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24 最后一分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24 最后一分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2 18: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具学具】
PPT课件,生字卡片。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交流反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交流,揭题导入新课。
  1.小组交流查找的关于香港的资料。
  2.PPT课件出示文中的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学生回答)
3.导入: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内容。
(一)PPT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轮读四节诗,注意纠错。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教师正音:“髓”是平舌音,“刹”与“铸”是翘舌音,不要把“刹(chà)”读成“shà”。
3.交流:文中的四节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首充满激情的诗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
( http: / / www.21cnjy.com )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全诗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
4.再读诗歌,提出疑难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三、品读诗歌,体会诗中情感。
(一)庄严的时刻来临前的激动。
1.学习第一小节。
  ①指名读第1小节。
  ②思考:“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交流点拨: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③提问:“叩问”怎样理解?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轻轻地读最后一句。
  交流点拨: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中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以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教师要鼓励与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解)
  ④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激动无比)
  ⑤朗读指导:读出激动无比的情感。
(二)庄严的时刻来临时的自豪。
  1.学习第2、3小节。
①自主阅读感悟,想一想: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香港的土地和天空,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
  ②
交流资料——
  A.PPT课件播放电影《虎门硝烟》片段,了解面对侵略者的无耻行径,有骨气的中国人的奋力抗争。
  B.“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C.“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
  
“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③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
  小组交流,教师点拨:曾经的屈辱和痛
( http: / / www.21cnjy.com )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豪,喜悦所有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④看着那冉冉升起的旗帜,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示范、评价。
 (三)庄严的时刻来临后的畅想。
3.学习第4小节。
  ①齐读第4小节,读后交流。
  “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指名回答: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这里的“紫荆”指香港;暗示着回归后的香港会更加的繁荣、富强。
  ②这一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美好祝愿)我们该怎么朗读?
  指名读——范读——齐读。
  四、创设情景,朗读升华情感。
1.师:刚才,我们从语言文字里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那份激动、喜悦和自豪。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PPT课件播放回归仪式的录像,教师配画外音。)
2.师: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点击PPT课件播放音乐)
学生随音乐朗读全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之中。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为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看图交流,揭题导入新课;二、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内容;三、品读诗歌,体会诗中情感;四、创设情景,朗读升华情感。第一板块旨在激趣引入。第二板块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为后一板块打基础。第三板块是重点,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合作交流,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第四板块整体回归,再读诗歌,升华情感。简单清晰的教学框架,不用老师去看教案,记教案,只需专注地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情况做些引导,做些点拨。
回顾这堂课的教学,显得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薄弱的环节可能是朗读指导。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虽然也有朗读的环节,但指导不细。没有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即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小节之内词句间的停顿;有的诗句语气要高昂,有的诗句语气要沉重;有的要读得坚定有力,有的要读得亲切舒缓,等等。
我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最后一分钟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文中的四节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4
最后一分钟
来临前
激动

来临时
自豪


来临后
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