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制碱

文档属性

名称 海水制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9-12 17: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主题
海水“制碱”
一、教材分析
(一)???版本:山东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
(二)???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根据初三上册学的质量守恒定量,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较容易理解纯碱的制法,并且在第七单元学习了酸与碱的性质,学会了对物质性质的探究,从而学生学习这节课就比较容易。
通过侯德榜事迹的学习,既要让学生知道纯碱的用途,更重要的是与纯碱的性质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通过纯碱性质的实验探究,引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已经在第七单元第一节酸的部分学过,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节重点引导学生从微观方面认识复分解反应,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二、学生分析
在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对其内容非常熟悉,但在认识方面大多仅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对于盐的认识也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用途。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学生已经具有以下一些知识:
(1)???????复分解反应
(2)???????饱和溶液
(3)???????过滤
(4)???????酸碱指示剂
(5)???????常见的酸和碱等。
教材从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的深入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通过对纯碱的用途引出纯碱性质的探究,从而挖掘出复分解反应实质。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制纯碱的工业原理,通过对原理的学习和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2.理解纯碱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归纳盐的化学性质,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使学生学会用微粒观分析化学。
4.??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
技术名称
教学环节
预期效果
1
Ppt2010
【知识建构】
【问题探究】
【课堂总结】
知识点,思考题,课堂总结能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思考,理解,归纳,记忆。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
电子白板
【问题研讨】
利用电子白板自带的自由组合,图形改变展示,使学生对比分析,找出氯化钠和碳酸钠元素组成的不同
3
媒体投影
【问题研讨】
展示“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使学生更直观的对比出溶解度的不同
4
网络视频
【分组实验】
先学后用,以用促学,预防学生操作的失误,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力
5
Flash动画
【知识建构】
展示复分解反应离子的分离,自由移动,相互结合,直观分析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新课导入]
氯化钠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碳酸钠就是通过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的。
引出课题(板书)3海水制碱
观看图片,提升探究的兴趣。
多媒体展示
[知识建构]
展示碳酸钠的相关信息
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生活中常用的碱面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钠。
学生标记重点,并联系到实际问题
多媒体展示
[问题探究]
想一想,由氯化钠转变为碳酸钠,物质的元素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氯化钠制碳酸钠,应加入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呢?
?
学生思考
?
[问题研讨]
书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式
帮助学生对照分析

学生回答
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
碳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
需要加入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
?
?
电子白板
[问题探究]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
2.氨碱法制纯碱的步骤
3.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
?
讨论交流
知识共享
对媒体展示问题
[知识建构]
原料
流程
原理(化学方程式)
?
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小结
[问题探究]
问题展示:
1.石灰石的作用是什么?
?
讨论交流
多媒体链接至“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
?
2.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
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结论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
讨论交流
媒体投影“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
[情境建构]
氨碱法制碱工艺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缺点。阅读教材44页,《侯氏制碱法》小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并谈谈从侯德榜身上学到了什么
?
阅读、分析,总结
?
多媒体展示历史故事,历史图片,知识结论。
[问题构建]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或者用到的物质,那么两者具有哪些用途呢?
?
阅读、分析,总结
多媒体展示图片
[性质导入]
纯碱的性质决定用途,开始第二个任务“探究纯碱的性质”的学习
预习,思考
?
[演示实验]
物理性质的探究,直观的从颜色,状态研究并通过小实验探究碳酸钠的溶解性
?
观察,总结,记忆??
?
【分组实验】
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判断溶液显碱性,并指出碳酸钠不是碱,是盐
化学性质2探究与酸反应,药品1稀盐酸,选一位学生上讲台上做
药品2?稀硫酸,另选一位学生上讲台上做
并做好指导工作
化学性质3?探究与某些碱的反应,选择石灰水
化学性质4?探究与某些盐的反应,
?
?
?
?
?
?
动手操作,
观察思考
书写化学方程式
网络视频链接
性质1:
性质2:
性质3:
【问题建构】
碳酸钠与酸的反应,与碱的反应,与某些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酸与碱之间,酸与盐之间,碱与盐之间,盐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
?
讨论交流
?
【问题研讨】
展示化学方程式
HCl+NaOH= 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BaCl2=BaCO3?↓+2NaCl
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
?
讨论交流
媒体投影
【知识建构】
展示微观方面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讨论交流
Flash展示
【课堂训练】
?
课本47页“交流共享”
?
思考完成
?
?
【课堂总结】
启发学生回顾本节内容,谈收获
总结归纳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牢固把握本节课的重点:
1.通过ppt2010的应用,加大了课堂学习的容量,增大了学生学习的广度。
2.通过电子白板的应用,使学生学习更直观分析组成的差别,增加了学生的可视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3.实验操作教学视频,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实验步骤,大胆动手实验,敢于独自操作实验:从而能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
?4.Flash动画演示,展示复分解反应离子的分离,自由移动,相互结合,直观分析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