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知识点1七七事变
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
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拒,随即炮轰我
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
“卢沟桥事变”
意义: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阁壮烈
殉国
知识点2第二次国共合作
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
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战线的步伐
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
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
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任军长
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
地位。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知识点3淞沪会战
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
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
沪会战结東
意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
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南京大屠杀
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
府迁往重庆,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
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知识点1七七事变
1937年,埃德加·斯诺在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
会上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
习 为什么要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刀
埃德
加·斯诺的质问针对的是(C)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
2.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
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A)
A.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3.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
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
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B)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杨靖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知识点2第二次国共合作
4.“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
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
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
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C)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共29张PPT)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淞沪会战
四、南京大屠杀
你还记得日本侵华的步骤吗?
一、七七事变
1.爆发
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炮轰我军驻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卢沟桥。卢沟桥距北平十余公里,是北平西南的门户。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
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兄弟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
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官兵英勇抵抗
佟麟阁副军长、赵登禹师长相继为国捐躯
1937年7月28日—30日,平津失陷
日军攻下卢沟桥
日军攻入北平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影响
为什么说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才是全民族的抗战?
七七事变之前,蒋介石一直推行不抵抗政策;
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背景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工农红军的改编
西北工农红军
八路军
(第18集团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
谋
长:叶剑英
115师
120师
129师
师长
林
彪
师长贺
龙
师长刘伯承
南方游击队
新四军
军长
: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和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2.形成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合作宣言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国的爱国军人殊死抵抗,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日本步伐,日本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被中国守军击毙,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会战爆发。
二、淞沪会战
1.爆发
日军先后调集30多万兵力,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
2.过程
中国军队先后出动70余万兵力,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姚子青
谢晋元
3.结果
1937年11月12日,
上海失守
4.意义
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三、南京大屠杀
1.时间
1937年12月。
2.概况
日军攻陷南京后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屠杀南京手无寸铁的居民、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多万人以上。
1937年12月15日,占领南京的日军正在掠夺财物。
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
日军砍头比赛,暴行令人发指!
南京大屠杀中进行杀人比赛的日本刽子手野田岩和向井敏明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后,你有何感想?
对于日本国内出现的否定战争罪恶的逆流,我们应如何对待?
警钟长鸣
日本教材中说“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使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你认为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我们不否认打仗是要死人的,那是在战场上作战难免的。但是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对那些已经放下武器的军人、警察和无辜百姓进行屠杀,并且公然违背国际法进入“安全区”残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所以日本历史教科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是公然歪曲历史,企图逃避责任。
首先,清醒的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一定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其次,我们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暴行,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
最后,我们要发奋读书,让历史不再重演。
1.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观察下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
C
课
后
练
习
B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爆发:
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
”。
意义:标志着中国
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
、
壮烈殉国。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
的步伐。
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
,叶挺任军长。
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
的合法地位。以国共为主导的
正式建立。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
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打破了日本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背景:
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
。国民政府迁往
,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万人以上。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1.1937年,埃德加·斯诺在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要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刀?……”埃德加·斯诺的质问针对的是(C)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
2.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A)
A.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
3.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B)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4.“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C)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小华为“建军9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其中与国共合作密切相关的是(B)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6.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一名日本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由此打响了(B)
A.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7.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D)
A.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8.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D)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9.2016年12月11日,大型电视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首映式在如图中的纪念馆举行。该纪录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C)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淞沪会战
【能力提升】
10.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漫画《“七七”与“切切”》,见下图(注: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侧举行军事演习。11时左右,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炮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材料二: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入侵。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如何应对的?
(3)材料三中日本的新闻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共有多少中国军民死于非命?为了在此事件中死难的国民,我国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公祭日,请你谈谈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最想向世界人民表达的愿望是什么?
【直击中考】
12.(随州中考)下边两则材料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3.(南宁中考)今年6月1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正式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知识管理
1937
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
赵登禹
佟麟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八路军
第四军
国共合作宣言
中国共产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上海
淞沪会战
3
1937
南京
重庆
30
基础过关
1.C
2.A
3.B
4.C
5.B
6.B
7.D
8.D
9.C
能力提升
10.A
11.答案:(1)七七事变。1937年。(2)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3)南京大屠杀。30多万人。可以时刻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牢记耻辱,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4)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意思相近即可)
直击中考
12.C
1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