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三单元 10.吴汉何尝杀妻C D 3.下面语段有多处语病,任选两处修改。
①颜真卿、东方朔、董仲舒的故事,让德州这个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丰富。②德州,也是一个与廉颇、晏婴、宋哲元、时传祥等名字密不可分的。③建筑独特的董子街、黑陶的工艺精致、科技领先的太阳谷、风光旖旎的长河公园,都是她靓丽的城市名片。
①删去“充满了”或“无比丰富”;
②在句末加“地方”或删去“一个”;
③“黑陶的工艺精致”改为“工艺精致的黑陶”。4.(2015,江西)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是( )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点拨】做题时先要把句子通读一遍,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④句先提出论述的中心,接着⑤③两句分别解释“谈天”和“说故事”,①句进一步解释“说故事”的特点。B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立论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法。
B.文章标题“吴汉何尝杀妻”中“何尝”二字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
C.作者通过这一具体史实的论证,得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
D.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其语言特点是简洁,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生动的描写,它与记叙文中的记叙不同。
A(一)
阅读课文1~8段回答问题。
6.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由旧戏《吴汉杀妻》说起,提出论点。
7.第②段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这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记叙为下文的批驳树立了靶子。记叙8.第③段中“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根据”,请找出证明这一观点的论据。
论据:如果吴汉确曾杀过王莽的女儿而后投奔刘秀,那么,在《后汉书》上一定要大书特书,夸奖他的忠孝,决不至于一字不提。
9.“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请比较学过的历史和看过的电视剧《三国演义》,谈谈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太奸诈、多疑,是一个奸雄形象。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并不那么坏。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有治国才能且颇有文采的人。(二)(原创题)
忍,不一定是美德
吴淡如
①有一位影剧界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生活小插曲:
②某次录影她打电话叫了无线电计程车回家,下车时计费表上显示的是180元,她拿出200元给司机,司机默默地收了。以台北市的计费标准,表上加15元,等于车费。她稍微等了一下,以为司机会找5元给她,但司机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她想,算了,才5元嘛,就拉开车门下车了。合上车门的那一刹那,她才恍然想起自己是叫无线电车的,按规矩需要再加叫车费10元,是她还欠司机5元才对。于是她又敲敲前车窗,赶紧把5元再递给司机。司机冷冷地摇下前车窗来,说:“哼,亏你想到了,不然我还以为,连你这样一个名人,也想贪我五块钱的小便宜!”
③虽然误会是化解了,但我这个朋友心里老大不舒服,她说:“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我少给了他5元呢?要是我没想到我还欠他5元,赶快把钱给他,我可能就会莫名其妙地损失我的名誉,他大概会告诉他的每个乘客,某某人坐他的霸王车吧!”④在日常消费中已经变得微不足道的5元钱,却给我很大的启示:是不是有些时候,我们像那个司机一样,在无声地忍耐着某个人的作为。而事实上,我们的沉默反而误解了那个无辜的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你。你心里因为这样不舒服,他的名誉也因而受了损,至少,你莫名其妙地为他扣了分。为什么你不说出口呢?
⑤很多类似这种“5块钱”的问题,影响了我们的朋友情谊、爱情品质、人际关系,甚至家人的情感。
⑥比如说,女友会告诉男友,情人节她不要花没关系,花很贵,卖的人是骗子。男友信以为真,结果在情人节那一天,大家都收到礼物,只有她没有,气得她跟男友翻脸说:“你根本不关心我!”把脾气发在别的地方。她不告诉男友原因,是因为自己确实说过不要花——但男友误会了,她没有说她不要礼物啊。⑦婆婆嫌媳妇洗的碗不干净,又怕变成坏婆婆,隐忍不说,自行把媳妇洗过的碗再洗一遍——媳妇当然老大不高兴;觉得媳妇的菜不顺口,硬把每餐揽来自己弄,背地里又感到自己好委屈,向儿子投诉,说变成了家中的老佣人。
⑧这样的事到处在发生,即使是在大学宿舍内也一样。有位同学控诉他的室友很讨厌,每次听音乐都不戴耳机。我问他:“你和他沟通过没有?”他说:“没啊,说了怕他觉得我没品位。”
⑨我说:“你不表达意见,他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他还以为你很欣赏他的音乐,所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呢。”
⑩忍,不一定都是美德,除非你忍了就忘了,但有几人能够呢?如果我们只想认亏了事,不愿表达自己的看法,可却在无意间,以成见伤害了彼此的关系或无辜者的名誉。古人说“不知者无罪”,如果对方并不知道他哪里得罪你,你的忍耐,只会造成他受损而已。
?忍耐人的时候,脸色通常很难好看,如果你忍耐的对象是自己亲密的人,他的情绪和你们的关系,一定受损得更厉害!10.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忍,不一定都是美德。
11.①②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①引出论题;②作为沦据,证明中心论点;③以身边发生的事作为例子具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12.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举例论证。如:文章第⑥段列举了女友告诉男友情人节不要花的例子,论证了“不说出口”影响爱情品质,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3.读后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示例: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就要大胆地说出来,这样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 选书目
“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 作品:
【活动二】有步骤 深探究
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你的研究步骤是:
步骤一:网上搜索与《繁星》《春水》有关的作品,精选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步骤二:多角度分析,与同学讨论后写出自己的收获。冰心《繁星》《春水》【活动三】精阅读 美汇报
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展示如下:
示例:大家好,我选的书目是《繁星》《春水》。通过研读,我认为,《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谢谢大家!先抑后扬起波澜
——欲扬先抑技法
抑,是贬抑;扬,是褒扬。欲扬先抑,即先对主要描写对象(人、物、景)加以贬抑,然后再褒扬,在对比中突出描写对象,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同时也使情节曲折,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用好欲扬先抑的关键在于“抑”。“抑”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故设误会法,即故意设置误会,在误会消除后自然突出“扬”。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在“抑”的过程中埋好必要的“扬”的伏笔。二是剑走偏锋法,所谓“偏锋”,即描写对象主要特征的反面——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或精神、品性,先从别的侧面切入,表现其让人不满的一面,然后再另选材料突出其主要品性。★坐在我边上的也是一个上海女知青,呼玛插队的,衣着破旧,逢人就像做广告似的说,她们那儿起早贪黑做一天苦力只挣五角钱。她跟我谈了三句话,就开始盘问我的收入。我那时是个从不向外人诉苦的人,而且恨别人同我谈钱,只觉得这个旅伴俗得不可救药,所以便常常独坐看景,彬彬有礼地拒绝与她聊天。然而她也不在乎,见我网兜里有个苹果烂了一角,就讨去吃掉了。(秦文君《旅伴》)
精评妙赏:这是典型的“剑走偏锋”式抑扬。着力突出旅伴的“俗”,与后文在“我”遇到困难时她的热情相助形成对比,先抑后扬,塑造了一个庸俗而热情助人的旅伴形象。
课件15张PPT。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疑难探究
师:本文依次写了哪些内容?各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词句进行衔接的?你认为这篇文章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生:本文依次写了大小猫洞、大小城门、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各部分之间依次用“无独有偶”联系了两个故事,用“话说”把上文的故事与下文的故事内容连接起来,再用“事实上”引入各种门的作用,进而引出文庙的大门等。整篇文章思路流畅,层层联想。◆学法点津
概括议论文的论据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史实、数据、图表等;理论论据包括正确论断、名言警句及科学原理等。概括议论文的论据一般指的是概括事实论据,是近几年的常考题型,中考中常常要求考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据。
1.概括论据首先要考虑到该论据证明的论点是什么,也就是说,概括出来的论据要仍能很好地证明该论点。
2.概括论据要简明扼要,要紧紧扣住论点,把与论点相关的部分突出强调。 (jué) (yàn) (pàn) (pú) (辨) (拥) (霸) (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是( )
A.现在的北京大学的大红门是原先的燕京大学。
B.《大小猫洞》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对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有深入研究的金克木先生作的。
C.人人走桥,未必想到是什么桥。
D.门的大小开否一直是和进出的人高贵身份相连的。C4.细读课文,品析词句。
(1)这故事是笑学者脱离生活实际,还是笑科学思想方法认死理,不灵活?(“是……还是……”的句式有何特点?)
用“是……还是……”这一选择性问句巧妙引入自己的分析,同时引起读者的思考。
(2)人人走桥,未必想到是什么桥。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两个“未必”有何作用?整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未必”是“不一定”的意思,指一部分人没有想到,这里两个“未必”连用,增强了语气,说服力更强,前半句紧承上文,后半句照应前文。整个句子含义丰富,言简意赅地表明了写作目的,耐人寻味。5.作者是如何看待牛顿给猫开两个洞的?
作者认为牛顿不是不灵活,而是讲科学,尊重客观,不由人的主观,考虑事情全面。
6.(铜仁中考)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⑥⑤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⑤⑥③
【点拨】(1)注意语段内部联系及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如第⑥句的“此”指代的是第⑤句,故排在⑤句后。然后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次”“接着”“几年以后”“这样下来”,则可以排出正确的语序。C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2015,牡丹江)
杜旌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刚进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被人家笑话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选自《作文素材》,有删改)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示例一:人要学会适应。示例二:人要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举例论证,用叶嘉莹适应环境成为蜚声中外学者的事例具体论证了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这一分论点(观点)。9.请将第④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完整。
首先提出分论点:
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
然后 加以论证,
最后得出 的结论。
10.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初中毕业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
我升入新的学校后,要尽快熟悉新的学习环境,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新同学友好相处,带着热情去面对新的生活,不胆怯,不多疑,真正地融入新的环境,从而拥有更加精彩的生活。列举在巴黎人们适应安静的环境的事例适应安静的环境,境界也会得到提升11.(2015,衡阳)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
A.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B.凡作文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会将惠赠《哈里·波特》一套。
C.我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意见。
D.您的总结报告后半部分要由我完成,我才不做这种狗尾续貂的事呢。C12.《大小猫洞》一文,作者通过分析两则故事,得出“故事里面有道理”的结论。成语故事中也蕴涵着道理,如“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请你写出你知道的两个成语故事和它们分别蕴含的道理。
(1)成语故事:
蕴含道理:
(2)成语故事:
蕴含道理:
看似舍近求远,实则一招制胜。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拔苗助长想问题、办事情要按客观规律。围魏救赵课件13张PPT。第三单元12*.世上没有傻问题(ào) (biǎn) (cháng) (hē)(惹) (脆) (谱) (瞥) (疏忽) (贬低)(嘲弄) (脆弱) 3.(2015,汕尾)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⑤④②
C.①⑤④②③ D.①②⑤④③AB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时不时地,我会非常幸运地给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讲课。(“幸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幸运”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保有可贵的好奇心的由衷喜悦之情。
(2)为什么成年人在不到六岁的孩子面前要装作无所不知?(“装作”一词好在哪里?)
“装作”一词运用准确,因为成年人并不是“无所不知”的。守住心灵的高度
①孙天帅是珠海市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的普通工人。平日里,他目睹了韩国老板对工人们的种种刁难和侮辱,内心极为愤怒。当那个韩国老板责骂一个因极度疲劳而睡着的女工,甚至令所有工人统统跪下时,只有他拒绝下跪,一个人直直地站着。孙天帅的行为不仅表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节,更体现了中国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豪迈气概。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强权与暴力面前不屈服,守住了自己心灵的高度。
②无论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就是说要守住心灵的高度。
③霍英东,在中国的政界、商界、体育界声名显赫。他从小吃苦,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财产。他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热心公益,多年来为社会捐款多达200亿元。他说过一句话:“有钱,是上天赐给你做善事的机会。”霍英东是商界的精英,是精神上的富翁,更是守住心灵高度的楷模。然而有人却在金钱、荣誉面前,暴露出丑陋的人性。陕西农民周正龙和他身后的利益集团,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为了骗取国家的大量拨款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荣誉。对名利的追逐让他们忘记了生命的最终目标,他们也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④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用生命诠释了理想。屈原出身贵族,在楚国本来有着较高的地位,生活无忧,但是在“举世皆醉”中,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真理面前挺身而出,即使被放逐,也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虽然他的生命随着汩汩流淌的汨罗江水一同远去,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令人敬仰,他也成为中国人的光辉榜样,只有那些自觉地把自己生命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⑤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雄厚的资本和健康的心态。在风靡欧洲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美丽的中国女孩李娜,历经多场苦战,横扫众多欧洲劲敌,杀入冠亚军决赛。万众瞩目之下,她战胜了强劲的对手——意大利网坛老将斯齐亚沃尼。全面扎实的技术、稳定出色的发挥,使她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作为亚洲获得大满贯赛冠军的第一人,面对如此殊荣,李娜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用动听娴熟的英语,微笑着告诉世界:只要有底气,没有什么不可以!当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在世上立足的雄厚资本,就会战胜压力与诱惑,直面自己的心灵。⑥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悬崖上的松树令人敬佩。悬崖上少土,需要它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悬崖上少水,需要它拥有忍受饥渴的意志;悬崖上少有人照顾,需要它用心灵抚慰自己。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追寻真理的路上,一定会充满荆棘,充满危险。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罗斯福也说:“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⑦真诚勇敢地面对生活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会更加美好。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论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或:人应该守住心灵的高度)。
7.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举出孙天帅为维护尊严不屈服的事例,引出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引起读者的思考。
【点拨】议论文中,往往在开头先引入一个故事、事例,又或者是名人大家的话语。它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出论题;二是作为论据,论证论点;三是从形式上去考虑,有的激发兴趣,有的为下文做铺垫。8.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点拨】此题考查议论性文章论证观点的方法及其作用。学生首先要知道议论性文章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并学会辨别常用的四种论证方法,然后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讨论其作用。举例往往具体形象,比喻往往生动形象,对比有强调突出作用,引用会增强说服力。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其内容,为了某一观点或道理而阐述。9.阅读下面材料,说一说真正做到“守住心灵的高度”,除选文所论述观点外,还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至少写出三点。
陈文原是福建一名大学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收碗哥”。他每天饭后都在学生食堂里收拾餐具。从视频上可以看到,他手臂上下翻飞,原本杂乱的餐具瞬间被分门别类收拾好。据统计,在两分钟时间里,他收了整整两千只碗盘。他来自农村家庭,靠助学贷款上了大学,此后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课余凭借在学校食堂收碗赚取学费,现已偿还大部分贷款。面对许多因欣赏而有意招聘他的大企业,他婉言谢绝。他计划先把功课学好,把碗收好,毕业之后再自己创业。
有理想,有远见,有人生规划;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刻苦努力;自强自立,相信自己,能抵御诱惑(不为诱惑所动);等等。
【点拨】链接材料往往是原文内容的深化、延伸或补充。文章主要阐述了“人应该守住心灵的高度”这一观点。而链接材料则是在原文的基础上,突出陈文原这一大学生的诸多方面品质,可通过关键词去概括、提炼,形成答案。10.(2015,绵阳)明德中学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将开展“《水浒传》连连看”名著阅读活动,欢迎你参加。
(1)[人物脸谱绘]在“在水浒传人物脸谱”展示区,要求填出108位好汉的绰号,请你将林冲,史进的绰号工整、规范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豹子头、九纹龙
(2)活动将举办“我爱水浒好汉”的即兴演讲,请你从108位好汉中任选两位,以他们的故事为论据证明下面的观点。不少于90字。
读《水浒传》,既要欣赏好汉们身上的英雄性和豪侠气,又能要看到他们英雄行为背后的暴力性和非人道。
鲁智深疾恶如仇,三拳打死镇关西,打出了人间正气,让读者拍手称快;林教头奋起反抗,手刃陆谦、富安、差拔三个不义之徒,让读者大呼过瘾。但他们以暴制暴、随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毕竟不符合法制时代的精神。
课件21张PPT。第三单元 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5.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1)这一类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反问,强调了现在有自信力的中国人非常多,有力地驳斥了敌论。
(2)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这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自欺力”,将敌方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逻辑力量,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增添了辛辣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D A “总”表明时间长、频率高,活画出国民党政府自夸时扬扬自得、自我安慰的丑态。讽刺性极强。“一味”意为盲目,不顾客观条件,揭示了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栩栩如生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具有极强的讽刺性。“简直”表明作者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观点确信无疑。语言犀利,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B (一)
请阅读6—9自然段,然后答题。
7.作者批驳论敌的论点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的自己的论点是什么?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8.能证明作者论点的论据是什么?
(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__
(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民,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底层,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现状:①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②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③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11.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很多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你认为这对我们的自信力有何影响?
差距并不可怕,反而能激起中国人的自信和斗志,只要奋勇追赶,我们就能够超越发达国家,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就能证明这一点。(二)(2015,锦州)
自信与成功
①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历来倡导做人要谦虚和低调,但求成功,不事张扬。有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典故,尧认为自己治理国家不行,要把王位让于有德行的许由。许由说,你把天下治理得这么好,却让我来做现成的天子,我不干。两人推来让去,便展现了古代君子的高风亮节。不仅如此,许由还以此为耻,跑到登封箕山小溪里将耳朵洗了又洗……每每读到这里,我都感到这里谦虚得实在有些肉麻了。
②谦虚固然能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利进步,但过分谦虚反而显得不自信,甚至会束缚一个人施展自己的才华。而自信则恰恰相反,它能让人化缺点为优点,自信可以让懦弱的人变得勇敢;自信可以让犹豫的人变得果断;自信可以让迟钝的人变得机敏。但凡富有宏大志向、怀揣远大抱负而做出卓越成就的人,大多是很自信的。纵观古今中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信可以促使人成功。③大诗人屈原的自信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诗仙李白的自信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④文韬武略的汉武帝胸怀大志,自信十足,不愧为一代政治家、战略家,开创了汉武盛世。
⑤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便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自信。于喧闹的集市中读书,显示了他对自控力的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显示了他对人生的自信。
⑥贝多芬是狂傲的自信,他不但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他还说过“即使在陌生人面前,我也没有必要像普通人那样保持一种虚假的谦虚态度”。⑦有自信的人往往勇气更足,而谦谦君子则显得欠缺那么一点勇气。如果两者是竞争对手,战局对谦和的一方是不利的。我国女乒选手邓亚萍和乔红,两人技术水准和攻防能力在伯仲之间,但每每两人对决,乔红常常在邓亚萍咄咄逼人的气势下无奈败北,此所谓两军相遇勇者胜吧。
⑧英国犹太政治家迪斯雷利说,在获得成功之前,每个人都有自信的权力。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悦纳”。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他能不能接受自我,即所谓“悦纳自己”。自信的人是最能悦纳自己的人。自卑和嫉妒心理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你不够肯定自己,不够喜欢自己,不敢挑战自己,不敢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要想克服这些心理障碍,不自惭,不气馁,心气高一点,悦纳自我,不妨来点自信。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自信可以促使人成功。
13.请分析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自信能让人化缺点为优点的观点。
14.请分析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具体而有力地突出论证了自信的人勇气更足,更容易取得成功。
15.请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文学家莫言虽然最初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对自己从事文学创作所需要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充满自信,促使其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从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6.(原创题)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答题。
材料一:日本媒体报道称,如果中国军舰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12海里,日方将派遣自卫队舰船要求中方舰船迅速离开。2016年1月,中国国防部首次回应发出警告回应称,中国军队将坚定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利益。
材料二:从马桶盖到药品化妆品,甚至连日用品也要千里迢迢从日本买回来,这正是当下某些中国人疯狂在日本购物的真实写照,2014年,中国赴日游客超过241万人次,同比激增84%。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金额也达到2013年的2倍以上。(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
材料二:
(2)一面是日本挑衅中国,一面是中国人到日本购物,这是不是说明中国人不自信?不爱国?
这不能说明中国人不自信,不爱国。出国旅游和购物,说明中国人生活富足,有消费能力,这是自信的表现,而且购物和爱国是两码事。或:到日本购物,说明日本产品比中国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这是对中国产品不自信的表现;日本对中国不友好,有些国人还到日本旅游、购物,这是没有民族气节、不爱国的表现。日本称中国军舰进钓鱼岛将被要求离开,中方回应。中国赴日游客及在日本的消费金额激增。17.针对目前部分中学生网络成瘾引发的社会问题,许多专家和教师呼吁禁止中学生上网,请你借鉴本文驳论文的写法,写一段“上网利大于弊”的文字。(200字左右)
上网可以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信息,对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上网还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对外交流,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网上交友,诉说困难,寻求帮助。所以说“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