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
预习案
自主学习
熟悉教材
1、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何时?结果如何?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维新变法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掀起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维新变法结果如何?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一、公车上书
【要求】自学课本,了解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发起人、经过、影响。
直接原因
《马关条约》的签订
发起人
、梁启超
经过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影响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维新思潮的传播
【要求】自学课本,了解严复的主要贡献和影响
1、背景:
后,维新派积极宣传维新思想。
2、表现:(1)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培养人才。
(2)严复译述《
》,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
(3)与顽固守旧派展开激烈论战,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3、影响: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三、“百日维新”
【要求】自学课本,找出“百日维新”的起止时间、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
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
屡次上书警示。
2、开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诏令,宣布变法。
3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
发展
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方面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方面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
培养人才,废除八股文
结果:失败
(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
,搜捕维新派,除保留
外,新政诏令全部废除。
(2)原因:触动了顽固派利益,遭到顽固派的竭力反对。
5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探究案
互动探究
疑难突破
探究点
戊戌变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等。
材料二
变法措施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三
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孤,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课堂展示:(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说出该事件的领导者。
合作交流:(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师生互动:(3)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训练案
分层训练
巩固提高
1.
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1895年,北京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
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
B.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
C.
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
京师大学堂门前人来人往
2.
康有为和梁启超发起了公车上书,其主要内容是(
)
A.
“自强”“求富”
B.
拒和、变法
C.
民主、科学
D.
富国、强民
3.
李克强总理赞誉严复“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严复的主要成就是(
)
A.
编著《海国图志》
B.
率军收复新疆
C.
译述《天演论》
D.
创办《新青年》
4.
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明定国是”诏令。据此判断,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1894年(农历甲午年)
B.
1901年(农历辛丑年)
C.
1898年(农历戊戌年)
D.
1911年(农历辛亥年)
5.
下图两位人物共同参与的历史活动有(
)
①公车上书 ②创办《时务报》 ③成立兴中会 ④参与“百日维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若维新变法运动能成功的话,下列情景可能出现的有(
)
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②考生在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
③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④清政府增加部分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7.
梁启超说:“近50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
,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8.
“观万国之势,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是哪一派别的观点?(
)
A.
顽固派
B.
维新派
C.
洋务派
D.
革命派
9.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
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C.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10.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①改革政治②兴办新式学校③翻译外国书籍④建设海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令,宣布变法
C.
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
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2.
某校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张军扮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扮演商人的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A.
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训练新式军队
13.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散,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
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4.
在维新变法运动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腐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一项是
(
)
①裁撤冗员,任用维新派人士
②发展农工商业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
④裁汰旧军,训练新式陆海军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15.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16.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
A.
宣传马克思主义
B.
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
在思想领域开展新文化运动
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7.
“提倡西学废科举,西宫太后泪如雨。祖宗之法不能变,亡国不能亡祖先……君王一去入瀛台,风卷落花扫芳尘。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红……”对该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序幕——公车上书
B.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
C.
指导思想——变法图强
D.
失败的根本原因——袁世凯叛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上书道:“(局势)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割台之后,两载遂有胶州……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故当今日而思图存,舍变法外,更无他巧。”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19世纪60年代初),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对人说:“30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中国当时的局势如何。
(2)从材料二俾斯麦的话里可以看出,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康有为、梁启超所表达的主张。
(4)为实现这些主张,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这首绝命诗是由谁所作的?
(2)“有心杀贼”中的“贼”指的是谁
(3)他为何“无力回天”
(4)从上述诗句中,我们可以学习吟诗之人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