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乌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漱、惬、码、驳、逻、辑”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供独立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独自出门最远到达过哪里?
2.在欧洲,许多学生都是独自出门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个小姑娘,她经过精心准备,独自一人游览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
(二)预习要求
1.自学课文,找出文中已明白的知识和未理解的问题。
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和疑难问题。
(三)学情检测
1.初读阅读,读通课文。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回顾故事,展示自学。
2.质疑问难
(1)教师质疑:我们来看地图,看一看这个小姑娘走过的和将要走的旅程。
这样一个14岁的小女孩,独立走这么多的地方,有没有引起你的思考呢?你说说自己是怎样看待乌塔的?
(2)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看法。
3.组织探究
(1)学生之间可能看法不同,那就自愿组合,喜欢乌塔,特别赞同她做法的一组,其他人一组。两组分别商讨,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展开辩论
①分组交流想法。
②两组之间展开辩论。
(3)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4.引导创新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独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条件,学生准备材料,发表小演讲:谈谈我们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
5.反思小结
反思本课的学习过程,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识,克服生活中的依赖思想。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对“乌塔”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理解,让他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学生积极性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番 正
相
塞
2.近义词。
疲倦——疲惫 游历——游览
相信——依赖
请求——恳求
反驳——反对
充足——充分
惬意——闲适
承认——承认
筋疲力尽——精疲力竭
3.反义词。
自然——拘谨
相信——怀疑
危险——安全
一般——特殊
反驳——同意
充足——短缺
朦胧——清醒
便宜——昂贵
匆匆——姗姗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我”在一个罗马的旅馆里见到一个小姑娘。
第二段(第4-9自然段):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与乌塔的谈话,了解了她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
第三段(第10自然段):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5.课文中心
本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在欧洲旅行的故事,表现了她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