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颗粒、来源、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具学具】
PPT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抱怨地说:“教室里怎么这么多的灰尘啊!大家喜欢灰尘吗?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我常想,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大家说说看。”(板书课题:假如没有灰尘)(指名学生回答)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吧。(在课题前添加“12
”)
二、
自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三、自主阅读,合作完成任务。
四、反馈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教师随时正音。
②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中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提醒。比如,“较短”的“较”应读jiào,不读jiǎo,“削弱”的“削”应读xuē,不读xiāo;“朝晖”的“朝”应读zhāo,不读cháo;“调”在“调节气候”中读tiáo,在“单调”中读diào。
③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④小组合作完成表格。(PPT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填表,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六、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掌握了哪些表达方法。(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2.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3.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全文共6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第2自然段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3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4至6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2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6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了解说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思路清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有序,浅显易懂,我在设计教学思路时,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开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接着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反馈交流自学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最后,在“总结感悟,拓展延伸”的环节中,应引导学生想一想: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使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整个教学流程显得十分清晰,重点突出,效果良好。
如果说有些环节的处理显得比较薄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那就是没有让学生围绕“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这一问题进行较多的品读、思考、讨论和交流。这是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假如没有灰尘
1.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2.熟读课文,了解在生活中灰尘都有哪些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3.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