱)(35+15+35+10)÷30≈3.2(箱)3.5>3.2所以五月份平均每天销售的酸奶多一些。五月份有31天,六月份有30天。五(1)班数学竞赛得分如下表,这个班数学竞赛的平均分是多少?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错误解答易错提醒(90+85+80+75)÷4 =82.5(分)答:这个班数学竞赛的平均分是82.5分。易错提醒 (90×4+85×6+80×8+75×5)÷(4+6+8+5)
=1885÷23≈82.0(分)答:这个班数学竞赛的平均分约是82.0分。平均数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数学竞赛的总分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正确解答学以致用1.下面是五(1)班各级别兴趣小组人数情况记录单表,分别求出各兴趣小组中各级别平均有多少人。353140282432221925262015学以致用353140282432221925262015电脑组中各级别平均人数:(35+28+22)÷3≈28(人)美术组中各级别平均人数:(31+24+19)÷3≈25(人)科技组中各级别平均人数:(40+32+25)÷3≈32(人)书法组中各级别平均人数:(26+20+15)÷3≈20(人)学以致用2.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你认为哪幅图表示的是正确的?①②③④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或平均水平。①中虚线普遍低于各条形的最高点,所以虚线不能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学以致用①②③④②中虚线基本都高于条形的最高点,所以虚线不能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③中虚线普遍高于各条形的最高点,所以虚线不能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④中虚线介于各条形的最高点的中间,所以虚线能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课堂小结1.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或平均水平。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呢?2.平均数比最小数据大,比最大数据小。3.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