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2分)
A.阻塞(sè) 腠理(zòu) 骨髓(suǐ) 曲折迂回(yū)
B.孀妻(shuānɡ)
匮乏(kuì)
顿踣(bó)
厝火积薪(cuò)
C.啮齿(niè)
隳突(suī)
两涘(ài)
苛捐杂税(kē)
D.停泊(bó)
箕畚(fèn)
恂恂(xún)
琼楼玉宇(qiónɡ)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选出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D
)(2分)
例句:而吾以捕蛇独存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君而哀而生之乎
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
B.
C.
D.
5.根据下面提示语填写相应的句子。(5分)
(1)晏殊的《浣溪沙》中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而且传唱至今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王维《使至塞上》中有一句写景名句,画面开阔,意境壮观,被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这个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这两句话来祝福一对心心相印的朋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我们常常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的两句来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一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柳宗元写《捕蛇者说》一文的目的是: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秋水》节选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宋国人。
B.《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泊秦淮》的作者是杜牧,他生活在唐朝后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也是他的作品。
D.《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做成一件事,不但要有坚定的决心,还要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点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是孟浩然。
7.下面诗句是你的同学小明搜集的关于神话的古诗词名句,请你与小明交流后,分别说说化用了哪些神话故事。(5分)
(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嫦娥奔月)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七夕会)
(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
(4)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吴刚伐桂)
(5)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西游记·卷首诗》)(盘古开天辟地)
8.(2015,达州)通州初级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
(1)任务一: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通州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目
年级
从未写过信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七年级
94.4%
1.1%
4.5%
八年级
90.6%
5.2%
4.2%
九年级
88.8%
7.3%
3.9%
探究结果:①通州中学绝大部分学生从未写过信;
②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尝试写信的学生越来越多。
(2)任务二:根据以上情况调查,该校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可是你班的卜廷华同学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聊QQ、玩微信、打电话,你怎么劝说他呢?
卜廷华同学,传统书信能体现书写者的学养功底和气质风神,它饱含温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义务让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任务三:下图是郝小静同学寄给她爷爷的一张新年贺卡,其中有两处格式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亲爱的爷爷:
我好想你哟!新年要到了,孙女愿你天天开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放了假我就来看你!
此致敬礼!
2014年12月28日
修改意见:①祝福语“敬礼”应换行顶格书写;
②在日期上一行靠右应补上署名。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5分)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2分)
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二)(12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________,________,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眼泪)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生病,这里指困苦不堪)
(3)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以前)
(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这,指冒死亡的危险)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1)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与我的父辈们生活在一起的,现在十家当中没有两三家生存下来。
(2)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哪里比得上我的乡邻天天有这样的事呢?
【点拨】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句(1)中的“居”理解为“生活”;句(2)是感叹句,“岂”的意思为“怎能,哪里”。
13.文中空缺处应填写的句子是“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2分)
【点拨】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互文指古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14.蒋氏自述的核心是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2分)
15.(原创题)这段文字选自《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主要在写捕蛇者蒋氏吗?为什么?(3分)
不是。主要通过捕蛇者蒋氏的叙述,反映乡邻们因为苛政赋敛走投无路,而自己却因捕蛇独存的现状,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三)(11分)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2分)
(1)秋水时至(按时)
(2)百川灌河(黄河)
(3)望洋向若而叹曰(抬头仰望的样子)
(4)河伯始旋其面目(旋转,掉转)
17.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见”字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见”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D
)(2分)
A.儿童相见不相识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19.这则寓言故事可以用成语“望洋兴叹”来概括,本意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在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2分)
20.(原创题)从庄子“道”的观点来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3分)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与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人贵有自知之明;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谦受益,满招损;自大源于无知;知耻近乎勇;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四)(15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年且九十(将近)
(2)方磨铁杵(正在)
(3)始一反焉(同“返”,往返)
(4)媪自言姓武(说)
2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
B.
C.
D.
2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2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分)
2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2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人物:匡衡 事例:凿壁偷光
人物:孙康 事例:映雪照读
27.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怎样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3分)
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我们战胜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
三、作文(50分)
28.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常常忽略了自己,自己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