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脉、寞、睦、析、思、逾”7个生字。
2.能对文中的人和事物进行评价。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二、教学重点
从课文的描写和叙述中了解人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写过信或者收到过信吗?
2.你们觉得书信有怎样的作用?尤其在高度信息时代的今天,书信还有作用吗?
有一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一件麻烦事,就给他信赖的著名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得到帮助,想知道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二)预习要求
1.自学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小组内交流学习的收获和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三)学情检测
1.朗读书信,感知内容。
(1)读张国强给柯岩老师的信,想想:张国强遇到什么麻烦事?
(2)讨论:如果你收到这封信,你会想些什么?
(鼓励学生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3)自读回信,看看回信中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的?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从信中,你觉得柯岩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对人真诚,言语亲切,耐心细致,使人容易接受。
(5)张国强的问题还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
2.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回答:
①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②了解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话。“此致”、“祝你”等话,另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
3.朗读书信,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两封书信。
(2)谈谈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很贴近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让学生思考引起张国强问题的原因及从柯岩老师建议中获得的启示,有助于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我鼓励同学们总结归纳书信的格式和写法。这样,在读书交流中学生深化了认识,领悟了道理,学会了表达。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盛 说
少
2.近义词。
寂寞——孤独 讨教——请教
告诫——劝诫 彼此——互相
烦恼——苦恼 大概——大约
嫉妒——嫉恨 摆脱——脱离
骄傲——傲慢
3.反义词。
热闹——冷清 难过——开心
烦恼——快乐 乐观——悲观
摆脱——陷入 疏松——亲近
大概——一定 伤心——高兴
4.课文中心
这篇课文是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的奖项,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请教,希望得到柯岩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张国强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与朋友知心交心,患难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