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历史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15张ppt)+习题+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历史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15张ppt)+习题+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3 09:36:4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点1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
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
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
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
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
海权
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
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
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
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知识点2《马关条约》的签订
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
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
島屿、澎湖列島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等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识点3“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
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
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瓜分”狂潮: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
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
狂潮
“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
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
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
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
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知识点1甲午中日战争
1.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的罪恶梦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
的(A)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2.下列历史情景发生在平壤战役期间的是(B)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左宝贵中炮牺牲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丁汝昌自杀殉国
3.“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
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C)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
人寰的大屠杀是(B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共15张PPT)

5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三、“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1、爆发:
年,朝鲜发生
,清政府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东学党起义
1894
2、经过:
黄海海战
平壤战役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
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
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舰队躲

军港,日军趁机夺去了制海权。
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
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1895年,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

自杀殉国,
全军覆没。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
孤军奋战,最终失败。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旅顺大屠杀
左宝贵
黄海海面
邓世昌
威海卫
徐邦道
丁汝昌
北洋舰队
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失败的原因:
清朝的腐败是失败的根源;
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一部分清军将领贪生怕死;
武器装备落后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人物:李鸿章(中)、伊藤博文(日)
《马关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四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更严重破坏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
清财政不堪重负,更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资本输出,加深掠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汉口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重庆
沙市
苏州
杭州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瓜分”狂潮:
(2)“门户开放”: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权利、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门户开放”:1899年,
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早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三、“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
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肠,代表德国,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狂奔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还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
勿忘国耻
中英《南京条约》
①割让香港岛;
②赔银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中日《马关条约》
①割让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银二亿两;
③增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④在华设厂。
④经济侵略加剧;
⑤受控制程度加深。
①割地面积增加;
②赔款数额倍增;
③侵略深入内地;
半殖民地性质大大加深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系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1.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在黄海海战中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黄海海战发生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2.在近代历史上,日本曾割占中国台湾50年(1895--1945年),其所凭据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
)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B
B
B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
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
”。
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
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
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
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
孤军奋战,最终失败。日军在
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
自杀殉国,
全军覆没。
知识点2 《马关条约》的签订
签订:
年春,清政府派
前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两;开放沙市、
、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
等。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化程度。
知识点3 “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

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
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瓜分”狂潮: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
”的“瓜分”中国狂潮。
“门户开放”:1899年,
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
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甲午中日战争
1.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罪恶梦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的(
)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2.下列历史情景发生在平壤战役期间的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左宝贵中炮牺牲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丁汝昌自杀殉国
3.“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
知识点2 《马关条约》的签订
5.“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台湾是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6.《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一相比,我们从图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图一 《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
 图二 《马关条约》中新增的通商口岸
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知识点3 “瓜分”中国狂潮
8.如图的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
A.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辽东战役
C.巴黎和会
D.三国干涉还辽
9.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能力提升】
10.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这句话最能说明(
)
A.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
B.中国力避冲突,避战保船
C.中国是日本占领朝鲜的障碍
D.日本独吞朝鲜后入侵中国
11.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0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涨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投资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乡。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酷炎的夏日”是哪国侵略者?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是近代哪次侵略战争?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何时签订的?当时中方代表是谁?
(3)除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直击中考】
14.(镇江中考)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引文中的“亡国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管理
1894
甲午中日战争
左宝贵
邓世昌
威海卫
徐邦道
旅顺
丁汝昌
北洋舰队
1895
李鸿章
台湾
2亿重庆
开设工厂
半殖民地
法国
德国
3000
势力范围
美国
门户开放
均等
基础过关
1.A
2.B
3.C
4.B
5.B
6.D
7.D
8.D
9.C
能力提升
10.A
11.A
12.D
13.答案:(1)日本侵略者。甲午中日战争。(2)《马关条约》。1895年。中方代表是李鸿章。(3)规定:还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直击中考
1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