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评估(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评估(2)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2 19:3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评估(二)含解析
(专题二)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宿迁高一检测)“战争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这里的“战争”指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A。“天朝”是清朝自以为是的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故A正确;B、C、D都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排除。
2.《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  )
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解析】选B。A“一无所知”说法错误;“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反映出普通民众对外来侵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说明其冷漠、茫然,B正确;C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D“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说法错误。
3.(2017·嘉兴高一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
A.《马关条约》开商埠
B.《辛丑条约》拆炮台
C.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
D.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解析】选A。材料中“长江流域”是《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的重点区域,故A正确;《辛丑条约》拆炮台在京津地区,故B错误;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属于国内政权争斗,故C错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抗战时期,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补偿训练】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C。由材料中“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是指中日甲午战争,此后签订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4.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赞同是因为 (  )
A.美国当时已称霸世界
B.它利用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矛盾
C.帝国主义已建立了瓜分中国的同盟
D.它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又有利于它们在华进一步扩张
【解析】选D。由于“门户开放”政策基本维护列强的既得利益,故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
5.下列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属于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的是 (  )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黄海海战中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解析】选C。解题关键要把握住两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人民群众”,二是“自发地”。很显然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奋勇抵抗不具备这两个条件,②不符合条件,排除。所以答案选C。
6.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C.甲午战争——台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解析】选C。据材料“百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可知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故选C。
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
A.宝山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四行仓库战役
【解析】选C。邓世昌是在中日甲午战争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大战中英勇抵抗日军侵略,最后不幸冲撞日本军舰牺牲的爱国将领,所以答案选C,A、B、D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相符。
8.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11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23日宣称他“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我也是义和团”。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  )
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义和团是爱国者”,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的反帝作用,故选C。
9.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从事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解析】选A。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中国军民在中日甲午战争、反割台斗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史实,故A正确。
10.(2017·温州高一检测)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 (  )
A.义和团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卢沟桥事变
【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无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朝廷”可以得知是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以及对抗八国联军,故A正确。
【补偿训练】
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辉煌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什么时期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解析】选C。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材料信息表明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排斥,属于义和团的行为和举动。
【拓展延伸】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1)义和团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呈现分散性。
(2)义和团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具有落后性。
(3)义和团存在着盲目排外的倾向,带有绝对性。
(4)义和团对清廷缺乏应有的辨识,暴露幼稚性。
11.(2017·绍兴高一检测)184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表所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细菌战、毒气战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解析】选D。①三国干涉还辽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②细菌战、毒气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有关;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内容。选择D符合题意。
12.(2017·湖州高一检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首流行于20世纪前期的著名军歌描述的军队是 (  )
A.工农红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解析】选C。根据材料“首战平型关”可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日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属于国共对峙时期,故A错误;东北抗日联军活动范围在东北地区,不可能到达山西平型关,故B错误;八路军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平型关大捷是共产党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故C正确;新四军活动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故D错误。
【补偿训练】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  )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解析】选C。材料中的战役应发生在19
( http: / / www.21cnjy.com )40年左右,而淞沪会战、洛川会议发生在1937年8月,所以排除A、B。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是在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与材料不符,所以排除D。本题选C。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反映的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深远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概括列强未能把近代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8分)
(3)看完材料一,你有什么直接的感受 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你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出路是什么 (10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思考运用能力。第(1)题紧扣社会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应抓住材料二、三的内在联系——中国人民的反抗阻碍了列强对华侵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3)题要抓住主题——中国应对列强对华侵略的悲惨结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答案:(1)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要原因: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
(3)感受:屈辱。理由: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落后挨打,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出路:进行社会变革,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英勇反击列强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发展社会经济,实现民族振兴。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
《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
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条约 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6分)
(2)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除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大屠杀外,还对中国人民制造了哪些滔天罪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抗战胜利为什么“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8分)
(3)材料三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哪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 军事上,国共“共御外敌”经典之作是哪一次会战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现今中日关系,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6分)
【解析】第(1)题,由“从事商业、工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作”和开放的通商口岸分析判断。第(2)题,滔天罪行的总结要注意分类。第二问,结合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结局分析。第(3)题,结合“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及题目设问“战线”分析即可。第(4)题,从战争为彼此带来伤害分析启示。
答案:(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2)发动侵华战争,如八一三事变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731部队实施细菌战、毒气战;推行奴化教育;进行经济掠夺。(任意3点即可)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太原会战。
(4)启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合作和共同的战略利益。(任意2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