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历史(人民版)必修1达标训练(第5章)含解析【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历史(人民版)必修1达标训练(第5章)含解析【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3 09:12:07

文档简介

2017-2018历史(人民版)必修1达标训练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含解析
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达标训练
1.下图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解析】选B。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是参与联合国的活动,A、C、D与此活动皆无关系,故选B。
【拓展延伸】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把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由原先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
(2)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转变为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
(3)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消除外国对我国发展的疑虑,尤其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2017·湖州高一检测)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其特征
有 (  )
①大小国家共同倡导
②安全先行
③互利协作
④各领域全面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①②③正确;上合组织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和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但并不是一个各领域全面合作的地区性组织,故④错误。选择A符合题意。
3.关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  )
①是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于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②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③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的重要目标之一
④该组织中的各国合作目前仅限于军事、政治领域,尚未涉及经济等其他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B。上海合作组织是地区性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组织,不是全球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发展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排除①④。
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策略体现了政策性和原则性的灵活结合。为适应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形势,21世纪初中国政府进行的外交活动是 (  )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D.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解析】选D。注意题干的时间“21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2001年10月中国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故选D。与苏联建交是在1949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与日本建交是在1972年;时间都不符。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1971年
1978年
1980年
1981年
1984年
1988年
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的席位得到恢复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得到恢复,同时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代表权
中国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当选为人权委员会成员
中国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材料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本题主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可以从国际形势、综合国力、外交政策等方面说明。
答案:①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坚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的权威;
④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国际合作。2017-2018历史(人民版)必修1达标训练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含解析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达标训练
1.周恩来曾指出:“我们不要被动、怯懦,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说明新中国实行的是 (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选A。注意题干材料信息的准确性,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恩来是就整个国家的外交总原则进行阐述,强调了新中国外交应具有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自信心,并非针对某个局部或细节。故选A。
2.(2017·湖州高一检测)《共同纲领》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
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
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方针
是 (  )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另起炉灶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符合材料内容,故A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与题干所述不符,故B错误;“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材料并未涉及,故C错误;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材料未涉及,故D错误。
3.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参加日内瓦会议
【解析】选A。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志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突破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与更多的国家开展外交关系,故A与题意相符。
4.1954年6月,周恩来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导两国之间某些原则,即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上述原则最早是针对 (  )
A.中美关系而提出
B.中印关系而提出
C.中日关系而提出
D.中缅关系而提出
【解析】选B。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周恩来提出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最早是他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来的。故选B。
5.(2017·湖州高一检测)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走向国际舞台并发挥积极作用的外交活动是 (  )
A.与印度就西藏问题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促成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C.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并促成“万隆精神”
D.促成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
【解析】选C。与印度就西藏问题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50年代初期,故排除A;日内瓦会议主要是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故排除B;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是在2000年,故排除D;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故选C。
【补偿训练】在1955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的地点在 (  )
A.北京  
B.万隆  
C.日内瓦 
 D.新德里
【解析】选B。1955年,周恩来参加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周恩来访问印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在中印会谈中周恩来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则 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解析】第(1)题,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第(2)题,在与印度领导人会谈中周恩来倡导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答案:(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017-2018历史(人民版)必修1达标训练5.2外交关系的突破含解析
5.2外交关系的突破
达标训练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其加入联合国”。美国的政策后来破产了,这种“破产”最早发生在 (  )
A.1954年4月
B.1971年10月
C.1972年2月
D.1979年1月
【解析】选B。1971年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开始破产,故选B。
2.(2017·宿迁高一检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双方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个“声明”最有可能是 (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1972年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解析】选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20世纪70年代初的日本在经济发展、国际政治等方面都还是基本依附于美国的,还没有谋求霸权的实力,故B错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一直采取敌视政策,因各种因素作用,中美在70年代初关系逐渐正常化,对于双方来说,中国更多地要防范美国的霸权主义对中国利益的侵害,故C正确;上合组织不止两个成员国,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3.图一和图二是拍摄于1972年的两张历史照片。这组照片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B.中美、中日宣告正式建交
C.中国在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
D.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解析】选A。题干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70年代两个重要外交活动,即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美国与日本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原先对中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因此,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关系正常化都说明此时中国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A正确。
【深化点拨】中美关系的缓和和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掀起了一个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新高潮。
4.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成就。与之相关的原因是 (  )
A.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选A。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成就,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故A正确;B、C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表现,故B、C错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20世纪90年代的外交政策,故D错误。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9年,毛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给当时被打倒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据材料,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分析其对当时中国外交的影响。
【解析】第一问,从材料中直接概括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问,列举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大事即可;第三问,从中国对抗苏联、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等角度分析回答。
答案: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
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或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影响:有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有利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备选习题】
1.《尼克松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所说的“另一个时代”指的是 (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坚定地追随美国
C.中美同时成为超级大国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对抗
【解析】选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尼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A。B、C、D的说法都不符合史实。
2.1971年,中国向世界公布了一份“公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适当时间”定格
在 (  )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79年
【解析】选B。注意题干信息“1971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周恩来总理……邀请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B。
3.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解答本题最重要的是弄清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内容。本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美关系,二是台湾问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涉及台湾问题的解决,可排除①;尼克松访华和中美正式建交都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②③符合题意;邓小平访美不涉及“突破性进展”,排除④。
4.如图是1978年12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周刊封面,封面人物是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标题是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美国赞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美国将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这一事件促成了中日建交
【解析】选C。注意题干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1978年12月”“与中国打交道”。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故选C。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A、B、D根据时间即可排除。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