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感受五四精神;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和内容,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预习导学:
1、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1919年,
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集会。要求“外争
,内除
”、“废除
”、“拒绝在
上签字”、“誓死争回
”等口号,要求惩办
、
、
。
(3)发展:6月3日开始,北洋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消息传出,
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罢工,各地群起响应,很快形成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局面。6月5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由
转移到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军。
(4)结果: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5)性质和意义:
。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在1919年发表了
一文,介绍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
(2)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青年》出版了“
”,各地相继涌现出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和团体。1920年,李大钊和陈独秀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3)继李大钊、陈独秀之后,
、周恩来、蔡和森等一批进步青年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董必武等一些同盟会会员也开始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召开:
年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秘密召开。
(2)代表:参加大会的代表有
、
、
等13人。
(3)内容: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
”;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实现
;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没收生产资料归
。一大确定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为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
。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性质与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了。
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二】材料一: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哪种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4)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探究问题二】如何理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