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北伐胜利进军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中共“三大”召开
(1)时间:1923年6月
(3)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
加入国民党。
(2)地点:广州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个人身份
2.国民党一大
(1)时间:1924年
(2)地点:广州
(3)内容: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意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是怎样建立的 它的办学方针是什么?有何作用?
(1)创办: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2)目的: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黄埔军校校址
总理孙中山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教官恽代英
校长蒋介石
党代表廖仲恺
(3)领导: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4)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党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军校学员在上政治课
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北伐的对象是什么?
北伐的方针是什么?
二、北伐胜利进军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时间:1926.7-1927
北伐誓师大会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武汉
4.战况:
(2)江西战场:连克九江、南昌,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1)两湖战场:它是北伐的主战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攻占武昌,基本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3)接着,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倒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军事家。1919年投身民主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
群众欢迎北伐军
3.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共合作破裂
(1)开始破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全面破裂: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蒋介石在界河前线
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
3.二次北伐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专列被炸现场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三省“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想一想:
为什么说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1.担任黄埔军校党代表的是(
)
A.周恩来
B.蒋介石
C.恽代英
D.廖仲恺
2.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是在(
)
A.1926年5月
B.1926年7月
C.1927年5月
D.1927年7月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
B
B
课
后
练
习第15课
北伐战争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共产党员以
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
、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
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
、
、
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
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任校长,
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
作了准备。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
、孙传芳、
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①
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
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
主力被基本消灭。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
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
,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
运动蓬勃发展。
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知识点3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
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
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进至
、
一带。奉系军阀
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其子
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
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C)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B)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3.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曾为某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学校是(B)
A.京师同文馆
B.黄埔军校
C.马尾船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
4.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地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C)
A.辛亥革命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5.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C)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
6.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B)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知识点3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7.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D)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8.“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C)
A.“分共会议”的召开
B.张学良改易旗帜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北伐战争失败
【能力提升】
9.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10.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
材料二: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到达新的高峰。
材料三:……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黄埔军校”建立于何地?根据材料分析,它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请你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直击中考】
12.(广东中考)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3.(河南中考)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第15课
北伐战争
知识管理
革命统一战线
个人
工人
1924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黄埔
蒋介石
周恩来
北伐战争
吴佩孚
张作霖
湖南、
叶挺
吴佩孚
孙传芳
长江流域
工农革命
上海
四一二反革命
汪精卫
北京
天津
张作霖
张学良
基础过关
1.C
2.B
3.B
4.C
5.C
6.B
7.D
8.C
能力提升
9.A
10.A
答案:(1)湖南、湖北。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广州。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3)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骨干;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模范作用;广大工人农民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国际援助等。
直击中考
12.B
13.B(共23张PPT)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
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
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
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
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
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
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
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
战争作了准备。
知识点2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
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湖北战场上,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
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
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
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
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
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知识点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
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
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
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
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进至北
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
人炸死。1928年底,其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
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
了全国
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
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
线的会议是(C)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
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
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
战线的标志是(B)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