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5. 詹天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5. 詹天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2 20:2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11个生字词,并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
2. 学习根据课文的线索和找重点句的方法,理清课文层次,概括课文内容。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21教育网
5.学习课文概括后具体、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体会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专业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教具学具】
PPT课件(詹天佑简介、开凿隧道的两种方法示意图、“人”字形线路演示、生字词语)。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图示理解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詹天佑爱国热情。
3.学习课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1.出示名言,指名读,范读,集体读。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浮,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2.引出课题: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他为什么会说这样一句话呢?
3.出示PPT课件,简介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汉族,字眷诚,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www.21-cn-jy.com
4.导入新课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中国的铁路之父——詹天佑,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首先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朗读词语:谁来读一读文中的生字词,指名读,集体读。(PPT出示)
轻蔑 嘲笑 勘测 攀山越岭 讥笑
泥浆 岔道 竣工 藐视 经纬仪
3.理解词义:这儿的每一个词语都和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它们的意思吗?谁先来挑一个试试!(板书: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指导学法:从课题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根据以前的经验,这样的文章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学?
三个方面:课文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格?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特点写出来的,运用了那些手法?21·世纪*教育网
三、整体把握
1.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第2、3自然段: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反映出其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
第4—6自然段: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第7自然段: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
2.学习课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1)齐读课文第一段,说说第一段在全文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段总的概述了詹天佑及其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件,总起全文。
(2)默读第2-7自然段,概括主要事件。
明确:第2-7自然段主要写詹天佑怎样接受任务,怎样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具体过程,及结果和重大意义。2-1-c-n-j-y
(3)概括写法
明确:课文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21*cnjy*com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就是——詹天佑。谁能用一句简短的话来介绍一下詹天佑? (板书:杰出 爱国)21·cn·jy·com
2.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强烈爱国情。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导品读2、3自然段,了解詹天佑接受任务的背景,体会其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1)借助板书,体会“毅然”一词的本意及在文中的意思。
(2)找到“毅然”一词所在的句子,了解詹天佑在怎样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3)借助课文的2、3两个小节,了解詹天佑遭遇的困难和嘲笑,体会这“毅然”背后的不易和决心。
困难一:地势险峻
①简介“京张铁路”得名缘由。
②从“艰巨”一词出发,体会修筑铁路的艰难。
困难二:帝国主义的要挟与嘲笑
①由“要挟”一词的本意出发,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说清帝国主义以什么为要挟,目的何在?
②联系上下文读懂帝国主义“嘲笑”背后的含义。
③用上“要挟、嘲笑、毅然”等词,简要说说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这个任务的,重点体会詹天佑在接受任务时的内心感受。2·1·c·n·j·y
④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来源:21cnj*y.co*m】
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
2.学习4-6小节,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铁路的具体过程,重点体会其在修筑铁路时所表现出的杰出才能。
(1)默读课文这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主要选取了铁路施工过程中哪几件典型事例来写的?
读书,讨论,交流: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标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
③生交流汇报:
A.说的:詹天佑经常勉励工程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出处:21教育名师】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詹天佑只是一次两次对工程人员这样说的吗?(严格要求、工作严谨)
B.做的:“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品格?(不怕困难、以身作则)
C.想的:“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强烈的爱国之情)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句话,读出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3)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生自由读课文:面对崇山峻岭的地形,詹天佑是如何开凿隧道的呢?
②讨论交流,尝试用示意图表示不同的修筑方法。
③出示PPT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种修筑方法。
④你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詹天佑高超的才能和技术,以及大胆创新的精神。)
(4)学习第6自然段
①齐读地6自然段:火车开到了青龙桥,可坡度太陡,火车上不去该怎么办呢?
②出示PPT课件,演示火车行驶方法,边演示边讲解。
③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学习第7段。
(1)詹天佑最后不但完成了,而且完成得相当漂亮,请大家读课文最后一段。
(2)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样?
(无比激动,无比振奋,无比自豪!)
(3)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京张铁路竣工的那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扬眉吐气,奔走相告!让我们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地再读这一段话。 【版权所有:21教育】
(4)什么是“赞叹不已”?外宾们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会怎样赞叹?
(5)小结:京张铁路默默无言,但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有骨气,中国人有智慧,中国有希望!21*cnjy*com
三、总结方法
对于《詹天佑》这篇写人的文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三种学习方法:
第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第二,“先概括后具体”、“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
第三,品读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关键语段,感受语言,赏析人物,体会中心。(结合板书总结)
四、真情表达
假如有一天,你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阻挠、要挟、嘲笑、毅然、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狂风怒号、竣工、回击、杰出、爱国)
【板书设计】
 
詹天佑
杰出
毅然接受 主持修筑 提前竣工

爱国
【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记叙,很有代表性。21cnjy.com
教学本课,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我朗读法、品读法,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然后,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接着用多媒体进行直观的演示。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学生通过读书、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有了较深感悟,从而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需要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了启发,对学生起到了导行的作用。www-2-1-cnjy-com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