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感知历史,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归纳出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也是中国近代建立的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享有极高的声誉。该学校现为“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重要成员。你知道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什么吗?戊戌变法又是怎么回事?
二、自主学习
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
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
3、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
4、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
5、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1、维新运动各地重要的学会
2、戊戌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类别
颁布的新法
影响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栽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三、合作探究
1、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及其教训
失败的原因⑴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
⑵客观上:①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②资义进入垄断阶段,中国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不利。
⑶主观上:①维新派缺乏坚强领导核心;
②脱离群众,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
③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④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①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②经济: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③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觉醒④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⑤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三、课堂总结
《马关条约》签定后,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昙花一现的戊戌变法。它的失败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中国人在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板书设计:
公车上书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万国公报(《中外记闻》)
强学会
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百日维新
变法的内容、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