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星和牵牛星》
这是一篇介绍天文知识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并包含了作者的人生哲理思考,是一篇融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科普佳作。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文中所介绍的天文知识,如牵牛星、织女星、光年、银河、银河系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学会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累课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大胆、流利地讲故事;
2、明确文中所用到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叶至善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夏天的夜晚,抬起头来仰望星空。银河的两岸有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人们管这两颗星星叫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传说,从古传到今,历久不衰。今天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动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
叶至善,江苏苏州人。著有《失中学的哥哥》《花萼与三叶》《未必佳集》《梦魇》。曾先后参与和领导编辑大型丛书《少年百科丛书》《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国历史故事集》《儿童自然科学丛书》等。
叶至善先生出自书香门第,1945年正式进入开明书店,为父亲叶圣陶主办的初中生杂志《开明少年》做编辑,开始了给孩子们写科普文章的生涯。
2、梳理文章所涉及的牵牛星、织女星及相关的天文学知识:
织女星:最亮的星,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形成一架七弦琴的样子,西洋人把它04做无琴座。它是恒星,它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距离地球26光年。它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移近太阳。
牵牛星: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最大最高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我们也把它们叫做挑担星。牵牛星是恒星,它的光辉是太阳的9倍有余,距离地球16光年。它每秒钟接近太阳33公里。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用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这个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银河:由无数密集的小星组成,它们在天空绕成一周。天文学家把银河所围绕成的空间叫做银河系。银河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10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很多星系,扁平的漩涡状的星云是银河系外的星系,简称河外星系。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介绍的是天文知识,开头却从牛郎织女的有关传说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这是一篇以介绍天文知识为主的科普文章,文中还写到了与此有关的一些文学内容,这样写是否脱离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使人产生本末倒置之嫌?为什么?
3、在介绍天文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却包含了作者一定的人生哲理思考。“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本文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介绍了织女星、牵牛星、银河、银河外的星系等,由牵牛织女星谈起,涉及光年、银河、河外星系等天文知识,娓娓道来,有条有理。
在介绍这些天文知识时,文中运用了引用、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下定义、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把看似深奥的天体知识解说得浅显易懂,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说明方法:
请同学们在书上作评点。
如第1、2段引用传说,第4段对牵牛星作诠释,第5段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具体介绍牵牛星、织女星距地球的距离,第6段给“光年”下定义,并用具体数据说明一光年的具体长度,第7、8段都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通过这些具体数据得知: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2、教师总结:面对茫茫时空,人固然藐小,但不可悲观,正是人类的生生不息,一代代探索自然,发规其中的规律,才使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证明人类力量是伟大的。所以人要自强不息,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课堂总结:
通过讨论,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写法特点,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天文知识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以及课文结尾所包含的人生哲理。这种集利学知识和文学知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的科学小品,使我们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性情,真是获益匪浅呀!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宇宙里有些什么》与本文比较,两文在写作上各有什么特点。
2、实践活动:夏夜观测牵牛星和织女星,写下观察所见所感,字数不限。
略。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