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打包20套)中图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打包20套)中图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9-12 09:37:04

文档简介

==================资料简介======================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1.教学内容
全球气压带对降水带分布的影响;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分析主要气候类型成因。
2.地位与作用
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成因是自然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能够联系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分析主要气候类型成因。
2.通过阅读地理景观图、地理分布示意图、地理图表,能够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提高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
3.培养观察、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认识地

第二节 水的运动
第一课时:《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表述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讨论法;
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实验、问题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激趣设悬引入】
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