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教材部分习题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教材部分习题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9-13 10: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总复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内容有: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分、秒及千米和吨,分数的初步认识。本册第九单元“集合”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即可,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是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等内容也比较重要,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数学编码和集合的内容,要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它们的思想方法。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难点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根据《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第一学段只学习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而第二学段没有安排笔算加减法的内容,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因此,本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切实学好,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倍的认识”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倍的含义,要能够解决有关“谁是谁的几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多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
4.“四边形”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至于四边形的概念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初步认识就可以了。
5.“时、分、秒”及“测量”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时、分、秒”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测量”主要是让学生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时间和质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这两部分内容与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相比,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探索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6.“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都是分数。至于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完了整册三年级上册数学,在日常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基础,在这之前,学生在单元知识整理复习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方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学习经验。但涌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尤其对一些知识点,极个别学生掌握不牢固,遇到比较灵活的实际问题,这些学生往往缺乏灵活性。因此,复习时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机会,展开系统的整理,培养学生及时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针对性的习题练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在复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情境导入】
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已经把这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起你的成长小档案。
【整理知识】
师:同学们,通过这学期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
学生根据课本目录回答不同的内容。
生1:我们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
生2:关于数我还认识了分数。
生3:我们还进一步认识了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我还会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了呢!
生4:我知道了时、分、秒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生5:我知道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吨。
……
教师出示“成长小档案”:是呀!学数学用数学,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看来大家都有所收获。但你们所说的知识点比较零碎。请你们整理下本册书的知识点,看谁整理得既全面又突出重点,还具有系统性。看看这学期的数学,你的成长档案里留存了多少记忆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整理,再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互相补充完善。可以用数学符号或重点词语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学生介绍总结的知识网络图,可以是枝形图、括号图等。
【巩固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知识大闯关,看谁学得最好!
1.第一关:
学习单呈现以下两道题:
(1)教材第112页第10题(分数口算)。
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一人读得数集体订正。
(2)先估算,再笔算。
256+507=     358-165=
103×6=
156×9=
2600×3=
独立完成,总结笔算方法。
2.第二关:
解决实际问题。
(1)江水泉公园上午有游客741人,中午有357人离去,下午又来了248人,这时园内有游客多少人?
(2)小明家、小红家和医院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距医院有300米,小红家距医院700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3)完成教材第112页第9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然后组内订正,不会的要勇于提问,对做错的题,给组内同学说说错题原因,小组合作,互相帮助。教师巡视,尤其关注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
然后指学生汇报。
在解决第(1)题时,教师提示学生勾画重点词,标出谁比谁多,养成好的读题习惯。
在解决第(2)题时,学生可能出现两种不同情况,教师提示学生画线段图来体会题意,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当小明家、小红家在医院的两侧,300+700;当小明家、小红家都在医院的同一侧时,700-400。
3.第三关:
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1、12、13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思考过程,再在小组里合作交流,进行汇报。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总复习
学生整理并板演的知识网络图(略)
知识大闯关
,                     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第4页“做一做”
1 180 10
教材第5页“做一做”
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练习一
1.少于1分钟  多于1分钟
2.时 秒 分
4.> > > < > =
5.2秒 2分 5分
8.11:40 20分 12:00 4:15 45分 5:00
25分 5:25
9.9时15分+25分=9时40分
11.(1)9时-8时20分=40分
(2)做眼保健操
(3)7时30分 路上用的10分钟应从7时40分去掉
(4)10:55—11:35
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33+36=69(张)
先算30+30;再算3+6。
(2)36+38=74(张)
先算36+30=66,再算66+8。
教材第11页“做一做”
88 32 83 9 45 49
练习二
1.47 54 59 40 66 72 78 78
2.82 99 77 87 90 89 58 51
3.83
4.61
6.47 19 52 10
7.15 24
8.8 84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660 490 710 600 120 920 190 650
练习三
1.770 500 360 80 600 810 190 60
2.850-780=70(千克)
3.850 690 970 520
4.150
5.(1)
(2)
7.218接近220
700-220=480(元)
8.245看作240 187看作180
240+180=420(元) 420>400 不够
9.640 220 990 530 500 50
10.320
11.90
12.350-280=70(米)或350+280=630(米)
13.610 大约剩下多少瓶饮料?
528看作530 184看作180
530-180=350(瓶)
上午比下午大约少卖多少根雪糕?
219看作220 392看作390
390-220=170(根)
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
1.87 52 80 56 92 44 44 50
2.990 850 640 820 280 210 290 360
3.441看作440 632看作630
630-440=190(个)
练习四
2.< < > < > <
3.(1)405看作400 600-400=200(米)
(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比广州塔大约矮多少米?
468看作470 600-470=130(米)
教材第22页“做一做”
1.2 8 4 2
2.13 12 25
教材第23页“做一做”
70 50 6
练习五
3.分米 毫米 厘米
4.9 1 200 60
7.毫米 分米 1
8.> < = > < <
9.2米=20分米 20÷4=5(分米)
10.4÷2÷2=1(分米)
思考题:
5×4=20(毫米)=2(厘米)
4×3-2=10(厘米)
教材第27页例5“做一做”
1000 2 3000 3
练习六
1.千米 毫米 米
3.千米即1000米中有20个50米,要游20个这样的长度
4.8000 1 6 2000
5.厘米 分米
8.400+400+400+400+400=2000(米)
2000米=2千米
9.(1)√ (2)× (3)× (4)×
11.3 4000 3 5
13.20个100米是2000米,即2千米
15.12时-8时=4时
80+80+80+80=320(千米)
320>308 能到达
教材第32页例7“做一做”
2.2 200 20 4
教材第32页例8“做一做”
6 5000
教材第33页“做一做”
6张5元或4张5元和5张2元
练习七
2.克 吨 千米
3.7000 1 9 600
6.× √ ×
7.(1)有三种方案
①7条小船
②1条小船和4条大船
③4条小船和2条大船
(2)第②种方案最省钱
教材第37页“做一做”
999 597 895 599 1190 971 345 158
教材第38页“做一做”
243 803 1014 162
练习八
1.408 795 975 909
2.965 804 1380 595 329 1079
4.731 932 601 939 619 1100
8.(1)85+148=233(元)
(2)买一个书包和一个耳套
148+39=187(元)
(3)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耳套要多少元?
85+39=124(元)
10.888+88+8+8+8=1000
教材第41页“做一做”
823 230 203 304 288 395 59 149
教材第42页“做一做”
232 364 109 480
练习九
1.182 214 881 63
2.892-265+403=1030(位)
892+265+403=1560(位)
5.391 66 138 159 105
6.63 227 401 279
7.105 310 17 95
8.904 731 479 732
10.919 910 294 493 611 429 600
116 187 395
11.(答案不唯一)
 
8
9
4

4
2
3
 
4
7
1    
4
6
9

3
3
4
 
8
0
3    
8
4
5
+ 
5
5
 
9
0
0
12.194+248+165=607(米)
14.按下面的方案,运6次。
①394千克
②360千克 68千克
③165千克 280千克
④156千克 213千克
⑤93千克 175千克
⑥294千克
教材第47页“整理和复习”
3.(1)262
941
181
294
(2)159+97
(3)279+395=674(张) 674>600
674-600=74(张)
不够,相差74张快递单。
练习十
1.772 471
324 890 909 178 319 217
2.1)337+118=455(只)
(2)337+455=792(只)
(3)900-792=108(个)
4.539 631 285 1053 96 271 993 106
5.404 14 404 9 57 153
6.(答案不唯一)
(1)可以买一台风扇、一件衣服、一个电熨斗
(2)买一部电话和一台录音机要付:
110+208=318(元)
7.上层和中层一共有多少本书?
126+157=283(本)
中层比下层多多少本书?
157-95=62(本)
思考题:
 
练习十一
1.(1)2 (2)3
2.49÷7=7
3.(1)18÷6=3
(2)兔的只数是鹅的几倍?
24÷8=3
5.7×3=21(只)
6.20 24 15 42
7.(1)18÷3=6
(2)3×2=6(个)
(3)钱江踢的个数是王平的4倍。钱江踢了多少个?
3×4=12(个)
8.(1)6×6=36(岁)
(2)36-1=35(岁)
6-1=5(岁)
35÷5=7
9.(1)8×6=48(颗) 减少红珠子
54-48=6(颗)
(2)54÷6=9(颗) 增加黄珠子
9-8=1(颗)
10.1×2=2(个) 2×2=4(个)
4×2=8(个) 8÷1=8
11.(5+3)×2+3=19(个)
教材第57页“做一做”
140 1400 1400 84 46 96
练习十二
1.80 54 800 540 8000 5400
2.90×4=360(元)
3.30×8=240(千克)
4.26 66 68 93 63 24 66 84 69 86
5.(1)12×4=48(只)
(2)12×3=36(元)
6.2×24=48(元)
7.720 62 3500 66 360 39
8.160
9.62 158 9980 30 510 63
10.30×8=240 80×3=240
40×6=240 60×4=240
120×2=240
11.40 60 80 100 120
教材第60页“做一做”
1.68 48 936 844
2.6 69 246
教材第61页“做一做”
1.54 255 2048 1263
2.288 186 328 159 2048 384 954 568
教材第62页“做一做”
336 736 822 716
练习十三
1.28 99 84 86 846 636 884 396
2.(1)14×2=28(元)
(2)50-23×2=4(元)
(3)买3个机器人要多少元?
32×3=96(元)
3.96 91 366 1284 70 54 284 5466
4.18×6=108(户)
6.252 288 472 288 243 1565 1497 4120
7.75×5=375(厘米)
8.6×32=192(本)
9.(1)78×7=546(元)
(2)买6个乒乓球拍要多少元?
24×6=144(元)
10.185×7×7=1295(米)
11.333 144 414 408 2322 2238
12.278×4=1112(人)
13.96 672 2016
14.57×6=342(名) 400-342=58(名)
15.99乘几的积等于几百减几的差
99×8=800-8=792
99×9=900-9=891
教材第66页“做一做”
1.0 0 0 0 0 5 0 8
2.× + × - × +或×或-
教材第67页“做一做”
1.828 424 820 1632 1584 2628
2.2520 1850 1170 1820
练习十四
1.2124 3035 1236 1506 763 2436
2.4040
3.< > < = > <
4.108×4=432(名)
5.第一个算式得数大
6.1280 2700 920 810 1900 3220
7.1500×6=9000(米)
8.1260 640 1590 1400 1140 1160
9.230×8=1840(个)
10.280 63 68 2800 630 680
12.7 6888
教材第70页“做一做”
180÷6=30(千克) 30<32,装得下。
教材第71页“做一做”
(1)24÷3×7=56(页)
(2)64÷(24÷3)=8(天)
教材第72页“做一做”
(1)6×4÷8=3(天)
(2)6×4÷3=8(页)
练习十五
1.240 500 3500 800 900 1600 800 2000
600
2.49×8≈400(名) 400<417 不够
3.每袋约为60
kg 60×8=480(kg)
4.75×6≈480(名) 480<500 不能
5.> > > < > <
6.(1)46×4=184(元)
(2)58×8≈480(元) 480<500 够
(3)200-34×5=30(元)
7.(1)12÷3×6=24(块)
(2)36÷(12÷3)=9(名)
8.45 6 8 99 117
9.48÷8×24=144(千克)
10.20÷5×75=300(千克)
11.246 1134 3232 1854 3600 2056 6230
5985
12.6×6÷9=4(组)
13.3×8÷4=6(个)
教材第75页“整理和复习”
1.316 2982 1640 760
2.(1)2×200=400(个)
(2)136×6=816(个)
(3)65×7≈420(米) 420>400,能走到。
思考题:
 1234 5
12345 6
123456 7
1234567 8
12345678 9
练习十六
1.300 4200 48 96 8 42 86 9000
2.384 8145 648 4690 1016 3020 0 2106
3.18÷3×30=180(毫米)
4.284 1260 3212 3680
5.3×15÷5=9(个)
练习十七
1.(1)√ (2)× (3)×
2.①④⑦ ②⑥ ⑤
7.(1)6 (2)6 2 (3)2
教材第83页“做一做”
(19+10)×2=58(毫米)
18×2+10=46(毫米)
(29+20)×2=98(毫米)
练习十八
1.第1、2、3、5个图形是封闭图形。
2.20+80+180+100+150=530(米)
3.第(1)组周长相等
第(2)组周长不等
教材第85页“做一做”
1.(5+3)×2=16(米)
2.20×4=80(分米)
教材第86页“做一做”
分子排摞放,每排放4个或分4排摞放,每排放3个。
练习十九
2.(28+15)×2=86(米)
3.24厘米
4.按下面贴,贴的花边最少
5.走直角边的两条路一样远,走斜边的那条路近。
6.21×4=84(厘米)
(21+30-21)×2=60(厘米)
7.4×3=12(厘米)
(12+4)×2=32(厘米)
8.(6+3)×2=18(米)
6+3×2=12(米)
9.同样长
10.24+12÷2=30(厘米)
教材第91页“做一做”
1.   
2.> <
教材第92页“做一做”
1.   
2.  
教材第93页“做一做”
1.> <
2.< <
练习二十
1.√ × √ ×
2.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
3.  作品展示
5.       
6.> <
7.    >>
8.  
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1 1-=
2.1     
3.1-=
练习二十一
1.  
2. 1      
3.+=
4.1-=
5.1--=
6.  1   
7.一共铺了几分之几?
+=
上午比下午少铺了几分之几?
-=
8.+= +=
+= -=
-= -=
-= -=
-= -=
9.2 4 8 16    
练习二十二
1.  
3.  
4.6 8
5.6
6.15÷3=5(只)
7.45÷5=9(本) 9×2=18(本)
8.15÷3=5(条) 15÷5=3(条)
左边小猫吃得多
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1.
2.(1)6 (2)19
思考题:
 31场
练习二十三
1.(1)5+7-4=8(种)
(2)两天进的水果中有几种是相同的?
4种
2.(1)4
(2)9+10-4=15(人)
(3)只会唱歌的有多少人?
9-4=5(人)
3.(1)
4.(1)6+3=9(人)
(2)6+4-2=8(人)
5.(1)
(2)25+30-18=37(人)
6.(1)15个
(2)15+10-5=20(个)
教材第109页“做一做”
1.(1)千米 吨 米
(3)2597 2597 56
从北京飞到成都比飞到三亚少多少千米?
2541-1542=999(千米)
(4)840 280×5≈1500(人)
(5)2×2=4
2.(6+6+3)×2=30(厘米)
(6+3+3)×2=24(厘米)
3.(1)<<<<<<<
(2)1里面有2个、3个、4个……9个。
(3)++=1
++++=1
++++++=1
(4)1里面有几个+?
有10个。
练习二十四
1.4000 50 7 180 9 2
2.(1)千米 (2)千克 (3)克 (4)厘米
3.2时50分-2时5分=45分
4.(1)3500 500 (2)2000 2
5.237 562 407 713
92 789 103 258
6.66 90 1428 7304
82 1404 10400 950
8.8×870=6960(元)
9.(1)16÷4=4
(2)4×9=36(元)
(3)16÷2=8(元)
(4)买6个笔袋要多少元?
16×6=96(元)
买3盒彩笔要多少元?
36×3=108(元)
10.     1  1
11.10+5+5=20(厘米)
20×4=80(厘米)
12.第一个盒子
(60+30)×2=180(厘米)
(40+30)×2=140(厘米)
180+140+45=365(厘米)
第二个盒子
40×4×2=320(厘米)
320+45=365(厘米)
13.   
5分 25分 30分 45分
14.215×3×2=1290(元)
15.小兰:64÷8=8(岁)
小兰爸:8×4=32(岁)
16.8+6=14(米)
17.16×4+20=84(户)
 
5
6
3

3
4
4
 
9
0
7    
9
2
8

6
8
7
 
2
4
1    
8
8
9

1
4
2
1
0
3
1
思考题:
 大瓶800克 中瓶4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