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乘方——有理数
的乘方运算 1课堂讲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乘方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 2.如图,一正方体的棱长为a厘米, 则它的体积 为
____________立方厘米.a×a×a复习回顾 1.如图,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平方厘米.a×a aaa×a=a×a×a= 某种细胞 每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两个. 经
过3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分裂方式如下所示:1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知1-导知1-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做一做:
这个细胞分裂一次可得多少个细胞?分裂两次呢?
分裂三次呢?四次呢?
那么, 3小时共分裂了多少次?有多少个细胞?知1-讲一次得:2个;
两次得:2×2个;
三次得:2×2×2个;
四次得:2×2×2×2个;
六次得:2×2×2×2×2×2个.答:请比较细胞分裂四次后的个数式子:2×2×2×2
和细胞分裂六次后的个数式子: 2×2×2×2×2×2.知1-讲1. 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答:它们都是乘法; 并且它们各自的因数都相同.2.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运算能像平方、立方
那样简写吗?知1-讲这样的运算我们可以像平方和立方那样简写: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2×2×22×2×2×2×2×2记作记作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n.即
a×a×a×…×a=an.n个a知1-导知1-导an读作a的n次方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知1-讲其中a代表相乘的因数, n代表相乘因数的个数即:n个aan=乘方的意义也就是a的n次方等于n个a相乘a×a×a···×a知1-讲导引:先确定底数,再写成乘方的形式. 例1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
指数表示的含义.
(1)(-2)×(-2)×(-2);
(2) × × × ;
(3) × × × × .知1-讲解:(1)(-2)×(-2)×(-2)=(-2)3;
底数-2表示相同的因数;
指数3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
(2)
底数 表示相同的因数,
指数4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
(3)
底数 表示相同的因数,
指数5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知1-讲对于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应掌握以下几点:
乘方式与乘积式的互化是理解乘方意义的关
键;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因数相同);在将
各个因数都相同的乘法式改为乘方式时,当这个
相同因数是负数、分数,作为底数时,要用括号括
起来.例2 计算:(1)2100-2101;(2)(0.125)100×8101.
知1-讲 导引:(1)中2100与2101的底数相同,指数接近,实质上
2101=2×2100,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2)中
0.125= ,8101=8×8100,即原题可改为
× 8100×8,100个 的积与100个8的积的积为1.解:(1) 2100 -2101 =2100-2×2100
=2100×(1-2)=-2100.
(2) (0.125)100×8101 = ×8100×8=1×8=8.知1-讲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将一个指数较大的数转
化为底数相同且指数较小的数的积,如:
2200=2100×2100=2×2199……1 a3表示( )
A. 3a B. a+a+a
C. a·a·a D. a+3
2 (-3)4表示( )
A.4乘(-3)的积
B.4个(-3)连乘的积
C.3个(-4)连乘的积
D.4个(-3)相加的和知1-练CB 对于-32与(-3)2,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读法相同,底数不同,结果不同
B.读法不同,底数不同,结果相同
C.读法相同,底数相同,结果不同
D.读法不同,底数不同,结果不同知1-练D例3 计算:(1)-(-3)3;
知2-讲 导引:先根据乘方的性质,确定符号,再根据乘方的
意义,把乘方转化为乘法来计算.注意当底数
是带分数时,需先化为假分数,当底数是小数
时,需先化为分数,再进行乘方计算.2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知2-讲解:(1)-(-3)3=-(-33)=33=3×3×3=27.(1)-(-3)3;
知2-讲 有理数乘方的性质是确定乘方结果的符号,
最终的结果还要结合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知2-练1 (中考·郴州)(-3)2计算的结果是( )
A.-6 B.6
C.-9 D.9
2 (中考·孝感)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A.-3 B.|-2|
C.(-3)2 D.2×103
3 如果a的倒数是-1,那么a2 016等于( )
A.1 B.-1
C.2 016 D.-2 016DAA知2-练4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3)2=-32 B.-23=(-2)3
C.23=(-2)3 D.32=-32
5 计算:
(1)(-4)3; (2) (-2)4; (3) (- )3.B(1)-64;(2)16;(3)解:用带符号键 的计算器.
显示:(-8)^5
-32768.
显示:(-3)^6
729.
所以(-8)5=-32 768, (-3)6=729.3知识点利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乘方知3-讲例4 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8)(-)(=^356 例5 用计算器计算:
(1)(5.3+8.8)×32- ; (2)1.22;
(3)(-17)7; (4)23×1 .知3-讲 导引:按算式顺序进行输入,其中一个数的平方
可用 键;负数先按 键,再按数字键.解:(1)按键顺序为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26.3.x2(-)(53+88=)×3x2-3÷5..知3-讲(2)按键顺序为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44.
(3)按键顺序为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410 338 673.
(4)按键顺序为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27.6.=12x2)((-)177=^.÷23×65=知3-讲 用计算器计算时,要弄清计算器的每个按键
的作用,结合有理数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知3-练1 (改编·宜昌)
(1)根据已知条件填空:
①已知(-1.2)2=1.44,
那么(-120)2= ,
(-0.012)2= ;
②已知(-3)3=-27,
那么(-30)3= ,
(-0.3)3= .144000.000144-27000-0.027知3-练(2)观察上述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①当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每移动一位,它的
平方的幂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 位;
②当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每移动一位,它的
立方的幂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 位.两三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主要是将它转化为有理数的
乘法来进行计算的,因此它具有如下性质: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
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
数次幂都是0.2.“奇负偶正”口诀的应用类型:
有理数的乘方:这里的奇、偶是指指数的奇、偶,
正、负是指幂的符号.例如(-3)2=9,(-3)3
=-27.课件23张PPT。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有
理数的混合运算 1课堂讲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中的数字规律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回顾旧知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零与任何数相乘都得零.1)除以一个数就是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零除以任何非零的数为零. 有理数的乘方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为负,偶次幂为正.1知识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1-讲1. 只含某一级运算例如计算
1) -2+5-8
2) -100÷25×(-4)——从左到右依次运算知1-讲2.有不同级运算在一起的例如计算
(1) 14-14÷(-2)+7×(-3)
(2) 1-2×(-3)2 —从高级到低级运算
先算乘方三级; 再算乘除二级; 最后算加减一级.知1-讲3. 带有括号的运算例如计算
-3 - {[ - 4+ (1 - 1.6× )] ÷(- 2)}÷3 —从内到外依次进行运算
先算小括号; 再算中括号; 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 知1-讲有理数的运算你学过哪些运算?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乘方 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1-讲解: (1)原式= 2×(-27) -(-12) +15
= -54+12+15
= -27;
(2)原式= -8+(-3) × (16+2) -9 ÷(-2)
= -8+(-3)×18-(-4.5)
= -8-54+4. 5
= -57. 5. 例1 计算:
(1)2×(-3)3-4×(-3) + 15;
(2)(-2)3 + (-3)×[(-4)2+2] -(-3)2 ÷(-2).知1-讲 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先算乘方,再算
乘除,最后算加减.在同一级运算中,一般按从左
向右的顺序计算,有带分数时,一般先把带分数化
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知1-讲例2 计算:解:原式知1-讲 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按运算顺
序进行计算,并且能够正确运用运算律. 知1-讲解:因为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
绝对值是2,
所以a+b=0,cd=1,m2=4.
所以2a+3cd+2b+m2=2(a+b)+3cd+m2
=0+3+4=7. 例3 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
对值是2,求2a+3cd+2b+m2的值.导引:由已知可得a+b=0,cd=1,m2=4,整体
代入计算即可. 知1-讲 利用相反数、绝对值及倒数的概念求出字母单
个的取值及整体之间关系的取值,然后再求出式子
的值.1 计算:
(1)(-1)10×2+(-2)3÷4; (2) (-5)3-3× ;
(4) (-10)4+[(-4)2-(3+32)×2].
2 (中考·杭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3+25=28 B.23-24=2-1
C.23×24=27 D.28÷24=22知1-练C3 计算9-3×(-2)的结果为( )
A.15 B.3 C.-3 D.-15
计算8-23÷(-4)×(-7+5)的结果
为( )
A.-4 B.4 C.12 D.-12知1-练AB知2-讲分析:观察①,发现各数均为2的倍数.联系数的乘方,
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考虑,可发现排列的规律. 例4 观察下面三行数:
-2 ,4,-8,16,-32,64,…;
0 ,6,-6,18,-30,66,…;
-1,2,-4,8,-16,32, ….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2知识点混合运算中的数字规律知2-讲解:(1)第①行数是-2,(-2)2,(-2)3,(-2)4, ….
(2)对比①②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
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2,即
-2+2,(-2)2+2,(-2)3+2,(-2)4+2,…;
对比①③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
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的0.5倍,即
-2×0.5,(-2)2×0.5,(-2)3×0.5,(-2)4×0.5,….
(3)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
(-2)10+[(-2)10+2]+(-2)10×0. 5
=1 024+(1 024+2)-1 024×0. 5
=1 024+1 026+512 =2 562.知2-讲 探究一列数的规律时,要看清两个变化,一是
符号的变化规律,二是数字的变化规律.当前后数
是倍数关系时,就用乘方的形式揭示变化规律. 知2-练 填在下面各正方形(如图)中的四个数之
间都有着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可知
m的值是( )
A.38 B.52
C.66 D.74D知2-练2 先找规律,再填数: 知2-练 观察下列一组算式:32-12=8=8×1,52-
32=16=8×2,72-52=24=8×3,92-72
=32=8×4,….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猜想2 0152-2 0132
=8× .
4 观察下列等式:
1×5+4=32, 2×6+4=42,
3×7+4=52, 4×8+4=62.
请你在观察后用你得出的规律填空:
_________× + =502.100748524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除了运用运算法则外,还要灵
活使用运算律,从而简化计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时常出现“-”或“+”号
的问题.在一个算式中“-”号有两重意义: 一是表示
性质,如负数;二是运算符号,表示减去,所以要根据
具体情况去正确理解.“+”号也是一样.因此在具体
运算中要特别注意区别运算符号与性质符号.课件24张PPT。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第3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
科学记数法 1课堂讲解科学记数法
还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财主的孩子不爱学习,财
主把他送到学堂,说学会计帐就行了,于是老师只
教他写数字,第一天教个“一”,第二天是“二”,
第三天是“三”. 第四天这个孩子不上学了,财主问
他儿子怎么不去了,他儿子说他学会了. 于是财主叫
他记帐,第一天就忙坏他了,因为两个欠帐人的名
字是“千百万”和“万百千”,于是那个笨孩子就
用梳子按着写.
如果要你书写生活中的大数,你会怎么办? 1知识点科学记数法知1-导知1-导世界总人口数约为
7 000 000 000人. 知1-导696 000
300 000 000
700 000 000
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知1-导10的乘方有如下的特点:
… 一般地,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
n个0),所以就可以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你知道分别等于多少吗? 的意义和规律是什么? 知1-导书写简短,便于读数.读作:5.67乘10的8次方(幂)例如:567 000 000知1-讲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
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是正整数),
对于小于-10的数也可以类似表示.
2.科学记数法中a与n的确定:
(1)a就是把原数的小数点移动到左边第1个不是0
的数字后面所得到的数;
(2)n的值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知1-讲解:1 000 000=106,
57 000 000 = 5. 7 ×107,
-123 000 000 000 = -1.23×1011. 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 000 000, 57 000 000,-123 000 000 000.知1-讲导引:根据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先把1.62亿写成
162 000 000,再确定a的值和n的值.1.62
亿=162 000 000=1.62×108,故选C. 例2 〈中考·安徽〉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人们
的日常生活.截止2015年3月,全国4G用户
总数为1.62亿,其中1.6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
示为( )
A.1.62×104 B.162×106
C.1.62×108 D.0.162×109C知1-讲 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其方法
是:(1)确定a,a是只有一位整数的数;(2)确定n,当原数
的绝对值≥10时,n为正整数,且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
减1. 将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
中,n是整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1<|a|<10 B.1<|a|≤10
C.1≤|a|<10 D.1≤|a|≤10
(中考·深圳)数361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
示,以下正确的是( )
A.0.361×108 B.3.61×108
C.3.61×107 D.36.1×107知1-练CB (中考·北京)截至2015年6月1日,北京市已建
成34个地下调蓄设施,蓄水能力达到140 000
立方米,将14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
A.14×104 B.1.4×105
C.1.4×106 D.0.14×106知1-练B (中考·宜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
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
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为4 400 000 000
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44×108 B.4.4×109
C.4.4×108 D.4.4×1010知1-练B2知识点还原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知2-讲 还原方法:把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还原成
原数时,只需把a中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并去
掉乘号和10n即可,若向右移动的位数不够,应用
0补足.知2-讲 例3 下列求原数不正确的是( )
A.3.56×104=35 600
B.-4.67×106=-4 670 000
C.2×102=200
D.3×105=30 000导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数,其原
数等于把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后得到
的数,若向右移动的位数不够,应用0
补足,显然3×105=300 000.D知2-讲 将绝对值较大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a×10n
时,其中1≤|a|<10, n等于这个数的整数位数减1. 例4 比较大小:9.523×1010与1.002×1011.知2-讲导引:可先写出原数,再比较大小. 解:9.523×1010=95 230 000 000,
1.002×1011=100 200 000 000,
因为95 230 000 000<100 200 000 000,
所以9.523×1010<1.002×1011.知2-讲 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两个正数的大小
时,常用的方法:先看n,n大的原数就大;若n
相同,则a越大,原数越大.类似地,比较用科学
记数法表示的两个负数的大小时,常用的方法:
先看n,n大的原数就小;若n相同,|a|大的原数
反而小. 知2-练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六位整数,则a×10n
中n= ;若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
示为a×107,则这个数是 位数.
把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来的
形式:
105= ; 6.32×103= ;
-7.254×102= ;
-2.1×104= . 5八1000006320-725.4-21000知2-练 5.17×10n+1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
则它的原数是( )位整数.
A. n-1 B. n
C. n+1 D. n+2D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把一个绝
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1≤|a|<10,n
是正整数)的形式,其中a的整数位数为1,数
的正负符号不变,n为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说明:科学记数法只改变数的书写形式,不改
变数的大小.2.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的方法:
把一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为原数时,
只需将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不足的数位用0
补齐),并把10n去掉即可.课件25张PPT。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第4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
——近似数 1课堂讲解近似数的定义
近似数的范围
近似数的精确度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下列语句中,那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
1.我和妈妈去买水果,买了8个苹果,大约5千克.
2.小民与小李买了2瓶水,4根黄瓜,6袋香巴拉牛肉
干,约20元,然后骑车去大约3.5km外去郊游,大
约玩了4.5小时回家.
3.我国共有56个民族.精确数:8,2,4,6,56;
近似数:5,20,3.5和4.5. 1知识点近似数的定义知1-讲请你再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近似数.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2.95亿人.小明家的房屋面积约为114平方米.圆周率π约为3.14.1.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
2.近似数: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它一般由测量、
统计得到.
3.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其表述
形式:精确到某位、精确到零点多少1和多少分
之一等.知1-讲知1-讲导引:根据近似数、准确数的定义解答. 例1 下列问题中的数据,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
准确数?
(1)某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7.8%;(2)一星期
有7天;(3)检查一双没洗过的手,发现带有
各种细菌约80 000万个;(4)我国古代有四大
发明;(5)某校有36个班级;(6)小明的体重是
46.3 kg.解:(1)(3)(6)是近似数,(2)(4)(5)是准确数.知1-讲 区别近似数和准确数主要扣住定义进行识
别. 1 下列问题中出现的数,是近似数的是( )
A.七(2)班有40人 B.一星期有7天
C.一本书共有180页 D.小华的身高为1.6 m
2 下列数据中,是准确数的是( )
A.王敏体重40.2 kg
B.七(3)班有47名学生
C.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 844.43 m
D.太平洋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 023 m知1-练DB2知识点近似数的范围知2-讲导引:近似数1.70精确到百分位,应由千分位上的数
字四舍五入得到.故当百分位上为9时,千分
位上的数应不小于5;当百分位上为0时,千分
位上的数应小于5. 例2 近似数1.70所表示的准确数x的取值范围是( )
A.1.695≤x<1.705 B.1.65≤x<1.75
C.1.7≤x<1.75 D.1.695≤x≤1.705A知2-讲 由近似数确定准确数的范围时,只需在近似数
的最后一位之后再取一位,数值记为0,再在这一位
上加减5即可.如a≈1.70,可取1.700,用1.700-
0.005=1.695,1.700+0.005=1.705,同时注意“含
小不含大”,即1.695≤a<1.705.知2-练 若某人体重约41 kg,那么这个人的准确体
重x(kg)的范围是( )
A.40.5≤x<41.5 B.40<x<42
C.40.5≤x≤41.5 D.40.5<x<41.5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3.75,那么原
数不可能是( )
A.3.751 4 B.3.749 3 C.3.750 4 D.3.755
3 近似数3.0的准确值a的取值范围是( )
A.2.5<a<3.4 B.2.95≤a<3.05
C.2.95≤a≤3.05 D.2.95<a<3.05ADB3知识点近似数的精确度知3-讲找不同点解:有效数字不同 :
3.20有三个有数字,
3.2 有二个有效数字. 精确度不同:
3.20精确到百分位,
3.2 精确到十分位.由此可见,3.20比3.2的精确度高 知3-讲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π取近似数时,有
π≈3 (精确到个位),
π≈3. 1 (精确到0. 1,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
π≈3.14 (精确到0.01,或叫做精确到百分位),
π≈3.142 (精确到_____,或叫做精确到_______ ),
π≈3. 141 6 (精确到______,或叫做精确到_______),
……0.0010.0001千分位万分位知3-讲解:(1) 0.015 8≈0.016;
(2)304.35≈304;
(3)1.804≈1.8;
(4)1.804≈1.80. 例3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
似数:
(1)0.015 8 (精确到 0.001);(2)304.35 (精确到个位);
(3)1.804 (精确到 0.1); (4)1.804 (精确到 0.01). 这里的1.8和 1.80
的精确度相同吗?表示
近似数时,能简单地把
1.80后面的0去掉吗?知3-讲 例4 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
一位?
(1)230; (2)18.3; (3)0.009 8;
(4)20.010; (5)9.03万; (6)3.21×104.导引:判断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应当看末位数字在
哪一位上. 知3-讲解:(1)精确到个位.
(2)精确到十分位.
(3)精确到万分位.
(4)精确到千分位.
(5)9.03万=90 300,精确到百位.
(6)3.21×104=32 100,精确到百位.知3-讲 对于未带计数单位的或未用科学记数法表
示的数的近似数的精确度,最后一位数字所在
的数位就是它的精确度;对于带计数单位的或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应当写出原数之后再
判断精确到哪一位.本题运用了逆向思维法. 例5 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463 0(精确到百分位);
(2)0.029 66(精确到0.001);
(3)1.572 8(保留两位小数);
(4)5.649(精确到0.1).知3-讲知3-讲导引:根据精确度进行四舍五入.(1)中千分位上
为3,应舍去;(2)中精确到0.001,即精确到
千分位,万分位上为6,应向前一位进1;
(3)中小数点后第三位上的数为2,应舍去;
(4)中精确到0.1,即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
上为4,应舍去.解:(1)0.463 0≈0.46.
(2)0.029 66≈0.030.
(3)1.572 8≈1.57.
(4)5.649≈5.6.知3-讲 例6 (1)计算:(2×102)×(3×104),
(2×104)×(4×107),
(5×107)×(7×104);
(2)已知式子(a×10m)×(b×10n)=c×10p(其
中a,b,c均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的
数,m,n,p均为正整数)成立,请说出
m,n,p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知3-讲导引:(a×10m)×(b×10n)=(a×b)×10m+n,注意结
果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解:(1)(2×102)×(3×104)=6×106;
(2×104)×(4×107)=8×1011;
(5×107)×(7×104)=35×1011=3.5×1012.
(2) 当1≤ab<10时,m+n=p;
当ab≥10时,m+n+1=p.知3-讲 (a×10m)×(b×10n)=ab×10m+n.
当1≤ab<10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b×10m+n;
当ab≥10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m+n+1. 知3-练1 下列各对近似数中,精确度一样的是( )
A.0.28与0.280 B.0.70与0.07
C.5百万与500万 D.1.1×103与1 100
2 (中考·黔南州)下列各数表示正确的是( )
A.57 000 000=57×106
B.0.015 8(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0.001)≈0.015
C.1.804(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十分位)≈1.8
D.25 700=2.57×105BC知3-练 (中考·资阳)资阳市2012年财政收入取得重
大突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用四舍五入法
取近似值后为27.39亿元,那么这个数值
( )
A.精确到亿位 B.精确到百分位
C.精确到千万位 D.精确到百万位D1.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2.近似数——与实际接近的数.3.精确度——表示一个近似数与准确数接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