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班级
姓名
第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农业生产分类及其区位因素
2.了解农业地域类型
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
【课时计划】2课时
【自主学习】
一、农业生产的概述
1.概念
2.农业生产的特点
空间上具有
,时间上具有
和周期性。
二、农业区位因素
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
源泉,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1.自然条件
地形不同的地形对农业的要求不一样,如平原发展
,坡地发展
和
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
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
、
、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
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
)、
交通运输;
【问题探究】
1.当前我国政府为何对农民进行种粮补贴?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哪些因素的变化使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地域分离?
三、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
、
、混合农业;
2.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和
;
3.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和
。
四、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
2.表现不同级别的
,不同功能的农业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业
、
、
、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3.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
①从自给自足到
生产;②从“小而全”到
;③从分散到
;④从“千篇一律”
到
分工;⑤从粗放型到
4.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水稻种植业
①分布
、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及非洲的
、
;南欧、
美国
和南美洲北部。
②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③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位因素
、人多地少、
;
④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小农经营、
、商品率低、
、科技水平低、
工程量大;
⑤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
【问题探究】
将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分类
①中国的水稻种植业
②
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生产
③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
④
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园
⑤
蒙古的游牧业
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有
;畜牧业有
。
按投入状况分集约型农业有
;粗放型农业有
。
按产品用途分商品化农业有
;自给型农业有
。
(2)大牧场放牧业
①分布美国、
、澳大利亚、
、南非等
②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距海港近,交通方便;
③阿根廷人建设大牧场,促进草原牧牛业发展的措施
培养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
(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
水源
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人口密度
工业
科技
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即小麦区和玉米带)
(4)混合农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
【巩固训练】
据报道,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1—3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A.劳动力
B.科技
C.交通
D.市场
3.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1—3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6%
14%
20%
多
②
45%
55%
90%
少
③
8%
92%
89%
少
5.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6.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墨累达令盆地
7.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种植玉米。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一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据此回答8~9题。
8.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分别是
A.冬季气温在0℃以上
B.分别位于暖温带和热带
C.分别位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D.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9.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中下游平原,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10.东南亚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之一是(2005年浙江补)
(
)
(A)劳动力丰富
(B)科技水平高
(C)资金雄厚
(D)机械化水平高
11.近年来,浙江省的高山蔬菜生产得以较快发展,主要是由于(2005年浙江补)
(
)
(A)气候条件的变化
(B)政府的干预
(C)地形条件的改善
(D)市场需要量增加
12.下列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改造而取得的是(2005年浙江补)
(
)
(A)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
(B)美国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C)人们在云贵高原修筑的层层梯田
(D)上海郊区农业转为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
13.下列农业生产类型,符合右图中阴影部分(2005年浙江补)含义的是(
)
(A)蒙古的畜牧业(B)荷兰的花卉业(C)澳大利亚的养羊业(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14.人们在塑料大棚中种植反季节蔬菜和花卉,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2006年浙江)
(
)
(A)降水条件
(B)地形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条件
15.
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6.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③江南丘陵的茶叶
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17.
下列农业地域类型既属于种植业,又属于自给型农业的是
(
)
A.大牧场放牧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C.水稻种植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8.下列关于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南岛—一年两熟
B.东北地区—一年三熟
C.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D.江南丘陵—一年一熟
19.美国东南部地区生产的蔬菜花卉,供应东北部工业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市场需求
B.栽培技术
C.交通条件的改善
D.气候条件优越
二、综合题
20.
读“城镇农业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选择合理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养鱼业______
种棉花______
种蔬菜______
奶牛场
______
柑橘园______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为适应市场需要,推广高产杂交玉米良种,改良奶牛品种,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产品。玉米除大量销售外,还用作饲料,牲畜粪便作为肥料归还到耕地中,节省了对化学肥料的支出。2006年农机数量高达8881台。
材料二
图16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农业生产类型”
(1)南安大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其主要特点是
。
(2)与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区各类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积的变化特是
,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能力提升】1.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其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化和________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的地区。
(2)两地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日本农业特点及成因示意”,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中字母填入下列内容前的括号内。
(
)山地丘陵为主;(
)季风气候;(
)注重生物技术;(
)人多地少
;(
)注重水利
;(
)田块狭小
(2)世界水稻主要产区的气候特点是
,人口分布特点是
牧羊业
牧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