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6《母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6《母鸡》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1 10:5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母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体现。
【过程与方法】
自学为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欢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并从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搜集整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梳理已弄懂的知识和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探讨交流学习收获。
(三)学情检测
1.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全文。
(1)认读生字新词,并且理解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①老舍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②比较本文和《猫》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明确:《猫》一文流露的自始至终是喜爱的情感,而《母鸡》一文,体现的是作者由厌恶和喜爱的情感变化。
2.品评母鸡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1)文中直接写作者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明确:“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事例具体写对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明确:随处乱叫、欺软怕硬、发狂炫耀、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四)课堂小结
这只母鸡既令人讨厌,又令人敬畏。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要明白对事物的认识是会变化的,要想全面认识事物必须长期仔细地观察。
板书设计:
母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理解作者讨厌母亲是因为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作者赞美母鸡是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逐渐明白了本课的知识。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恶   差


2.近义词。
欺侮——欺负   讨厌——厌恶
立刻——马上
警戒——警备
尖锐——尖利
慈爱——慈祥
反抗——抵抗
成绩——成就
凄惨——悲惨
3.反义词。
讨厌——喜欢
消瘦——肥胖
勇敢——懦弱
反抗——顺从
慈爱——凶猛
欺侮——爱护
忠厚——奸诈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
第二段(第4-10自然段):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以及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
5.课文中心
本文通过自己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普天之下伟大母爱的赞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