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1 22:5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鸦片战争前中西对比的画面: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车已经响彻天地驶入新时代! 中英《南京条约》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导 言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们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文明,其基石在大机器的碾压下一点点发生松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潮水般涌来的外国商品面前进一步衰退。终于,封建经济制度受到了冲击,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化……△课标要求:2、认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
族工业兴起的史实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阅读教材,了解本课内容结构: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着怎样的变动:
变动一:鸦战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变动二: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步。
变动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是指什么?其特点是什么?合作探究一传统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①耕织结合;
②自给自足;
③以家庭为单位;这种经济结构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经济结构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表现:
材料一: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材料二: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人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1、列强倾销商品; 2、传统手工业破产
3、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材料四: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材料五: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教材p46小字第二段)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说明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农产品大量出口,使中国农副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场所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冲击2、表现:
⑴传统的农业、手工业者逐渐破产;
⑵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大量出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3)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场所3、影响:阅读材料,思考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影响。材料六 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 ——王韬《瀛瑌杂志》“通事”指买办,他们受外商雇佣和支配,是为外国资本主义服务的中介人物。材料反映了买办阶层的兴起。破产农民进人城市繁荣的上海码头破产农民与码头繁荣有何联系?说明什么?破产农民进入城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原因:
2、表现:
3、影响:⑴成为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场所
⑵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买办新兴阶层兴起
⑶为近代民族工业创造了条件(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4)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什么洋务运动?口号?(阅读教材p47)
洋即外洋、洋人;“洋务”即跟外国人有关的事务
阅读教材和以下材料,思考: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如何看待洋务运动?经济结构变动二:洋务运动 --近代工业化的起步变动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
1.背景: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幕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思考:请用材料原文回答,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原因与目的?
“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
思考:洋务运动最早应开始于什么行业?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创建,是中国第一家官办的近代军用企业。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在此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企业。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大门军事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这些近代工业在分布上有何特点?沿海、沿江民用企业创办近代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科学人才经济结构变动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1、原因:①内忧外患 ②洋务派推动
2、目的:自强、求富、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4、内容:
①前期(60——7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
②后期(70年代后)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
③筹划近代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3、代表: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积极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2)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3)引进西方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4)民用企业的丰厚利润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影响(评价)那么洋务运动有局限性吗?(1)军事企业:
(2)管理方式:
(3)根本目的:
(4)最终结果: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和艰难发展(1)原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变动三:1、民族工业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前后)(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3)人物::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先天不足(5)影响:
A.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产生新的阶级力量,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因此,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依赖又有矛盾。
(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一些官僚、地主、商人(4)代表企业:(5)生存状况(特点)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商人,你会选择哪里开办企业?为什么? 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沿海和沿江地区最早受列强侵略,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外商企业最早在沿海沿江地区建立,刺激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建立;交通便利,近代工业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区便于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和引进机器设备。(阅读材料,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如何)
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挠,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二: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到50%。
思考:分析资本主义有何特点?
变动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艰难发展——受到外资企业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束缚
(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材料三:华商在上海开办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期,法商一家丝厂资本有110万元。
材料四: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的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思考: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何特点资金少,规模小依赖于中外反动力量技术受制于人材料五:1882年,李松云上海均昌船厂在其制造的小艇上出现“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技术依赖压制反对压迫反对庇护依赖在夹缝中步履维艰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后——20世纪初)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的热潮 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1)原因(2)概况 多为轻工业。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新建的厂家增多,资本增大。著名实业家:
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小农经济的进一步瓦解(3)影响?变动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艰难发展
1、产生和初步发展(原因及表现)⑴生存状况:步履维艰(2)地域特点:东南沿海;(3)工业结构:轻工业发展,重工业缓慢;(4)自身实力: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 (5)阶级特点:双重性特点——革命性妥协性;(6)地位:代表新的生产力,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但始终未占据主导地位。
3.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什么影响?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为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兴起提供了一定条件
2、近代工业的产生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4、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合作探究二贻来牟机器磨坊发昌机器厂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指出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
想一想,为什么?
它的产生又在经济上有什么影响呢?合作探究: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 济侵 略;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原因: 西方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 解体程度深;交通便利。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多建于此。特点:
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阅读材料,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如何)
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挠,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二: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到50%。
思考:分析资本主义有何特点?
变动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艰难发展3.特点——受到外资企业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束缚
(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3、特点材料三:华商在上海开办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期,法商一家丝厂资本有110万元。
材料四: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的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思考: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何特点资金少,规模小依赖于中外反动力量技术受制于人材料五:1882年,李松云上海均昌船厂在其制造的小艇上出现“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洋务企业出现 昙花一现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举步维艰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逐步加强
1.西方工业文明崛起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传统经济瓦解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2)19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有哪三种性质的近代企业并存?
(3)上述三种企业中哪种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起步?分析其创办的原因、目的。
(4)上述最具进步性的经济因素是哪种?1.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A.明清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
B.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C.受外商和洋务企业刺激
D.洋务运动的诱导
2.以下企业性质完全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个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开平煤矿 D.继昌隆缫丝厂
3.甲午战后,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此时,涌现出的实业家包括
①陈启沅 ②张謇 ③荣宗敬 ④荣德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课堂练习√√√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否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多数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的移植过来。”因此,它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来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就在缓慢地朝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没有列强侵略中国照样会产生资本主义”你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