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具学具】
PPT课件(重点生字、词语、语句),小提琴演奏的《月光奏鸣曲》。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欣赏法、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一课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教授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谈话导入。
1.播放小提琴演奏的《月光奏鸣曲》。生欣赏。
2.师导入:一位小时候家人眼里的音乐白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来却成为音乐家,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拉小提琴,赢得阵阵掌声。这之间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位神秘的听众给了他无限勇气和信心。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那美丽的早晨,走进他那唯一的神秘听众。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二、自读课文,主题感知。
1.PPT出示自读任务:
(1)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概括课文内容: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唯一的听众”是谁?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生自读课文,完成上面的任务。
3.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4.班级交流:
(1)落实字词。(PPT出示)
A.认读下面含生字的词语。
悠悠
仪式
抱歉
溜走
嘿
割舍
B.理解下面词语。
白痴:指智能低下、言行不合情理。
沮丧:灰心;失望
懊恼:由于做错了事,既觉得后悔又觉得苦恼。
神圣:形容崇高、尊贵,庄严而不可亵渎·。
蹑手蹑脚: 形容走路脚步放得非常轻。
(2)概括课文内容。
师引导生概括:“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的鼓励下,由没有信心学拉小提琴,变得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3)初步感受“唯一的听众”。
生自由交流:善良、慈祥、热心帮助年青人成长、德高望重的音乐学院教授。
三、对比阅读,感受变化。
(一)感受“我的”自卑。
1.读课文第1、2、3、4、5自然段,了解起初的“我”是个怎样的人。
2.生勾画出重点句子,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4.PPT出示下面句子:
A.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B.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
C.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D.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E.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F.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5.师引导生品读上面句子,体会“我”内心的自卑。
6.除了发现“我”的自卑,你还能发现什么?
PPT出示: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引导学生从神圣、伟大的事情、悠悠的小令、庄重、隆重等词体会我对音乐的热爱,对拉小提琴的酷爱。
(二)感受“我”自信的增长。
1.自读课文第7、8自然段,找出能表现“我”内心发生变化,自信慢慢增长的句子。
2.班级交流。
3.PPT出示:
A.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B.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C.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
( http: / / www.21cnjy.com )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
4.师引导生品读上面句子,体会“我”由自卑逐渐变得自信。
(三)感受“我”的成功。
1.默读课文第9、10、11段,勾画出表现“我”学有所成的句子。
2.学生交流。
3.PPT随机出示:
A.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
B.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
4.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我”的成功。
四、研读课题,理解“唯一”
1.找一找文中“我”的听众有哪些。
2.讨论:为什么“我”只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唯一的听众”?(引导学生体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3.理解文题:课文写的是“我”从不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参加各种演出,为什么要以《唯一的听众》为题?
引导学生明确: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唯一的听众默默地鼓励“我”,才使“我”找回自信,获得成功。
五、配乐朗读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二课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课时目标】
1.深入感受老教授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领悟课文运用语言、心理、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生回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师导入:“我”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因为这位“唯一的听众”的鼓励。那么,她是怎么一步步鼓励“我”的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读句子,感受关爱。
1.默读全文,画出老教授鼓励“我”的语句,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她对我的影响,并做上批注。
2.小组合作学习:
(1)老教授主要是通过什么来鼓励“我”的?
(2)在文中划出描写老人言语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在文中划出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班级交流。
(1)课件出示: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生品读交流体会。
师小结:老妇人先是自己承担责任,并表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每天早晨在这儿坐一会儿,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搅“我”,说得非常客气。接着鼓励“我”,让“我”不要再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扰,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之后有赞扬“我”拉得“真不错,给“我”勇气和力量。
(2)课件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4.齐读课文第9、10自然段。讨论:老教授本不是聋子,为什么谎称自己是聋子?
生讨论交流,师引导学生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5.真情表达:对这位特殊的、唯一的听众,“我“内心充满了感激,请你替文中的“我”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说几句感激的话。
学生自由表达。师生共同评价。
三、回顾课文,提炼写法。
1.本文用到了那些写作手法?
2.生小组讨论交流。
3.班级交流,师引导生明确:
A.环境描写:
示例: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B.心理描写
示例: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C.语言描写
示例:“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D.神情描写
示例: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4.生找一找文中的其它描写句,读一读、品一品,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一抄。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PPT出示下面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课件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了本篇课文,你有何感悟?
2.生自由交流。
3.师小结:一句简单的鼓励能够点燃希望,一个平静的眼神能沟通心灵,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生活会更加自信,美好。
4.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明白什么?
师引导生懂得:
一个人的成功,既离不开别人的鼓励、欣赏,也离不开自信、努力。只有在爱的土壤里,只有在汗水的浇灌下,人生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
鼓励
关爱
小提琴演奏家
【教学反思】
本文记叙了一个男孩在一位音乐教授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文章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六年的阅读经验了,尤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本组课文已经学习了两篇写人的文章。因此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运用学法。我引导他们用笔批注着老妇人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我”的心理描写,并或多或少地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在发言地过程中也能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等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进行综合实践,我也及时进行了肯定和点拨,强化了学习行为,努力体现了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来读。我设计了朗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这些朗读形式交替使用,与教学需求密切联系,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
【我的反思】
11.
唯一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