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
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但同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创设情境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在教学中,让学生阅读想象的同时,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语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1.引导学生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习笔画“、”;认识偏旁“门”。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学生准备:搜集夜空图;借助工具书,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1.结合课文内容导入新课。屏幕显示:(配乐呈现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小女孩儿张开双臂坐在月亮上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用自己的话说说。2.揭示课文课目。
1.欣赏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完图画之后的感觉。2.齐读课文题目。
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展现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晴朗夜空这一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2.引导学生互相检查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3.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去掉拼音认读生字。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5.找小老师领读课文。认真听、仔细评。
1.自由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2.和同桌互相检查,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3.通过多种形式认读带拼音和不带拼音的汉字。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1.配乐范读全诗。启发想象:你脑海里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然后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组成 3.指导学生齐读。4.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1.听老师读,想象画面。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3.齐读课文。4.说话练习。
微课设计:(配乐范读全诗)你脑海里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设计,再现情境,使学生集中精神,闭眼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出示生字:月、儿、头、里。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月、儿、头、里”四个字的书写。3.教师范写,重点强调“里”字的笔顺,引导学生跟老师数笔顺,书空临写。4.展示学生的作品,讲评。
1.认读生字。2.观察讨论交流“月、儿、头、里”四个字的书写。3.临写。4.观看学生作品,自我纠正。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词。2.指名读课文。
1.认读生字词。2.读课文,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检查课下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二句诗。(1)指名读第一、二句。(2)思考:(出示夜空图)“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呢?(3)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小小的”“弯弯的”要用可爱的语气来读。2.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句诗。思考:课文写的星星是怎样的 (闪闪的)天空呢 (蓝蓝的)3.语言训练,感受夜空的美。课件出示:星星很像(),多美呀!(宝石、珍珠、眼睛、明亮的灯)月亮很像(),真好看啊!(小船、眉毛、镰刀)4.指导学生表演读。
1.学习第一、二句诗。2.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3.进行语言训练,练习写话。4.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5.学习第三句诗。6.表演读。
问答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善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
1.指导学生配乐唱《小小的船》,加动作。2.引导学生朗读全文,想象一下夜空的美丽。3.指导学生进行背诵。
1.配乐唱《小小的船》,加动作。2.朗读全文,想象一下夜空的美丽。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
晴朗的夜空多美呀,请你注意观察,动手把那美妙的夜空画下来。
观察夜空,认真完成作业。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他们的画笔展示观察和想象到的夜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问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