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Hello
!
The
First
Period
(A.Let's
talk
A.
Let's
play B.Let's
sing)
课时目标
1.能听懂、会说句型:“Hello/Hi,
I'm…”。
2.初步接触、了解表示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的日常用语。
3.会唱“B.Let's
sing”部分的歌曲。
4.培养学生乐于开口、敢于开口说英语的勇气,激发学生想学、乐学英语的兴趣和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
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的日常用语的学习。
难点
自我介绍用语“I'm…”的发音。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课时教学相关的人物图片和头饰。
2.学生准备与本课时教学相关的人物头饰。
3.教师准备教学录音带、录音机。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课前热身
(Warm-up)
1.打招呼。
教师用“Hello!/Hi!”和学生打招呼。
T:
Hello,boys
and
girls.
Ss:Hello!
T:
Hello,
S1
.
S1:Hello!
T:Hi,S2.
S2:Hi!
…
2.B.Let's
sing.
(1)教师播放歌曲Hello!的录音,学生听录音,感知用英语和别人打招呼的方法。
(2)教师两次播放歌曲录音,全班学生跟唱。
(3)学生分组比赛唱,比一比哪组唱得最整齐、最正确,教师表扬唱得好的小组。
二、课前预习
(Preview)
1.教师说:“今天班里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然后依次出示Miss
White,Wu
Yifan,
Sarah,
Liu
Xin
和John的人物图片,并分别说:“Hello,Miss
White.
Hi,
Wu
Yifan…”。
2.教师依次出示上面的人物图片,学生分别用句型“Hello/Hi,…”和这些人物打招呼。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1.A.Let's
talk.
(1)教师用句型“Hello/Hi,…”和全班学生打招呼,然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用句型“Hello/Hi,…”和组内的其他成员打招呼。
板书课题:Hello!
教师用中文介绍,使学生知道“Hello!”是“你好!”的意思。
(2)自我介绍。
①教师用句型“Hello/Hi,I'm…”进行自我介绍。
②教师戴上Sarah的人物头饰,说:“Hello!I'm
Sarah./Hi!I'm
Sarah.”
(教师在示范时,一定要用手势语言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初学者,体态语言和手势语言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要适时利用手势、动作以及表情来配合教学。同时提醒I'm的发音:应为/aIm/,不能读成/em/)
③分别给几位学生戴上Sarah,Liu
Xin,Miss
White,
Wu
Yifan,John的人物头饰,让学生扮演这些人物并到讲台前说:“Hello!I'm…”,如:
S1:Hello!
I'm
Sarah.
S2:Hello!
I'm
Liu
Xin.
(3)教师先播放两遍对话录音,然后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4)学生在三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后,教师请两组学生上讲台表演。
2.A.Let's
play.
(1)教师戴上John的人物头饰,并请一位女学生上讲台,给她戴上Liu
Xin的人物头饰,师生进行对话,如:
T:Hi,I'm
John.
S:Hello,I'm
Liu
Xin.
(2)学生同桌分别戴上不同的人物头饰,仿照上面的对话进行练习。
四、巩固延伸
(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1.重点句型。
Hello,I'm
Miss
White.
你好,我是怀特老师。
Hello,I'm
Wu
Yifan.
你好,我是吴一帆。
Hi,I'm
Sarah.
你好,我是莎娜。
2.情景练习。
(1)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课时所学用语的使用情景,并让学生自己拟定一个使用所学用语的场所。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练习。
(2)教师用课件出示不同的见面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相互打招呼,如:
情景一:清晨,两位小朋友在校门口相遇,猜猜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情景二:假如你是新同学,你该怎样用英语做自我介绍?
……
五、课堂小结
(Summary)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时所学的主要内容。
The
Second
Period
(A.
Let's
learn
A.
Let's
chant)
课时目标
1.进一步巩固表示打招呼、自我介绍的日常用语,并能在不同的情景中准确运用。
2.能听、说、认读单词:“crayon”,“pencil”,“eraser”,“
ruler”,并能用英语介绍自己拥有的文具。
3.初步了解不定冠词a和an的用法。
4.能熟练运用句型“I
have…”表达自己拥有某物。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课堂用语。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听、说、认读有关文具的四个单词:“crayon”,“pencil”,“eraser”,“ruler”。
难点
能较准确地读出本课时的“三会”单词,尤其是“crayon”,“eraser”两个单词的发音。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教学所需的录音机和教学录音带。
2.教师准备与本课时配套的文具(实物)和单词卡片。
3.Sarah,
Wu
Yifan
,
Miss
White,
John,Chen
Jie等人物的头饰。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课前热身
(Warm-up)
1.教师用“Hello!”,“Hi!”等问候语和学生打招呼。
2.教师播放英语歌曲Hello!的录音,学生跟着录音全班齐唱。
二、课前预习
(Preview)
1.请几位学生戴上Sarah,
Wu
Yifan,Miss
White,John,Chen
Jie等人物的头饰,两人一组相互打招呼,如:
S1:Hello,Sarah!
S2:Hi,Wu
Yifan!
2.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打招呼问候(用自己的英文名或中文名)。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1.A.Let's
learn.
(1)教师事先安排一位学生扮演Zoom,并向学生介绍情景:今天是Zoom的生日,爸爸、妈妈为他买了个新书包作为生日礼物(拿出准备好的书包)。Zoom打开书包,依次拿出蜡笔、铅笔、橡皮、尺子,教师根据Zoom拿出的文具说:“Crayon,pencil,eraser,ruler.”。
(2)教师通过实物介绍新词,带读并示范如何在四线三格中书写。
(3)教师拿出一把尺子,说:“Look!I
have
a
ruler.
A
ruler.”。
教师再分别出示铅笔和蜡笔的实物,用相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认知句型“I
have…”所表示的含义。最后教师拿出一块橡皮,说“Look!
I
have
an
eraser.
An
eraser.”(教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强调不定冠词a和an)
教师拿出一把尺子,说:“A
ruler.”,再拿出一块橡皮,说“An
eraser.”,让学生感知a和an的不同用法。然后教师讲解a和an的用法。(a用于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an用于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学生可能分不清什么是元音音素,什么是辅音音素,在这里不作要求,只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即可)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续)
(4)学生同桌合作,进行对话练习。
(5)播放“A.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单词来认读,力求做到“眼、口、手、心、耳”的综合运用。
2.A.Let's
chant.
(1)教师依次请几位学生拿起自己的文具,说:“I
have
a/an…”,教师拿起相应的文具,说:“Me
too.”,引导学生明白“Me
too.”表示的含义。
(2)教师分别拿出文具实物图,说:“I
have
a/an…”,学生齐声回答:“Me
too.”。
(3)教师播放两遍“A.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录音并小声跟读。
(4)全班学生先跟录音齐唱“A.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然后再分组比赛唱、分男女生比赛唱。
四、巩固延伸
(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重点单词和句子。
(1)pencil 铅笔
This
is
a
red
pencil.
这是一支红铅笔。
(2)eraser 橡皮
blackboard
eraser 黑板擦
a
pencil
eraser 一块橡皮
(3)crayon 蜡笔
It
is
Lily's
crayon.
这是莉莉的蜡笔。
(4)ruler 尺子,直尺
This
is
a
long
ruler.
这是一把长尺子。
(5)I
have
a
ruler.
我有一把尺子。
I
have…表示“我有……”
a/an都表示“一个”,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an用于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
五、课堂小结
(Summary)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The
Third
Period
(B.
Let's
talk B.Let's
play)
课时目标
1.初步学习询问对方的姓名及其回答的表达方式:“What's
your
name?”,“My
name's…”。
2.学习表达道别的方法:“Goodbye!”。
3.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了解表示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姓名的日常交际用语。
难点
1.将两种自我介绍的句子“I'm…”和“My
name's
…”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运用。
2.对“What's
your
name?”进行回答。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自己的姓名卡及本课时教学所需的人物图片。
2.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空白卡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教学录音带。
4.教师准备一些作为奖励的小礼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课前热身
(Warm-up)
1.自由谈话。
T:Hello/Hi,boys
and
girls.
Ss:Hello/Hi,Mr/Miss…
T:(拿出一支铅笔)I
have
a
pencil.
Ss:(拿出一支铅笔)Me
too.
T:(拿出一把尺子)I
have
a
ruler.
Ss:(拿出一把尺子)Me
too.
2.学生分组比赛唱歌曲Hello!,比一比哪组唱得最整齐、最准确,教师予以表扬。
二、课前预习
(Preview)
1.教师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做自我介绍,如:
T:Who
can
introduce(介绍)
yourself?
S:Me.
Hello,I'm…
2.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
T:Hello!I'm
Mr/Miss…
S1:I'm…
T:Hello,S2.
S2:Hi,Mr/Miss…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1.B.Let's
talk.
(1)教师指着自己的英文姓名,说:“Hello!
I'm
Miss/Mr…”,然后用句型“My
name's…”反复说3~4遍自己的名字,速度由慢到正常。接着教师问一位学生:“What's
your
name?(用清晰、缓慢的语调问两遍)”,边问边指着他/她的姓名卡,并用口型提示他/她回答:“My
name's…”。教师应重点表扬第一个回答的学生,并发给他/她小奖品,鼓励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回答,努力模仿所学的新句型。
用类似的方法在教室里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注意引导学生用句型“My
name's…”回答问题。
(2)学生跟读句子“What's
your
name?”,注意引导学生掌握“name”一词中字母“a”的发音。
(3)教师用课件出示放学后师生一起出校门的情景图,让学生说说此时师生各应该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学习表示道别的用语:“Goodbye!/Bye!”。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续)
(4)学生四人一小组,一位学生扮演“小老师”,其他学生扮演学生,进行道别练习。
(5)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B.Let's
talk”部分的内容,然后全班一起跟读。(注意提示学生区分发音的正、误,培养学生听英语的习惯。在纠正发音时要适度,切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B.Let's
play.
(1)学生拿出准备的空白卡片,在上面写上自己的英文名,同桌之间进行对话,如:
S1:What's
your
name?
S2:My
name's…
(2)教师把学生的姓名卡片收上来并打乱顺序,随意抽出一张姓名卡,让与姓名卡上名字相对应的学生站起来和教师进行对话,如:
T:What's
your
name?
S:My
name's…
(3)教师将姓名卡片发给各个小组,每组中一位学生扮演“小老师”,负责抽卡片,其他学生举手,“小老师”将一张卡片递给一位学生并与该名学生仿照上面的对话进行操练。
四、巩固延伸
(Consolidation&
Extension)
1.重点句型。
(1)Hello!
I'm
Mike.
你好,我是迈克。
(2)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3)My
name's
John.
我的名字叫约翰。
(4)Bye!/Goodbye!再见!
2.猜猜我是谁。
教师出示Sarah,Mike,Chen
Jie,John,Wu
Yifan的人物图片,然后将图片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并使图片的背面面向学生,教师依次请学生上讲台随意拿一张图片,让其他学生猜猜他/她是谁。如果学生猜错了,讲台上的学生就摇头说:“No.”;如果猜对了,该名学生就说:“Yes.
His/Her
name's…”。
五、课堂小结
(Summary)
师:这节课主要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The
Fourth
Period
(A.
Let's
sing B.
Let's
learn B.Let's
do)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有关学习用品的词汇:“bag”,“book”,“pencil
box”,“pen”。
2.了解一些简单的指示语,要求学生听懂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3.会唱“A.Let's
sing”部分的歌曲。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听、说、认读四个有关学习用品的词汇:“bag”,“book”,“pen”,“pencil
box”。
难点
能听懂“B.Let's
do”部分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2.教师准备一个装满文具的书包。
3.教师准备尺子、铅笔、蜡笔和橡皮的图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课前热身
(Warm-up)
1.打招呼。
T:Hello,I'm…What's
your
name?
S1:Hello,Miss…!
My
name
is…
T:What's
your
name?
S2:I'm…
…
2.A.Let's
sing.
(1)教师用课件出示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学生认读。
(2)教师播放两遍歌曲A B C song的录音,学生小声跟唱。
(3)全班学生齐唱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二、课前预习
(Preview)
复习。
(1)看看说说。
教师依次出示在“A.Let's
learn”部分所学的尺子、铅笔、蜡笔和橡皮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说出相对应的英文。
(2)教师拿着尺子的图片,说:“I
have
a
ruler.”,然后再分别拿着铅笔、蜡笔和橡皮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句型“I
have…”,最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用实物练习句型“I
have…”。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1.B.Let's
learn.
(1)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个装满文具的书包,呈现给学生。
T:Look,I
have
a
bag.
What's
in
it?
让学生先猜后摸,鼓励他们说出已学过的单词。
(2)用“pencil”引出单词“pencil
box”。
T:Is
it
a
pencil?
学生摸后,教师从书包中拿出“pencil
box”,说:“It's
not
a
pencil.
It's
a
pencil
box.”。
教师板书该单词,领读后用“唱反调”的方法让学生练读。
教师在教学“pencil
box”时,也可以出示单词“pencil-case”,并说明它们的区别:用软皮或塑料制成的通常称为“pencil-case”,用铁皮等较坚硬材料制成的叫做“pencil
box”。
教师用实物教学单词“bag”,“book”,“pen”。
(3)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指着相应的单词并跟读。
(4)教师将生词卡片发给学生,请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简笔画画出与卡片上单词相对应的文具。对画得正确的、好看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2.B.Let's
do.
(1)教师边做打开书的动作边说:“Open
the
book.”,然后边做合上书的动作边说:“Close
the
book.(重复两次)”。再拿起铅笔盒,做打开、合上的动作,并说:“Open
the
pencil
box.
Close
the
pencil
box.”,请学生说出“open”,“close”的意思。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续)
(2)教师拿出一位学生的书包,让该学生背上,并说:“Carry
your
bag.”。然后再和其他几位学生重复此动作和句型,帮助学生明白“Carry
your
bag.”的意思。最后让全班学生做背书包的动作,边做边对同桌说:“Carry
your
bag.”
(3)教师让学生跟着自己做动作,如教师拿起自己的书本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也照样做此动作,此时教师晃一晃手中的书本,说:“Show
me
your
book.”,然后教师再用其他实物练习几次,帮助学生明白句型“Show
me
your…”的意思。
(4)教师播放两遍“B.Let's
do”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5)我说你做。
全班学生站起来,分成两组,教师随意说出“B.Let's
do”部分的一个指令,全班学生做动作,做错动作的学生坐下。几轮以后,站着学生多的那一组为获胜组,教师予以表扬。
四、巩固延伸
(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重点句型。
(1)Oh,no!哦,不!
(2)Open
your
pencil
box.
打开你的文具盒。
(3)Show
me
your
pen.
把你的钢笔给我看。
(4)Close
your
book.
合上你的书。
(5)Carry
your
bag.
背上你的书包。
五、课堂小结
(Summary)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时所学的新单词和句型。
The
Fifth
Period
(A.
Let's
find
out B.
Start
to
read)
课时目标
1.能顺利地在教材呈现出的情景图中找出英文字母。
2.能迅速地在所给的几组字母中找出相同的字母。
3.能在一定数量的单词中找出各个单词的数量,培养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
4.在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地找出所给单词的数量。
难点
初步渗透英文字母的教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教师准备本单元所学的表示学习用品的图片、“A.Let's
find
out”部分的挂图。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课前热身
(Warm-up)
打招呼。
T:Hello,boys
and
girls.
Ss:Hello,Mr/Mrs/Miss…
T:What's
your
name?
S1:My
name's…
T:What's
your
name?
S2:My
name's…
…
二、课前预习
(Preview)
1.教师播放歌曲A B C song的录音,学生听完后全班合唱,然后再分组比赛唱、分男女生比赛唱。
2.联系实际。
(1)用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节目的画面,问:“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是什么?”学生应该可以很容易答出。
(2)再用课件出示NBA比赛的场景,问:“这些人在做什么?他们打篮球所在联盟名称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出示更多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英文缩写,帮助体会英文字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1.A.Let's
find
out.
(1)字母游戏。
教师说指令,请两位学生做下面的动作:两位学生一左一右隔着约半米的距离并排站好,慢慢地左右倾斜直至头紧紧贴在一起,一左一右两只小手拉在一起,这样就组成了字母“A”。然后让其他学生猜这两位学生表演的是哪个字母,学生应该能很容易地猜出来。
(2)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鸡蛋的图片,让学生猜像哪个字母。学生猜出来像字母“O”后,教师就说:“Hello,
I'm
O.”。然后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再引出其他一些字母。
(3)教师出示“A.Let's
find
out”部分的教学挂图,让学生欣赏图中的美景,并观察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4)学生两人一组找出图中包含的英文字母,然后教师请一位学生说出找出的字母,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板书这些字母。
(5)师生共同写出与这些字母相对应的大小写形式。
2.B.Start
to
read.
(1)Circle
the
same
letters.
①让学生仿照示例圈出其他组的相同的字母。
②算一算。
将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小组内的学生合作在纸上列出全班学生姓名的首字母,然后算出各个字母的数量,比比哪组学生的速度快、算得准。
(2)Read
and
count.
①我说你译。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续)
教师逐个说出本单元所学的学习用品的汉语名称,学生大声说出其英语名称,复习有关学习用品的单词。
②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合作,数数本部分所列单词的数量,比比哪组数得快、数得准。
四、巩固延伸
(Consolidation&
Extension)
1.我会写。
(1)学生在六人小组内分别用汉语拼音写出自己学校的名称、父母的名字以及自己的名字,然后小组内的学生相互检查,并作出评价。
(2)教师请几位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并让他们大声读出这些字母。
2.游戏:Bingo。
规则:学生在下面的方格中写出九个本单元所学的单词,教师随意地读单词,学生在听到的单词上画圈,如果圈出的单词连成一条直线(可以是横行、竖行或斜行),该学生就大声说:“Bingo!”。
五、课堂小结
(Summary)
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时的主要内容。
The
Sixth
Period
(B.
Let's
check C.
Story
time)
课时目标
1.通过听力、连线练习,检查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词汇。
3.能读懂“C.Story
time”部分的故事。
重点难点
重点
听力练习
难点
“C.Story
time”部分的故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课教学有关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C.Story
time”部分的录像。
4.学生准备空白的卡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课前热身
(Warm-up)
1.打招呼
T:
Hello,everyone.
Ss:Hi,Mr/Miss…
T:What's
your
name?
S1:My
name's…
T:What's
your
name?
S2:I'm…
…
2.请几位学生用句型“I
have
a/an…”说出自己拥有的东西,学生需边说边展示相应的物品。
3.请一名歌唱得好的学生领唱英语歌曲Hello!
二、课前预习
(Preview)
1.复习有关文具的单词,可通过实物或单词卡片帮助复习。
2.我说你做。
教师用句型“Show
me
your…”请学生将他们的文具拿出来并展示给大家看。
三、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1.B.Let's
check.
(1)Listen
and
number.
①教师逐个出示该部分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猜猜图中的人物都会说些什么。
②播放两遍录音,让学生标序号。
③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核对答案。
④全班学生跟读录音。
⑤教师请几对学生上讲台表演图上的情景,可适当发挥。
(2)Look
and
match.
①学生将图片与相对应的单词连线。
②看谁反应快。
a.学生在卡片上写出表示学习用品的单词,并将卡片随意摆在课桌上。教师随意说出一个单词,学生就举起相应的单词卡片。
b.请一位学生扮演“小老师”说单词,其他学生举卡片。
(此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单词,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2.C.Story
time.
(1)教师出示插图,做背景介绍:“This
is
Zoom,
and
this
is
Zip.
They're
good
friends.
Now,
they're
playing
a
game.
Let's
see.”。
(2)教师播放故事的录像,让学生通过录像理解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模仿故事人物的语音、语调说以下句子:“Who's
there?”,“Guess!”,“Are
you
Tu-tu?”,“Let's
play!”。
(3)播放两遍故事录音,学生跟读。
(4)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故事。
四、课堂小结
(Summary)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时所学的重点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