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教学重点】
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具学具】
PPT课件。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想象诵读法、品读法、欣赏感悟法
【课时安排】2课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一课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窗体顶端
音乐激趣,引入新课
放录音《月光曲》。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谁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学生猜)
师:对,《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月光曲》的动人传说。(板书课题。)
师:什么叫传说呢?“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意思是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学生读文思考)
检查预习。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兄妹弹琴的事,主要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三、走进文本,品读词句
现在,我们就走进文本,感受这个神奇的传说。
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幽静
断断续续
正是他的曲子)
听她读了课文,再注意这三个词语,你从中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什么信息?(生自由说,师引导天很晚了,还有人练琴,这个人一定非常热爱音乐。琴声断断续续,说明弹琴人对这支曲子不熟悉,可是他还在弹奏,说明他很热爱音乐,也很喜欢贝多芬的这支曲子。也许这个人是刚从音乐会上听来的这支曲子,所以他弹得断断续续的,还很不熟悉。小路很幽静,贝多芬听出了他的曲子被别人弹奏,一定被吸引了,想看个究竟。)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他们在谈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
①、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用“——”画出哥哥说的话,用“~
~
~”画出盲姑娘说的话。
③、从他俩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④、先自己学习,再到小组内交流。
6.指定小组来集体汇报。
(课件出示语段①):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学生自由交流后)盲姑娘对哥哥多么体贴啊!满怀着这人间美好的亲情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吧。男同学读哥哥的话,女同学读妹妹的话。
7.听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生汇报)
8.于是,贝多芬推开门,轻轻地走进茅屋。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盲姑娘弹奏那首曲子。弹完之后,盲姑娘是怎么称赞贝多芬的呢?请大家迅速在文中找到这个句子,用“~
~
~”把它画下来。
9.学生交流,师指名读。
(出示课件):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练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10.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位盲姑娘,一位自己最敬仰的音乐家亲自弹琴给你听,你会怎样?来,老师读旁白,你们齐读盲姑娘的话。
有时候,看似一个简简单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子,却蕴含了深刻的含义,它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就来细细品味这个句子,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课件:小组合作学习提示
①、“多纯熟”“多深”是指的什么?
②、句子中两个“您”各表示什么?读的时候语调应该怎样?
③、你从盲姑娘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小组集体汇报:“多纯熟”,是说弹
( http: / / www.21cnjy.com )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第一个“您”是表示猜想,第二个“您”就很肯定)
12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竟然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贝多芬真是遇到知音了。请同学再读一读这句话。
13.是啊!同学们,对于一个音乐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说,还有什么比找到一个知音更幸福呢?还有什么比弹上一曲感谢知音更幸福的呢?贝多芬曾立下誓言: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请听
—播放《月光曲》。
14.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这段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3.背诵第九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情回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记住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们知道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知道了《月光曲》的创作经过,这节课咱们继续走进月光曲美妙的意境中。
二、重点品读,感受意境
1.盲姑娘兄妹是《月光曲》最初的听众。贝多芬的美妙的琴声将他们带到怎样的境界?文章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课件出示第九自然段(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1)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盲姑娘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是写兄妹俩因听琴声产生的联想?用不同的线画出事物描写和联想描写。
(2)
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课件出示三个画面)板书:月亮:升起
升高
照耀
(3)你来当一回作曲家,根据这三个画面,猜想一下,月光曲的旋律会是怎样变化的?
(大屏幕出示可供参考的词语:高昂激荡、轻柔舒缓、刚健明快、低沉忧伤)板书:乐曲:舒缓
明快
激昂
(4)月光曲的旋律是不是正如同学们所猜测的那样呢?大家闭上眼睛一起来倾听这首优美的月光曲。(课件播放《月光曲》,生欣赏)
2.贝多芬的琴声把皮鞋匠带到了一个美妙的境界里,他陶醉了,我们再回到文中看看皮鞋匠的妹妹,她更陶醉在这美妙的琴声中!
3.指名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说说皮鞋匠为什么要这样想象。
(学生自由交流)
4.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一起来读一读第九自然段课文。老师给大家配上《月光曲》,同学们可以在音乐声中尽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读)
师生合作读写实和联想的内容。
背诵第九自然段。
三、
拓展阅读,感悟联想
1.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同文章的联想是分不开的。像这样在实在事物描写中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内容更生动了,表达感情更深刻了。
2.还记得这段文字吗?出自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篇文章?美美地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荷花》的片段: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
3.课件出示两个运用联想的语段。(许多事物都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而正是这些丰富的联想,加深了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语段1:
置身于这片藤缠蔓绕的古树林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仿佛融入了自然,融入了远古,融入了亦幻亦梦的童话世界。我仿佛听到了清澈河水里游鱼的窃窃私语,仿佛看到了浣衣的村姑,把河沟点缀得五彩缤纷……
——石平《古村历溪行》)(同步阅读教材)
语段2:乐声中,眼前出现了神奇的海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看到了安徒生童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看到灵魂复苏的精卫鸟化作大群的银鸥在寻找当年投入海中的树枝,看到徐悲鸿的马群在这蓝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长啸,看到舒伯特的琴键像星星在浪尖上跳动……
——刘再复《读沧海》
(1)自由读两个语段,思考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2)交流第一个语段中联想的内容。男女生合作读。
(3)指名读第二个语段,交流第二个语段中联想的内容。
(4)发挥想象,由第二个语段说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看到了什么?(作者刘再复在乐声中看到了许多神奇的海景,段末用了省略号,等着我们同学们来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
(5)从这两个语段中,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在事物描写中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内容更生动了,表达感情更深刻了。
【板书设计】
26
月光曲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舒缓柔和
同情
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快速有力
感动
风卷巨浪
波涛汹涌————高昂激荡 即兴
【教学反思】
《月光曲》既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教学中,我以贝多芬和盲姑娘的两次对话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感受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这两次对话在课文的内容上,正是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弹一曲的关键处。
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聆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光曲》的同时,观看课文中所相对应的画面,让学生能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划出描写兄妹俩在聆听《月光曲》时所幻想出来的画面的句子,再对比一下自己在课件中所看到的画面是否一致,再划出表示“想象”的词语:好像,仿佛。就这样,通过指导阅读把人物的“感情线”和音乐的“乐曲线”有机地融合起来,巧妙地化难为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既理解了乐曲的发展层次,又弄清了贝多芬感情波澜的推进,完成了学习语文与欣赏艺术的完美结合。
《月光曲》优美、和谐的旋律非常动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感受理解这首曲子。第二次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想象画面,再一次感受乐曲旋律与人物感情变化: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之后,读出相应的旋律变化,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配乐朗读,让学生受到乐曲感染,融入意境当中。
【我的反思】
26
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