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秦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自学为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认真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昨天老师让大家查找一些兵马俑的资料,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教师总结:介绍得真好,从同学们介绍的内容可以看出兵马俑的历史价值确实十分珍贵。
(二)预习要求
1.利用工具书弄懂生字新词。
1.小组内交流学习的收获和没弄懂的地方。
(三)学情检测
1.初步感知
(1)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从哪里可以得知其作用?
明确:全文围绕“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第4至7自然段讲了兵马俑的类型和特点。
(2)默读课文,用简短的词语说说对秦兵马俑的印象。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享誉世界、举世无双、惟妙惟肖等等。
2.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明确: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举了大量的数据。
(3)人们看到如此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点拨: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最后一个长句子,讲了什么?
明确:前半句讲兵马俑的恢宏气势;“真像……”讲兵马俑高超的制作工艺。
(5)读4-7自然段,思考: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个性特点?
明确:将军俑 神态自若 武士俑 整装待发 骑兵俑 准备上马冲杀 陶马 跃跃欲试
(6)领略了这么壮观的场面,又欣赏了这么鲜明的形象,大家心中对兵马俑涌起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流露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民族自豪感。
(四)课堂小结
课文生动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了解到文章是用详实的数据来说明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以及秦兵马俑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在小组交流的环节,同学们畅听欲言,充分流露出对历史文物的自豪感。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称 行
当
2.近义词。
珍贵——宝贵 精美——精致
宏大——宏伟
鸟瞰——俯视
统率——率领
魁梧——高大
模拟——模仿
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神态自若——而不改色
3.反义词。
整齐——凌乱
魁梧——矮小
珍贵——廉价
健壮——虚弱
鸟瞰——仰望
精美——粗糙
统率——跟随
举世无双——比比皆是
所向披靡——望风披靡
神态自若——惊慌失措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秦兵马俑是我国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
第三段(第3-8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兵马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5.课文中心
本文通过对秦兵马俑“宏大规模”的介绍和对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描述,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同时也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