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有
理数的加法法则1课堂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一般应用
有理数的加法的实际应用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1.如果+2表示向正方向走2个单位,那么-3
表示_____________.
2.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5的相反数是
________,5与-5互为_________.温故知新1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知1-导 动物王国举办奥运会,蚂蚁当火炬手,它第一次从数轴上的原点上向正方向跑一个单位,接着向负方向跑一个单位.蚂蚁经过两次运动后在哪里?如何列算式?知1-导演示1+1-1(+1) +(-1)=0知1-导8+(-8),(-3.5)+(+3.5) 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
多少呢?如何用上面的例子来解释?举一反三知1-导仿照上面的例子,计算2 +(-5)=2-30-5+2演 示 2-3知1-导计算8 +(-6)=8-20-6+8演 示 32462知1-讲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
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 —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知1-讲 例1 计算:
(1)(-3)+(-9). (2)(-4.7)+3.9.
解:(1)(-3)+(-9)=-(3+9)=-12.
(2)(-4.7)+3.9 =-(4.7-3.9)=-0.8.知1-讲 例2 计算:
(1)(-2)+(-11); (2)(+20)+(+12);
(3)
导引:(1)(2)(3)题都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利用同号
两数相加的法则进行计算.
解:(1)原式=-(2+11)=-13.
(2)原式=+(20+12)=32.
(3)知1-讲 例3 计算:(1)(-30)+(+6);(2)
(3) ;(4)
导引:这4道题都属于异号两数相加,先观察两个加
数的符号,并比较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大小,
再根据异号两数相加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1)(-30)+(+6)=-(30-6)=-24.
(2)
(3)
(4)知1-讲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基本步骤:
一是辨别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
二是确定和的符号,
三是判断应利用绝对值的和还是差进行计算.知1-练 口算:
(1)(-4)+(-6) (2) 4+(-6)
(3) (-4) +6 (4) (-4)+4
(5) (-4) +14 (6) (-14) +4
(7)6+(-6) (8)0+(-6)1=-10=-2=2=0=10=10=0=-6知1-练在以下每题的横线上填写和的符号,运算过程及结果.
(1)(-15)+(-2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23)=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5)+(-2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5)+0=________.
(2015·南京)计算|-5+3|的结果是( )
A.-2 B.2 C.-8 D.823-15+2338+23-158-23-15-8-15B知1-练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7)+(+3)=-10
C. D.
对于两个有理数的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比任何一个有理数大
B.至少比其中一个有理数大
C.一定比任何一个有理数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DD2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一般应用知2-讲 例4 已知a+b<0,则对a,b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b都为负
B.a,b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
C.a,b其中一个为零,另一个为负数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导引:根据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可知,和为负数的应该有三
种情况,即“都为负、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
正数的绝对值、其中一个为零,另一个为负数”. D知2-讲 有理数加法中和的符号法则可以正向运用也
可以逆向运用,正向运用时结果是唯一的,但逆
向运用时结果不唯一.知2-练有理数a是最小的正整数,有理数b是最大的负 整数,则a+b等于________.
(中考·泰安)若( )-(-2)=3,则括号内的数是( )
A.-1 B.1 C.5 D.-5
120B知2-练已知|x-2 016|+|y+2 017|=0,则
x+y=( )
A.1 B.-1
C.4 033 D.-4 0333B知3-讲3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的实际应用 例5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以4∶1战胜黄队,黄队以
2∶0战胜蓝队,蓝队以1∶0战胜红队,计算各
队的净胜球数.
导引:可规定进球记为“+”,失球记为“-”,因为红
队进4个球,失2个球,所以净胜球数为4+(-
2)=2,同理可求出黄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
知3-讲解:规定进球记为“+”,失球记为“-”.
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2,
黄队的净胜球数为2+(-3)=-1,
蓝队净胜球数为1+(-2)=-1.
知3-讲?
本题采用了转化思想. 把进球记为“+”,失球
记为“-”,这样就把求净胜球数问题转化成了求
进球数与失球数的和的问题了.知3-练冬天的某天早晨6点的气温是-1 ℃,到了中午气温比早晨6点时上升了8 ℃,这时的气温是________℃.
A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点A沿数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到点B,则点B所表示的数为( )
A.-3 B.3 C.1 D.1或-3
127C知3-练汽车从A地出发向南行驶了48千米后到达B地,又从B地向北行驶20千米到达C地,则A地与C地的距离是( )
A.68千米 B.28千米
C.48千米 D.20千米
3B有理数的
加法类型同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0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
异号两数相加互为相反数的
两数相加提示:
(1)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中首先判断属于加法
中的何种类型,再按该类型法则计算;
(2)在求和的绝对值前先确定和的符号,注意
符号优先.课件26张PPT。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有
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课堂讲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应用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1)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当两数的绝对值不相等时,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 . (4)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 ___________. 0这个数并且用较大的绝对值复习提问 1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知1-导△+□(△+□)+○□ +△△+(□+○)(-8)66(-8)6(-8)611(1)请在下列图案内任意填入一个有理数,要求相同的图
案内填相同的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8)知1-导(2)算出各算式的结果,比较左、右两边算式的结
果是否相同.
(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知1-讲1.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知1-讲例1 计算16 + (-25) + 24+ (-35). 解: 16 + (-25) + 24+ (-35)
= 16 + 24 + [ (-25) + (-35)]
=40+ (-60)
=-20.本例中是怎样使计算简化的?根据是什么?知1-讲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
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知1-讲 例2 计算:43+(-77)+37+(-23).
导引: 先把正数、负数分别结合,然后再计算.
解: 原式=(43+37)+[(-77)+(-23)]
=80+(-100)
=-20.知1-讲 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先将所有的正数结
合在一起,所有的负数结合在一起,再进行运算,
简称同号结合法.知1-讲 例3 计算:
导引:将-3.75, -2.5和2.85,3.15分
别结合在一起,然后相加.
解:原式=知1-讲 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如果既有分数又有小数,
一般先将小数转化为分数(有时也将分数转化为小
数),然后把能凑成整数的数结合在一起,这样能
使计算简便,简称凑整法.知1-练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31) +(+19) +(-5) +(+31)=
[(-31) +( )]+[( ) +( )].1+31+19-5知1-练在算式每一步后面填上这一步所根据的运算律:
(+7) +(-22) +(-7)
=(-22) +(+7) +(-7) ____________
=(-22) +[(+7)+(-7)] ____________
=(-22) +0
=-22. 2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知1-练计算:(-1.75)+(+7.3)+(-2.25)+(-8.5)+(+1.5)=[(-1.75)+(-2.25)]+[(+1.5)+(-8.5)]+(+7.3)运用了( )
A.加法的交换律 B.加法的结合律
C.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D.以上都不对
3C2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应用知2-讲 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建立
加法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正负数的和,
再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律来计算.知2-讲 例4 5袋大米,以每袋5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
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
记录如下(单位:千克):+0.5,-0.2,0,
-0.3,+0.3,则这5袋大米共超过或不足多少
千克?总质量为多少?
导引: 先利用称重记录数据求出超过或不足的千克
数,再用5袋的标准总质量加上这个数,即得
最后总质量.知2-讲解:(+0.5)+(-0.2)+0+(-0.3)+(+0.3)
=[(+0.5)+(-0.2)]+0+[(-0.3)+(+0.3)]
=0.3+0+0
=0.3(千克),
50×5+0.3=250+0.3=250.3(千克).
答:这5袋大米共超过0.3千克,总质量为
250.3千克.
知2-讲 利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减少了大
数字计算的繁琐,注意在求总质量时,千万不
能忽视平均量的总量.知2-讲 例5 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图所示(单位:kg). 10袋
小麦一共多 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90 kg为
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
少千克?
知2-讲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91 + 91 + 91. 5+89 + 91. 2 + 91. 3+88. 7+88. 8+
91. 8+91. 1 = 905. 4.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
905.4-90×10=5. 4.
解法2:每袋小麦超过90 kg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
克数记作负数. 10 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1,+1,
+1.5,-1,+1.2,+1.3,- 1.3, -1. 2,+1. 8,+1.1.
知2-讲1+1+1. 5+(-1)+1. 2+1. 3+(-1. 3)+(-1. 2)+1.8+1.1
=[1 + (-1)] + [1. 2+(-1. 2)]
+[1.3 +(-1. 3)] + (1 + 1. 5 +
1. 8+1. 1)=5. 4.
90 × 10+5. 4 = 905. 4.
答:10袋小麦一共905. 4 kg,
总计超过5. 4 kg.
比较两种解 法.解法2中使用 了哪些运算律?知2-练计算(-20)+3 +20+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 )
A.把一、三两个加数结合,二、四两个加数结合
B.把一、二两个加数结合,三、四两个加数结合
C.把一、四两个加数结合,二、三两个加数结合
D.把一、二、四这三个加数先结合
1A知2-练计算 运用运算律计算恰当的是( )
A.
B.
C.
D.以上都不恰当
2A知2-练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4,+7,-9,+8,+6,-4,-3.则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地的________边________千米.
3东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及其应用:
①先将相反数相加;
②再将其中的同号的数相加;
③最后求异号加数的和,有分数时,可把相加得
整数的先加起来.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a+( b+ c )=( a +b )+c本节课里我的收获是……课件24张PPT。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有
理数的减法法则1课堂讲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1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知1-导 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减法. 例
如,本章引言中,北京某天的气温是- 3 ℃?
3 ℃,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
℃)就是3 –(-3).这里遇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
如图,你能看出3℃比- 3 ℃高多少摄氏度吗?知1-导(1)怎样理解3–(-3)=6?3 - (-3) = 63 + (+3) = 6相 同减变加相反数相 同知1-导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法则: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1、减号加号它的相反数2、减数 50-(-20)= 50 + 20减号变成加号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知1-讲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
相反数;即:a-b=a+(-b).这里a和b可以
是正,也可以
是负,还可以
为0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实质转化为加法运算. 转化的思想方法知1-讲 减法运算步骤:
(1)变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做到“两变一不变”,
“两变”中一变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二变减
数,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一不变”被减数
不变;
(2)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知1-讲 例1 计算:(1) (-3)-(-5). (2)0-7.
(3)7.2-(-4.8). (4)
解:(1) (-3)-(-5)= (-3)+5=2;
(2)0-7=0+(-7)=-7;
(3)7.2-(-4.8)=7.2+4.8=12;
(4)
知1-讲 例2 计算:(1) (+4.5)-(-2.8);
(2) (3)
导引: 运用减法法则,把“-”号变“+”号,并把减
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解: (1)(+4.5)-(-2.8)=(+4.5)+(+2.8)=7.3.知1-讲我们必须明确两点:
一是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关键在于利用法则
变减法为加法;
二是有理数减法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只有转化
为加法后才能进行计算.知1-练在下列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8)-(-6)=(-8)+(________);
(2)(-3)-4=(-3)+(________);
(3)0- =0+(________);
(4)8-2 016=8+(________).
1(中考·遂宁)计算:1- =( )
A. B.- C. D.-
26-4-2016C知1-练3与(-x)-(-y)相等的式子是( )
A.(-x)-(+y) B.(+x)+(-y)
C.(-x)+y D.(+x)-(-y)C2知识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知2-讲 例3 比较- 与- 的大小.
导引:有理数大小比较中我们介绍了作差比较大
小,并且应用作差比较法比较了两个正数
的大小;这种方法对于两个负数同样适用.
解:
知2-讲 两分数大小非常接近时,常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b有:(1)a-b>0?a>b;
(2)a-b=0?a=b;(3)a-b<0?a 这两数的差:
(1)3与-2;(2)4 与2 ;(3)-4与4;
(4)-5与-2.
你能发现所得的距离与这两数的差有什么关 系吗?
导引:先在数轴上求出给定的表示两数的点之间的距离.
知2-讲 解:(1)3-(-2)=5,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5.
(2)4 -2 =2 ,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2 .
(3)(-4)-4=-8,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8.
(4)-5-(-2)=-3,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为3.
发现:所得的距离与这两数的差的绝对值相等.
知2-讲1.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一可利用数轴
求.二可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绝对
值中阅读题中的结论);
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数轴上两点之间的
距离等于这两点表示的两个数之差的绝对值.
?
知2-讲 例5 王明同学连续记录了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 和
最低气温,其数据如下表(单位:℃):
由表中数据分析 :本周内气温最高是多少?气温
最低是多少?哪天的温差最大?温差最大是多少?知2-讲导引:温差最大即温度差的绝对值最大.
解:本周内气温最高是11 ℃,
气温最低是-13 ℃,周日的温差最大,
温差最大是11-(-1)=12(℃).知2-练若a为负数,则a减去它的相反数等于( )
A.0 B.2a
C.-2a D.2a或-2a
1若m<0,则|m-(-m)|等于( )
A.2m B.-2m
C.2m或-2m D.以上都有可能
2BB知2-练有理数a,b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值在( )
?A.-3与-2之间 B.-2与-1之间
C.0与1之间 D.2与3之间
3D知2-练(中考·桂林)桂林冬季里某一天最高气温是7 ℃,最低气温是-1 ℃,这一天桂林的温差是( )
A.-8 ℃ B.6 ℃
C.7 ℃ D.8 ℃4D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实质是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其转化的方法是“两变”:
一是“变”减号为加号;
二是将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课件23张PPT。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第4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加减混合运算1课堂讲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这个的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复习回顾加上相反数1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知1-导 在代数里,一切加法与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
加法运算. 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有的加号可以省略,
每个数的括号也可以省略.知1-讲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面各项都不变;
括号前面是“-”号, 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成它的相反数.知1-讲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怎么算呢?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与小学学的自然数的加减
混合顺序是一样的.
首先:根据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其次:每两个数间的运算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法则
进行计算.知1-讲 例1 计算(-20) + (+3) -(-5) -(+7).
分析:这个算式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
法法则,把它改写为(-20) + ( + 3) + (+5) + (- 7),
使问题转化为几个有理数的加法.
解: (-20) + (+3)-(-5)-(+7)
= (-20) + ( + 3) + (+5) + (- 7)
=[(-20) + -7)]+[(+5) + (+3)]
=(-27) + (+8)
= -19.这里使用了哪
些运算律?知1-讲 例2 〈易错题〉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
并说出它们的两种读法.
(1)-6-(-3)+(-2)-(+6)-(-7);
(2)
导引:本题要采用转化法,首先运用减法法则把加减混合
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然后再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
解:(1)-6-(-3)+(-2)-(+6)-(-7)
=-6+(+3)+(-2)+(-6)+(+7)知1-讲 读法一:负6、正3、负2、负6、正7的和;
读法二:负6加3减2减6加7.
(2)
读法一:
读法二: =-6+3-2-6+7.知1-讲(1)在省略符号和括号的过程中,若括号前是“+” 号,
则省略后,括号内各项不变;若括号前是“-”号,
则省略后,括号内各项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2)写成省略形式以后,为避免出错,可以将每个数
前面的符号看成这个数的性质符号.知1-讲 例3 计算:
错解:原式=
错解分析:错解的原因是随意省略运算符号.应将
减法统一成加法后,再将括号及其前面
的“+”省略.正确解法:原式=知1-讲 本题应将减法统一成加法后再省略括号和括
号前面的加号,本题运用了转化思想.知1-练将式子3-10-7写成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
A.3+10+7
B.-3+(-10)+(-7)
C.3-(+10)-(+7)
D.3+(-10)+(-7)
1D知1-练把6-(+3)-(-7)+(-2)统一成加法,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6+(-3)+(-7)+(-2)
B.6+(-3)+(-7)+(-2)
C.6+(-3)+(+7)+(-2)
D.6+(+3)+(-7)+(-2)
2C知1-练下列式子可读作:“负1,负3,正6,负8的和”的是( )
A.-1+(-3)+(+6)-(-8)
B.-1-3+6-8
C.-1-(-3)-(-6)-(-8)
D.-1-(-3)-6-(-8)
3B知1-练-2-3+5的读法正确的是( )
A.负2,负3,正5的和
B.负2,减3,正5的和
C.负2,3,正5的和
D.以上都不对4A2知识点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知2-讲 例4 计算:
(1)2.7+(-8.5)-(+3.4)-(-1.2);
(2)-0.6-0.08+ -2 -0.92+2 .
导引:(1)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把正数、负数
分别结合在一起进行运算;(2)先把互为相
反数的两个分数结合在一起,再计算.知2-讲解:(1)2.7+(-8.5)-(+3.4)-(-1.2)
=2.7-8.5-3.4+1.2
=(2.7+1.2)+(-8.5-3.4)
=3.9-11.9=-8.
(2)-0.6-0.08+ -2 -0.92+2
=-0.6+0.4+(-0.08-0.92)+
=-0.2-1
=-1.2.知2-讲 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先将减法统一
成加法,然后运用同号结合法和同形结合法进行
简便计算.在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时,
要连同数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知2-练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1-4+5-4=1-4+4-5
B.
C.1-2+3-4=2-1+4-3
D.4.5-1.7-2.5+1.8=4.5-2.5+1.8-1.7
1D知2-练下列各题运用结合律变形错误的是( )
A.1+(-0.25)+(-0.75)=1+[(-0.25)+(-0.75)]
B.1-2+3-4+5-6=(1-2)+(3-4)+(5-6)
C.
D.7-8-3+6+2=(7-3)+[(-8)+(6+2)]2C知2-练计算:
(1)14-(-12)+(-25)-17;
(2)
3(1) -16;(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1)用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2)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和的形式;
(3)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说明:运用运算律使运算更加简便.一般情况下,
常采用同类结合法、凑整法、为零相消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