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太平天国运动》(人教)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课件】《太平天国运动》(人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2 17: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1、了解、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时间、经过、结果等概况;
2、通过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对内反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双重性质和失败原因;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体会面对列强入侵,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通过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初步感受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初步树立国家发展责任意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吗?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程导入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金田起义1、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3)列强侵华带来的社会危机加深。?(4)直接原因:连年发生的自然灾难;(5)主观原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的推动。新课讲授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洪秀全 (1814-1864)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他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颁《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八年,因掌握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密诏(一说无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诛杨。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洪秀全迫于众怨,只好杀韦,以翼王石达开主政。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渡过难关。同治二年(1863年)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之议,固守天京。三年四月病卒。新课讲授(1)时间:1851年1月11日(3)领导人:洪秀全(天王)(4)国号:太平天国(5)起义军:太平军(2)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2、金田起义新课讲授想一想: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出现什么问题?
意义:天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3、永安封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二、定都天京1、定都: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评价:天平天国想通过此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想一想:《天朝田亩制度》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怎样分配?其核心是什么?体现了农民什么理想?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思想:绝对平均主义。3、北伐和西征(1)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2)结果: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3)意义:天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三、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
(1)时间:1856年
(2)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平天国由盛转衰。2、挽救措施(1)封洪仁??赏酰?芾沓???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3)提出了《资政新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1.都体现反封建;
2.都脱离实际;无法调动积极性;
3.未能实施。3、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 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上海官绅与西方侵略者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4、天京陷落(1)时间:1864年;
(2)影响:标志着天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5、太平天国性质、失败原因、意义(1)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2)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时间:1851——1864
领导者:洪秀全
政权初步建立:永安封王
都城:天京
革命纲领: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后期《资政新编》
全盛时期:西征胜利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
失败标志:天京陷落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程小结太平天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