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2 18:0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具学具】
PPT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感悟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积累文中感人的句子。
2.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老师昨天要求大家搜集的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带来了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板书:地震)
2.PPT课件播放老师搜集的视频资料,学生谈观后感受。
3.师: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惊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曾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传奇故事,大家愿意听一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感受那段传奇的故事吧!(补全板书: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PPT课件出示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教师纠正读音。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3)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当堂练习。
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感人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文本,感受亲情。
2.抓住重点句子,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了不起)
3.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爱这种浓浓的爱。
二、细读文本,体会亲情。
(一)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二)用“____”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  
(三)交流反馈。  
1.了不起的父亲。
⑴师: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那么你从课文哪里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
⑵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重点句子预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用PPT课件相机出示)——
  
  
 
  
2.了不起的儿子。
⑴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⑵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阿曼达呢?
⑶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板书:信任的源泉)
⑷让我们一起分享它们劫后重生、亲人团聚的喜悦。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⑸.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同桌交流,谈感受。(板书:父爱)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结合课文内容,请你夸夸这对父与子。
2.质疑问难。
①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交流: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在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文本大意之后,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细读文本感悟亲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例如,针对“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中心句设计提问:你从课文哪里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再指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美中不足的是品读感悟的环节要加强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另外,在品读文本、体验文本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展拓展活动。如,编排课本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内化语言,一方面可以营造父母与孩子同读共议的环境氛围;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方式,读其他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等等。
我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②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③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句子一】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引导】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
【句子二】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引导】1.重点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
2.指导有感情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句子三】“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引导】1.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
2.小组内练读,互读互听,展示读,评读。
【句子四】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引导】体会:A.时间之漫长
B.过程之艰难C.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D.当时的情况危险。
①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从人物外貌描写中体会父亲坚定的信念,感受伟大的父爱。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句子五】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引导】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不能把这位父亲打倒,是什么力量的支撑着他呢?(板书:不论……总……)加深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体会它是父亲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板书:爱的诺言)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的父与子
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亲——儿子
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