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3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3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2 13:0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具学具】
PPT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深入品悟——交流反馈——当堂训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感知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
的理由和作者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行,允许带一样东西供你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学生答)是呀,钱?不行,这东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机?不好,这么多的景点,哪装得下……这道题还
真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可是有一个人却很坚定地说出他的选择,想知道他选择的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营造一种宽松的对话
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后,再去领悟文中的选择时,或许更能感悟作者爱书的情怀。  
二、揭示课题,提出质疑。
  
1.读题解题。
“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你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2.质疑课题。
作者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呢?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师:下面,请大家带着疑问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地多读几遍。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文。 
2.交流自由读文的情况。
①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用开火车的方式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②PPT课件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教师相机纠错)
  
③指导写字。
  
师:你们认为这些生字中最难写是哪一个?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写?
教师着重指导“豫”、“零”、“某”等生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法,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字的字形。如,“豫”的左边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一些笔画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难写,可以顺势指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
 
④读通课文。
  
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让对方当小老师,纠错评价,以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好。
3.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②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PPT课件相机出示下面的句子:
     
     
     
   
②学生自由读这几句话,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读了这几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
④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四、感悟方法,拓展练笔。
1.感悟读书方法。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板书:思考、品味、小结……)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
2.拓展练笔。
①PPT课件出示练笔要求。
②学生自由练笔。
③利用展台投影,展示学生的小练笔。(没条件的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对展示的练笔,从内容到写法进行评价交流。
五、回顾课堂,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课文的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读顺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爱书、爱读书的情感,并且体悟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的。
2.积累好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引导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重点了解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读书方法。
  2.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对作者的印象怎样?(作者是一个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的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上一节课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吧!
  二、品味情感,体悟方法。
  1.过渡:上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书且爱读书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自己认为课文中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的语句,找出来画上记号,并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的,还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批注。
  2.及时反馈,交流读书收获。
①师: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对书籍(或读书)的深爱?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②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句,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深厚感情。指名学生结合读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教师相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A.假设。(引导学生重点研读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交流。(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点拨: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开始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乐趣表达的淋漓尽致。)
  ②指导朗读。(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钟爱。)
B.比喻。(重点)PPT课件出示重点句:
  ①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
  ②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
③拓展延伸,当堂训练。PPT出示训练题——
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读一读,填一填。
④利用多功能展台展示几位同学的练笔,教师进行点评。然后课件出示答案示例:
  C.设问。(重点研读第三自然段)
  ①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爱书的情感?(“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联系句子理解“毫不犹豫”一词。
  ②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
D.反问。PPT出示关键句——
①指名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连续两个有理有力的反问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②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
  3.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通读课文,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
三、课堂小结,当堂练习。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伴侣
      朋友
 书
   家
      故地
      ……
【教学反思】
见过许多博览群书的高论,《走遍天下书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侣》这篇散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的观点。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即反复地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来说明选择的理由。然后继续假设,列举了“一遍又一遍地读”的方式和方法,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课文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新颖,表达独特。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为此,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其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体会其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把本文教学的重点定为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教学的难点定为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觉得一堂语文课应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在一点,不要求多,应该抓住重难点进行突破,把语文课打造得短小精悍一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过程也力求简单。
“文不读熟不开讲。”在课堂上,我尽量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去与文本对话,在读中解决我精心设计的问题,然后交流反馈,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提升认识,达成共识。这样上课实实在在,踏踏实实。
这堂课的教学更让我认识到:课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教师和学生的位置要摆正。课堂应该不是教师的舞台,而应该是学生的园地。我们教师只是引领者,点拨者,不应该是包办者。在以前的讲课中,自己讲得太多,却收效甚微。症结何在?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把自己放错了位置,我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生怕他们出现偏差,包办代替的环节太多。其实,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第二课时的教学环节安排基本体现了这一思想。
我的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假设
比喻
设问
反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