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口语交际习作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口语交际习作七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2 18:0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
感情真挚。
【教具学具】
PPT课件。
【授课类型】语言实践课。
【教学方法】启发,交流。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习作)
【课时目标】
学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之后,大家一定感触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追忆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我们难以忘怀;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字里行间饱含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感受我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二、阅读提示,初识文体。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见教材P130),思考: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2.指名回答并指导:读后感的基础是“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自读范文《愤怒与惋惜》,思考:范文共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了什么?你从范文中发现了读后感怎样的写法?
2.小组交流,教师归纳。(PPT课件出示)
三、启发点拨,指导构思。
  1.师:怎样把读文之后的感受写成习作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吧。
2.小组讨论,教师归纳。(PPT课件出示)
  
3.为让学生整体把握,简易识记,可归纳为四个字:“引—议—联—结”。(PPT课件出示)
  
   4.小结: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一本书以后,感触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只能抓住重点写深刻,不可泛泛而谈。
  四、自由选材,独立写作。
  1.师:同学们,本组课文的学习留给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激荡还记忆犹新吗?你们课下搜集的有关中华民族受尽欺凌的历史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爱国爱人民的故事带来了吗?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选择我们本组学过的课文,也可以选择自己搜集的材料,也可以选择自己读过的其它文章,你想写哪篇文章的读后感呢?先和同桌交流一下。
2.小组里学生互相说。
  3.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五、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评价、修改。
①根据自己的经验参与评价;
②抓住学生用的准确的语句进行积极评价;
③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对于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协商的形式达成共识。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开展演讲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起话题。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民族的耻辱历史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只有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锐意进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绵延不息、繁荣昌盛。今天我们就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举行一次演讲活动。
回顾本单元的所学课文,选好演讲的内容,想一想自己想说些什么?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由审题,勾画要求。
小结要求: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
2.引导学生回顾演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围绕一个主题;抓准几个方面;列举典型事例;组织通顺语言;表达有声有色;注意演讲技巧。  
三、开展演讲,总结评价。
  1.让学生动手列提纲,确定演讲的内容。自己试着说一说。
2.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试讲,并提出改善意见。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在班内进行比赛。
3.全班演讲,引导评价。 
①同学们在组内讲得有声有色,有些同学还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讲。下面,请每组选配代表进行第一轮的比赛。
   ②各组代表演讲。提醒听众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热情鼓掌。
   ③引导评价:刚才的演讲中,哪位同学的演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④总结此次活动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主题,是本组教材专题的延伸。结合本组课文以及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畅谈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写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结合本组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感想,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公开演讲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要从小培养。但作为小学生,主要是一项口语交际的联系,因此要求不要过高,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作一两分钟的发言,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即可。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确定了“激情导入,引起话题→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开展演讲,总结评价”的总体思路。上课伊始,把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上:先交流一下所列的提纲,相互启发,开启思路;再完善提纲并在小组里试讲,听听同学的建议;然后小组代表上台演讲;最后评议上台演讲的情况,总结交流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由于学生是初次写读后感,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安排了五个环节:回顾课文,谈话导入;阅读提示,初识文体;范文引路,学习写法;启发点拨,指导构思;自由选材,独立写作;自改互评,定稿誊抄。课后,我在怀疑教师的指导是不是过于具体细致,反倒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写出来的文章是不是有些僵硬、呆板,缺乏创造性。习作应表达真情实感,“言为心声”。结合本组课文的特点,学生已经对祖国屈辱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感触颇深,写“读后感”应该是“水到渠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究发现、归纳读后感的一般写法以及要注意之处,而不是老师的灌输。
我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 习作七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摆好位,侧重“感”。
在具体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详有略,有“感”而发,“感”才是重点。
●抓住“点”,联实际。
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定标题,明写法。
标题有两种写法——
1.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
2.采用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和读的内容。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根据“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写感受。
●“结”——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口语交际 习作七

习作
读后感



口语交际
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