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习题:第二章+第一节晶体和非晶体+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习题:第二章+第一节晶体和非晶体+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9-13 10:3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一节
晶体和非晶体
A级 抓基础
1.(多选)如图所示,四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解析:明矾、石英为晶体,魔方(木)、塑料管为非晶体.
答案:AB
2.有一固体,外形呈规则的六面体,则它(  )
A.一定是晶体
B.一定是多晶体
C.一定是非晶体
D.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解析:固体有规则外形,如果是天然的,则它一定是单晶体,如果是人为造成的,则它也可能是非晶体,D对.
答案:D
3.某种材料制成的厚度均匀的长方形透明体,测得某单色光沿AB和CD方向穿过透明体时,折射率不相同,如图所示,则说明该材料(  )
A.一定是单晶体  
B.一定是多晶体
C.一定是非晶体
D.可能是多晶体
解析:透明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为各向异性,故一定是单晶体,选A.
答案:A
4.对金属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金属,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B.金属是单晶体,故物理性质表现各向同性
C.金属是由许多杂乱无章排列着的小晶体构成的多晶体但总体表现仍各向同性
D.金属是非晶体,总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解析:金属是由许多杂乱无章排列着的小晶体构成的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外形,虽然每个小晶体各向异性,但它们在空间的无规则排列使金属总体上表现出各向同性.故C正确.
答案:C
5.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解析:由于该球内充入的是一种非晶体材料,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但没有一定的熔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判断应该选C.
答案:C
B级 提能力
6.(多选)下列哪些现象能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
A.食盐是正方体,而蜂蜡无规则形状
B.石墨可导电,沥青不能导电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松香受热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
D.金刚石密度大,石墨密度小
解析: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故A、C正确.
答案:AC
7.甲、乙两种薄片的表面分别涂有薄薄的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针尖分别接触这两种薄片,接触点周围熔化了的石蜡分别形成如图所示形状.对这两种薄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A.甲的熔点一定高于乙的熔点
B.甲一定是晶体
C.乙一定是晶体
D.无法判断谁是晶体
解析: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8.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
解析:由题图可知曲线M表示晶体,曲线N表示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A错误;曲线M上的bc段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正确;曲线M的ab段表示固态,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逐步熔化的,故ef段不一定全部是固态,C错误;曲线M的cd段表示液态,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是变软,然后逐渐由稠变稀最终完全变为液体,故曲线N的fg段不一定全部是液态,D错误.
答案:B
9.(多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透明的天蓝色的“冰块”,透过它,游泳池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作ET F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  )
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
B.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
C.具有一定的熔点
D.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析: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选项A、D正确.
答案:AD
10.如图所示是萘晶体的熔化曲线,由图可知,萘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时间为________.
若已知萘的质量为m,固态时比热容为c1,液态时比热容为c2,熔化热为λ,试完成下列表格.
过程
状态
吸热后能的转换
吸热计算式
A→B
B→C
C→D
解析:晶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由Q=cmΔT计算,吸收的热量主要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吸收的热量完全用于增加分子势能,吸收的热量由Q=λm计算.
答案:T2 t2-t1
状态
吸热后能的转换
吸热计算式
固态
主要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
Q1=c1m(T2-T1)
固液共存
完全用于增加分子的势能
Q2=λ·m
液态
大部分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
Q3=c2m(T3-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